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创新模式探究

2020-01-07 00:56吴莉莉
关键词:顶层设计后疫情时代

吴莉莉

摘  要: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有助于新生更好更快成长成才,有助于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效率并促进国家繁荣稳定发展。但是,当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入学教育形式单调,缺乏创新和特色;入学教育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等。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应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系统筹划;发挥育人合力,充分协调联动;突出学校特色,利用先进典型;线上线下教育,积极有效结合。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大学入学教育; 顶层设计;系统筹划;协调联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20)04-0077-04

作为大学生的大学“第一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航工程和奠基工程,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1]当前,不少高校的入学教育流于形式、内容陈旧、方法单一,高校各部门对入学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如若能充分利用入学教育契机,开展行之有效的系统的入学教育,则就能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新生入学教育作为新生大学生活的开始,对于他们整个大学阶段走向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必须要牢牢抓住新生入学教育这个契机,帮助每位新生扣好大学的第一粒扣子。在后疫情时代,国内国外各方面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高校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和输送更高质量人才刻不容缓,科学有效的入学教育则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支撑之一。

(一)有助于新生更好更快成长成才

新生从高中迈入大学,无论生活环境、学习方式,还是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改变。通过开展系列的新生主题教育活动,如适应性教育(校园一日游、寝室一家亲、校纪校规常识测试等),思想政治教育(战疫故事说、抗疫抗洪英雄图展、中外抗疫比较、我为脱贫攻坚助力等),专业引导教育(专业介绍、学长学姐说专业、专业体验等),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校友线上开讲、专升本成功经验交流会、学子创业史等),安全教育(人身安全教育、财产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等。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热爱党和祖国、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二)有助于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效率

系列的安全教育、校史校情和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班会和活动可以提升新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新生对学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培养新生遵规守纪的纪律观念,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生活氛围。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因缺乏安全意识而引发的各类危害健康、被骗被盗等案件的发生,减少学生因缺乏纪律意识而常常旷课、早退、迟到等违纪现象的发生,减少学生因缺少維护心理健康的常识与方法而引发的抑郁、自杀等心理问题现象的发生,减少学生因思想政治教育不充分、不到位而发生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不坚定等问题的发生。富有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入学教育将会有效提升学校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三)有助于促进国家繁荣稳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代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学期间的表现将会直接影响进入社会后的状态,也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入学教育中通过系统筹划和开展系列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责任担当教育为重点的主题班会和实践活动,引导新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绽放出彩青春,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将奋斗作为青春底色,刻苦学习、勇于实践,为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全力以赴,为国家长期繁荣稳定发展做出青年的应有贡献。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现状

不少大学生在大一整学年甚至大二都处于迷茫和无所事事状态,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手足无措。这与当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不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入学教育形式单调,缺乏创新和特色

目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多采用线下灌输式授课或讲座形式,多为集中教育和集体活动的单向教育模式,如开学典礼、新生军训、专业介绍讲座、班会、军事理论课等形式,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和体验实践式教育模式。总体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意和个性,很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形式设置,阻碍了新生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此外,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任务落在新生辅导员肩上,缺乏不同部门以及不同职能人员的通力协作配合,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和辅导员之间没有有效形成育人合力。

(二)入学教育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

新生入学教育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较大,内容上存在时代性不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契合度不足。一般在内容上主要安排校史校情、专业介绍、军事国防理论、安全教育、校纪校规等,缺乏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如红色文化、大学生先进典型、入党启蒙、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健康教育等。同时,内容设置上是“大锅饭”,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比如缺乏针对“重点保障人群”学生的“志智双扶”教育,缺乏针对女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缺乏针对孤儿、单亲、父母离异学生等特殊群体的专门心理调查和帮扶教育。

(三)入学教育时间短暂,缺乏有效性和连续性

大部分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安排在开学的迎新之后、军训开始之前。除了军训之外,集中的入学教育时间一般只有三五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覆盖安全教育、专业介绍、理想信念教育、心理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生每天都是忙碌在各种“赶场”中,上一场的内容还未消化,接着又是下一场,教育效果得不到保证。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仍不会有效解决。军训结束后,新生进入新学期各类课程的学习阶段,入学教育并没有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入学教育与高校后续教育产生了脱节,在教育效果上缺乏延续性。

(四)入学教育结构零散,缺乏系统规划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入学教育采用的是“填空”形式,即哪个部门需要就安排,学生们有空就安排,经常因各部门在安排上缺乏沟通而产生场次冲突,需要辅导员从中协调。从保卫处的安全教育到图书馆借阅系统使用,从专业介绍到军事理论课,种种安排一窝蜂式呈现在新生面前且结构零散、缺乏联系,缺乏规划和层次。高校学生管理主管部门以及各学院并未充分进行入学前调研,未根据实际需求和教育逻辑来系统规划。同时,在入学教育工作人员配备上,各高校也未进行充分考量。目前,多数高校的入学教育主要依赖新生辅导员,其次是思政教师和学管干部,专业课教师、宿舍管理员和优秀学生典型等参与的寥寥无几。入学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是一项帮助新生快速适应、高质量完成大学生活的工程,需要高校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需要各部门协调联动、积极配合。

三、后疫情时代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创新模式探究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深远影响。2020年的大一新生在人生关键阶段(高三)“被迫”调整了学习方式(由线下学习转为线上学习),经历了高考延期和大学入学延期,心理上和生活上都受到了较大影响。大学入学教育是他们步入人生新阶段的第一课,入学教育质量则可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整个大学生活质量。高校必须对入学教育加强重视程度,采用有效方式完善教育体系和内容,最终提升入学教育质量。

(一)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系统筹划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重要衔接环节,尤其是在新生从高中的被迫“应试教育”到大学生主动“自我教育”转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高校应将入学教育纳入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教育方案之中,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系统筹划。将入学教育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等同看待和考核,从而提升入学教育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在入学教育的人力、时间、师资、经费、技术支撑等方面有效保障。通过部门协同联动、沟通配合而将入学教育的具体环节、具体内容进行细化、制度化,制定目的明确、内容全面、方法有效、分工合理的入学教育“日历”和指导教程。从内容形式上,要根据新生在大一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的需求,要既有集中统一式教育,又有特色针对性教育;既有线上教育,又有线下教育;既有开学“入学教育周”,又有后续拓展延伸的各类主题专项教育。从制度政策上,要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完善学校和二级学院的两级联动机制,学校层面实行“校长负责制”,二级学院层面实行“党总支书记、院长双负责制”,保证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有领导能管、有领导负责,同时能充分调动利用各类资源、合理协调组织分工,发挥最大育人合力。

(二)发挥育人合力,充分协调联动

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全面工程,需要学校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以形成最大育人合力。目前,高校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主要依托学管部门组织推进,教育主体主要是新生辅导员和学管部门教师,力量单薄。入学教育涉及新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生活等内容,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实践意识等重要职能,需要依靠学校统筹教育资源,依托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团委、保卫处、二级学院等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建立一支完善高效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包括辅导员、学工部教师、专业课教师,还需要学生党员、大学生先进典型代表、杰出校友、宿管员和图书管理员等与新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群体的共同参与。同时,要将队伍中主体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压实教育责任,严格考核要求。在新生入学教育手册中,细化具体工作,合理分配时间,科学配备人员,明确考核要求。比如,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规划新生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思政课教师与新生班级辅导员一对一对接,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共同策划理想信念主题教育的具体内容、具体形式;团委统筹规划新生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积极宣传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典型事迹及学校社会实践项目等内容,以讲座、视频等形式利用晚自习时间深入班级,提升学生社会实践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担当。其他职能部门根据部门擅长来协同所需人員,根据学校要求分别制定新生入学教育相应模块的实施方案。

(三)突出学校特色,利用先进典型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突出本校特色、利用先进典型的重要契机和有效途径。根据“首因效应”原理,学校应在新生入校阶段将最具影响力的教职工、最具模范性的学生们、最富正能量的先进事迹等优质资源第一时间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第一时间接触到这些“营养大餐”,并第一时间消化掉。随着这些“营养大餐”的渗入,新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将得到有效引领和熏陶,入学教育效果也将随之显现。比如,学校充分利用“最美逆行者”“最美志愿者”“师德标兵”“教坛新秀”“教学名师”“优秀辅导员”“十佳大学生”“最美宿管员”等优质资源,积极宣传防疫期间为学校和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师生,制作“XX大学名片”等传递正能量的宣传片带领新生了解榜样、学习榜样,开展“大咖讲坛”与新生分享大学之道等新生期望了解的内容。内容要以生为本、满足所求,与时俱进、不脱“新”意,注重教育内容的实效性。[3]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同志在入学教育中的先锋带头作用,以党建进学生宿舍为抓手,以学生党员一对一联系新生宿舍、教师党员一对一联系班级为切入点,实现新生宿舍全覆盖、学生党员全参与和教师党员做表率。制定《关于开展学生党员一对一联系宿舍、教师党员一对一联系班级活动具体方案》,并开展相关培训,确立活动领导小组,在新生入学后全面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其中,学生党员进宿舍的主要工作任务有:(1)协助新生班级辅导员为新生答疑解惑;(2)对新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3)摸排新生宿舍安全隐患并及时排除,如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宿舍规范用电情况等;(4)帮扶对接宿舍的困难学生,比如对思想偏颇的新生进行思想引导,对方向缺失的新生进行目标指导,对学习困难的新生进行学业辅导、对感情受挫的新生进行心理疏导等。用学生党员的实际行动感染、教育新生,从而树立学生党员在新生中的旗帜形象,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效果,使得新生在思想政治素质、学习风气和行为作风等方面有效提升。

(四)线上线下教育,积极有效结合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高校不仅在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工作中取得了积极成效,而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充分挖掘资源,积极组织力量开展了线上教学。线上教学热潮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改变了学生的“学”,还改变了学校的“管”,进而引发了理念、结构和价值重塑。[4]后疫情时代,高校应将疫情期间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新应对向新常态转变,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教学模式。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要将“线下育人”和“线上育人”有效结合,将“现实课堂”和“云上课堂”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育的各自优势。比如,在高校开学前,即可在邮寄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将新生线上入学教育通知一并邮寄。入学教育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开学前线上入学教育和开学后线下入学教育。开学前线上入学教育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直播等形式开展“知识性较强、预期在线教育效果较好、开学前需要了解的学校相关防疫政策制度”等内容的教育教学。比如:新生入学防疫制度、新生入学具体流程、校史校情、学生手册内容等可以归入开学前线上入学教育,其中,新生入学防疫制度等知识性内容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生动展示,校史校情可以通过3D虚拟现实的方式来展示,更形象更直观。通过建立系列的入学教学教育资源库来保障线上的入学教育。线上入学教育结束后,可以设置相应的线上考核,考核结果可以记作学习积分,转换成相应学分。开学后进行线下入学教育,主要开展实践性较强、互动性较强等特征内容活动的教育引导。如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我与榜样面对面”等活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疫情常態化防控阶段,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学校维持安全稳定、高效推进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加大对入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努力构建全面、系统的入学教育体系,让更多的教职员工参与到入学教育中来,协同推进入学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5]此外,要充分挖掘校内校外资源、线上线下资源,将学生先进典型、优秀校企合作单位、杰出校友和最受欢迎宿管员等资源有效应用到入学教育中,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效结合,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全员发动、多措并举来促进大学新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身份角色转变,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大学阶段的努力方向,为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伟超.新形势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40-41.

[2]王建伟,王鹏,张阳.高校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有效性制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205-206.

[3]李祥飞,赵明奇.基于大学生认知特点视角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探究[J].学周刊,2017(35):14-17.

[4]熊思东.后疫情时代大学何为[J].群言,2020(7):4-8.

[5]刘天目.“95”后新生入学教育新途径探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7(2):64-68.

Abstract: The enrollment education can help college freshmen to grow and improve themselves better and faster,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colleges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promote Chinas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enrollment education for college freshmen, such as the monotonous form of enrollment education, which lacks innov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utdated education content, with the lack of pertinence and hierarchy. It is then suggested that,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the top-level desig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ensure systematic planning; join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by different people and departments to coordinate the edu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rtain colleges should be highlighted,advanced models should be publicized as learning examples; and online and offline education should be effectively combined.

Key Words: post-pandemic era; college enrollment education; top-level design; systematic planning; coordination

猜你喜欢
顶层设计后疫情时代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子服务于精准扶贫的方式研究
“后疫情时代”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融合研究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广东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