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足球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探讨

2020-01-04 07:06吴道云陈永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吴道云 陈永军

摘要:在开展校园足球的过程中,探究出符合校本实际的有特色的足球课堂教学模式,在教材编写、课程内容组织、教学实施策略等方面都有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足球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54

2018年初,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3年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情况时指出:“校园足球的普及,只有通过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才是真正的普及。”在校园足球大力推广与开展的同时,广大高中一线体育教师以及足球校本课程的研究者都感到足球的开展在开发理念、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本文立足于2017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校本足球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作简要探究。

一、高中足球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1.课程结构的确立

高中足球校本课程可以由学校足球課、足球社团活动、课外足球活动和足球竞赛四个版块来承载。学校足球课是主阵地、足球社团活动与课外足球活动是拓展和延伸、足球竞赛能实现质的飞跃。根据学生和学校特点,合理分配四个版块的课时(学分)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足球水平的提升。在学生完成规定课时(学分)的过程中,合理划分为学生以必修、选修与自修的方式完成对应的足球教学内容。

2.校本教材的开发

教材承载着一门课程合理、有效实施的重任,校本教材更具有强烈的指导性、地域性与实践性,所以高中足球校本教材的开发对高中足球校本课程的实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应立足于《课程标准》的精神,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

内容的选择一般包括足球基础理论知识、常见的专项身体素质练习、足球技术、足球战术、足球规则、足球裁判法、竞技心理调整等方面。而呈现方式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注重内容的教材化与教学化,将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直观、易懂地展现给学生。

二、高中足球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

1.组织形式的选择

在组织校本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同、场地差异大、器材不均衡等原因,以致对教学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创造性的选择与发展适合本校足球教学的组织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在学校足球课中,可以年级为单位,在综合考虑师资力量、学生情况、场地条件的基础上将一定数目的班级在统一时间段进行教学;在足球社团活动中,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定期进行足球社团教学活动;在课外足球活动中,在教师或体育骨干的引领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练习。将各种形式的足球竞赛贯穿于课堂内外的足球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有效地提升足球技能与竞技水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2.教学计划的制订

高中足球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计划可分为模块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计划。模块教学计划的制订应充分考虑学校政策、学生、场地器材以及气候等实际情况,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合理教学目标的达成融会贯通。在此过程中,不应将足球模块孤立,而应将其与体能模块和健康教育模块合理交叉、融合。

根据开展足球校本教学的时间安排,将校本足球分为数个层层递进的模块,每一个模块有相应的学习目标、内容要求、教学提示以及学业质量评价。在学校足球课、足球社团活动、课外足球活动和足球竞赛四个版块中,可明确要求所有学生以学校足球课、课外足球活动的形式完成2~3个模块的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再通过足球社团活动和足球竞赛的形式完成1~2个模块的学习。

课时教学计划的制订应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在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整体性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在对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法与学法、安全因素、运动负荷等的把握上,应不拘泥于已有的经验与做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对每个环节都要做到该变就变,要留有一定的调整余地,及时掌握效果,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堂教学实施

首先,每堂课必需要有导学案,或详细、或简明的导学案可以明确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步骤、每个步骤需要完成的任务、达成的目标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引领、有具体指导而不致盲目学习。其次,教师需要先分析每堂课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而后合理地将具有一定联系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结构化的表现出来,结构化的呈现与学习将极大幅度的减少课堂无效时间、有效提升学习进度与学习效率。再次,在结构化呈现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提升学习内容掌握与运用程度的最好方法是合理的比赛。比赛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技战术、场地、人员合理调配等方面,比赛的方式可多样化,基本技术类的比赛可采用运球过障碍、连续传接球、头球、踢远、踢准、停球等方面的比赛,综合类的比赛可以采用二对二、三对三、五对五、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就是提升学生对技术和战术的掌握。最后,体能类练习一般不宜采用枯燥乏味的定时、定距或是原地类的练习方式,应将技术与体能合理搭配,在提升技术掌握程度的过程中提升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

4.教学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度”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盈”与“亏”都显得不美,把握合适的“度”,会使教学任务高效完成。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应避免将单个技术进行静态教学,应将多个技术进行组合教学,形式可以是展示、可以是比赛也可以是即兴发挥。其次,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应“玩”练结合,将知识技能的教学与游戏、比赛、展示等有机结合起来。再次,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局限于技能掌握单方面,可综合考虑在课堂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学科核心素养,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锻炼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情绪调控的能力以及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等方面。

参考文献:

[1]郑勇.贵州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7.

(作者单位:贵州金沙县金沙中学551800)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赶不走的学生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聪明的学生等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