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2020-01-06 07:55杨晨王庆
银幕内外 2020年8期
关键词:骆驼祥子翻译策略文化差异

杨晨 王庆

摘要:语言、文化与翻译三者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而空缺现象是在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文化阻碍。由于中俄两国的语言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将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空缺阻碍,所以运用合理的翻译手段来填补所遇空缺是翻译活动的重中之重。本文以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俄译本为例,对源语空缺词汇的翻译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从而进一步认识翻译中的空缺现象,并总结了文化空缺词的基本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空缺;翻译策略;骆驼祥子

一、文化空缺的定义

“文化”一词在各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学术界对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所掌握和获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辞海》指出:“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进行分类和定义,可见文化的复杂多样。

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在20世纪50年代最早发现了空缺现象,他在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时,提出了“偶然的缺口”这一概念。1965年俄罗斯语言学家斯捷潘诺夫通过对比法、俄两种语言时指出,空缺现象不仅表现在词义上,还表现在词的上下文、词的分布和词的使用频率上,并将空缺分为绝对空缺与相对空缺。20世纪80年代末,俄罗斯学者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等人从民族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论述话语及其民族文化特征时正式提出了“空缺”理论。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空缺”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因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是文化空缺现象产生的根源。

二、文化空缺产生的原因

(一)文化差异根源

中俄文化差异主要成因由于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而逐渐演变形成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思维方式不同。中俄文化差异性的形成源于传统文化的不同,文化观念直接影响各国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明显的差异。2、价值观念不同。各自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导致中俄价值观念的差异。3、风俗传统不同。语言来源于生活,不同的生活经验造成风俗传统的差别,从而引起文化差异。

(二)民族性格差异

由于渲染的文化不同,中国人在描述语言时大多采用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而西方在表达上多选用直接、明了的表达。

(三)文化理解差异

在中华文化上,中国人讲究一词多义,从一个词句衍生出多种含义,用相同的词组表达不同的句子上的含义,而西方多适用一词一意。

三、《骆驼祥子》文化空缺俄译探析

老舍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坛杰出的语言大师,他运用鲜活纯熟,简洁明了,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了老北京人民的生活和民俗文化,引人深思。《骆驼祥子》是一部具有鲜明民俗文化特点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老北京方言,生动立体地描绘了北平人民的生活百态与社会现象,这些地道的“京味儿”方言是小说典型的文化特色,于此同时鲜明的文化特征往往会出现文化空缺现象,所以文化空缺现象或文化空缺词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点。

(一)直译法

例1:连赌钱,他都预备下麻将牌,比押宝就透着文雅了许多。(老舍2017:116)

在译文中译者罗日杰斯特文斯卡娅对“麻将牌”直接音译为“мачжан”,没有对麻将作相关注释,保留了原文中的缺省文化信息。麻将是汉族人发明的益智游戏,盛行于唐代。麻将属牌类娱乐用具,是由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方块,上面刻有花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麻将不仅被中国人民所熟知,对外国人来说也不是一种陌生的娱乐方式,因此在处理这一文化空缺现象时可以选择直译法。

(二)音译法

例2:英国兵、法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他们都晓得。(老舍 2017:3)对于中国读者而言,“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在文章中不会带来任何的困扰,因为此处缺省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可谓人人皆知。而不具备相关文化知识的外国读者很容 易产生理解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对原文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应做出相应的补偿。译者罗日杰斯特文斯卡娅意识到这一文化空缺现象后,先直接将“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分别译为“Ваншоушань”、“Юнхэгун”、“Бадахутун”,并且加上注释,将“万寿山”解释为“北京附近的极其绚丽的地点之一”,“雍和宫”解释为“以前的皇宫,现在的博物馆”,“八大胡同”解释成“花街柳巷”。译者先采用音译,再加注释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文化补偿,帮助译文读者消除了阅读理解障碍。

(三)意译法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中的一些词汇的字面意义与形象意义经直译后不能被读者接受,有时甚至对源语文化产生误解,如果这些词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在原文中的作用不大,此时就可以考虑意译的方法。所谓意译可以理解为翻译出原文的隐含意义。由于小说地方色彩极浓,译者罗日杰斯特文斯卡婭在译文中较多的使用了意译法来补偿原文中的文化空缺信息,消除俄国读者的阅读阻碍。

例3:这两天了,大家都觉得祥子是刘家的走狗,死命的巴结,任劳任怨的当碎催。(老舍2017:115)“碎催”是老北京方言,指伺候人,打杂的人,常常指跑腿,跟班。如果对其进行直译,对于不懂北京方言的俄语读者不能体会的到原文中的文化空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将“碎催”意译为“услужливо берётся за любую работу”(服务于任何工作),在俄语中有这样的谚语“услужливый дурак опаснее врага(过分殷勤的傻瓜比敌人还危险)”,所以更有利于读者理解这句话表达的含义。

(四)省译法

省略翻译法,简而言之就是指省略对源语中部分内容的翻译。一般被省略的部分在译文中意义不大,在翻译了剩余部分之后意义依然完整。译者罗日杰斯特文斯卡娅在翻译小说《骆驼祥子》中的歇后语时大都使用了省略的翻译法。

例4:他必审问我,我给他个‘徐庶入曹营—一语不发。(老舍2017:75)例句中的歇后语是汉语一种独特的语言结构形式,在俄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达, “徐庶入曹营—一语不发”的典故源自三国演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会给目标语读者带来文化特征障碍,所以译者采取了省略对历史典故的翻译,我们认为译者的处理较为合理。虽然此典故具有强烈而浓厚的民族特色,但其并不属于源语所要表达的重点信息,主要信息在于后半句,故采用省略翻译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译者将“徐庶入曹营—一语不发”译为“расспрашивать, я отвечаю молчанием”(你问我问题,我就用沉默作为答复),使得译文具有口语色彩,符合原文语言特点和行文风格。省略翻译方法舍弃了原文中的部分信息内容,从而放弃了对其进行文化缺省信息的补偿,使得译文行文更加通顺,便于目的语读者接受阅读。

四、结语

文化空缺现象的根源在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当在一种文化和语言中存在,另外一种文化和语言中没有的事物、现象、特征或感到陌生的时候,就产生了文化空缺现象。此外,文化空缺现象与翻译有着密切联系;对《骆驼样子》中文化空缺现象俄译可采取直译、音译、意译和省译翻译方法,使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处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文化空缺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译文的生硬和难懂,从而使译文更加达意,通顺。

参考文献:

[1] Ю.С.斯捷潘诺夫.法语修辞学[Z].1965.

[2] 陈婉蕾.汉俄翻译中的文化空缺词汇翻译策略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04).

[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4] 胡谷明,沈曼.汉俄翻译中文化空缺词汇的翻译策略[J].中国俄语教学,2011(01).

[5] 何秋和.论空缺与翻译理论[J].中国俄语教学,1997(02).

[6] 贾琼.浅谈翻译中的“文化空缺”[J].校园英语,2016(19).

[7] 李华,牛蕊.文化空缺与中国古典诗词俄译[J].大连大学学报,2014(10).

[8] 李向东.空缺现象与空缺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02(04).

[9] 刘维.翻译中的空缺现象及其补偿策略研究—以俄译本《丰乳肥臀》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8.

[10] 刘越莲.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J].外语学刊,2008(02).

[11] 刘长昱.文化空缺与翻译[J].今日科苑,2007(22).

[12] 老舍.駱驼祥子[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7.

[13] 老舍.《骆驼祥子》俄译本,罗日杰斯特文斯卡娅(译)[M].莫斯科:国家文艺出版,1956.

作者简介:杨晨(1996—),女,河北衡水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翻译学;王庆(1970—),男,辽宁本溪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翻译。

猜你喜欢
骆驼祥子翻译策略文化差异
河北省卷《骆驼祥子》阅读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