初中班主任激励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

2020-01-04 07:06江培森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激励教育激励策略班主任工作

江培森

摘要:激励教育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及各项教育的重要手段,是班主任教师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各种观念意识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需要班主任通过激励教育为他们作出积极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在激励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念。班主任必须做好每次激励教育的准备工作,力求让每次激励教育都能够体现其开设的目的及意义,并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但是,从实际的激励教育开展现状来看,班主任对激励教育的开展及应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当下激励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班主任如何利用教育过程开展激励教育。

关键词:激励教育;班主任工作;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29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与优化,激励教育理念已经逐步从社会走进每一所校园。学校对激励教育的重视程度越高,越能够彰显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决心。因此,诸多学校纷纷采取措施通过班主任的班会开展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该措施一经应用便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教材内容的枷锁,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意识观念,通过教师的激励帮助更多的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但是,班主任也应该重视具体的方式方法,爭取让每一次激励活动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就目前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来看,激励教育是每个班主任都会运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许多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激励教育的真正作用,使每一次的激励教育都无法取得相应的效果,存在的问题较多。

1.激励教育缺乏目的性、主旨性

班主任在进行激励教育时,往往都是根据自身的灵感而发,并没有针对具体的某一内容开设具体的激励教育。且激励教育内容的跨度也比较大,除了传达学校颁布的政策及要求之外,缺乏实际的目的性、主旨性。整个激励教育也没有制定具体而详细的计划,往往都是以偏概全,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特点。一些班主任在进行激励教育时所讲述的内容篇幅较长,没有凸显出激励教育的重点所在,学生也难以正确地理解把握。

2.激励教育内容枯燥、单一

班主任教师对激励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从来不会制定激励教育内容。班主任讲解起来也只是寻找课下或其他时间,不会单独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即使一些班主任能够非常正式地进行激励教育,但也是由班主任进行直接讲解,完全不会给予学生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教师传统意义上的激励只是对学生的行为、进步表示肯定,简单的几句表扬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远远达不到激励教育的最终作用。

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激励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作为支撑,对于班集体的建设班主任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班主任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每个班级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情况,有好学生也有学习差点的学生,对好学生的培养和教学保持鼓励、适中的原则,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地激励他;对于学习差点的学生而言,绝对不能采取放弃、孤立的手段。初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刚刚开始养成的阶段,对学生以后的人生之路有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不好可以换个方面发展,因材施教,激励其向好的方面去发展。这样就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短处,避免班级两极分化状况,营造良好的班级班风和学风。

三、班主任开展激励教学的策略

1.将学生放到课堂的中心地位

班主任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成长阶段,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大多未成年,但又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极速变化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界的一切事物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看法,他们渴望独立的生活,渴望挣脱家长与教师的束缚。但是他们的社会经验较少,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脆弱,做事非常容易冲动。需要教师借助具体的激励活动来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形成对待外界的种种正确观念。激励课堂之上,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现阶段状态,建立引领学生走上社会生活的阶梯,但实际的激励内容却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单纯进行理论强制灌输,缺乏实际的生活实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所以,教师必须从内容出发,对内容进行不断的丰富、充实并多次改进,努力把激励的方式与社会生活题材相结合。

2.通过激励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班主任要想真正利用德育教育实现对学生激励教育理念的教育,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指导之外,还应该通过激励教育带领学生进行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通过密切的观察进行记录,对于学生的进步之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3.小组合作,相互激励

激励教学过程中,单纯的通过教师个人激励可能无法持续发挥作用,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激励教育。初中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最为频繁。他们互相接触的时间较长,对于彼此之间的变化感知也最为明显。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之间的激励,共同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4.借助榜样进行激励教育

德育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注重榜样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喜欢模仿他人,这个榜样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其他班级、年级的学生。只要这个榜样有属于自己的优势,就可以成为激励教育的榜样。教师通过讲述榜样的一些事迹来激发学生的荣辱观念。例如,在某次考试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之前考试中其他班级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自己的班级成绩却不理想。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情绪,使学生充满斗志,促进德育教育工作中激励教育的开展。

四、结语

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激励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班主任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及时的激励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以便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王萌萌.初中班主任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中学527500)

猜你喜欢
激励教育激励策略班主任工作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立足激励教育,活化语文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应用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