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要素前后勾连 精准定位教学起点

2020-01-07 08:11张小兰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静态要素教材

张小兰

语文要素是语文学习训练的基本元素,具体包括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统编本教材便是按照逐层培养语文要素这一基本原则来编排的。本文试以统编本五年级教材为例,浅谈语文要素在同一单元不同课文、同册不同单元、同年级不同册次、不同年段之间多样的勾连关系。

一、同一单元不同课文的学习与深化,体现了语文要素的层层深入

语文要素在同一单元内,课与课之间是层层深入的。以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旨在训练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围绕这一语文要素,教材作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搭石》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学习提示有两点要求:一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二是“集中注意力”和“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重在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基本阅读习惯。第二课《将相和》主要学习用“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提出“借助关键词句”把握主要内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最后一课《冀中的地道战》既要让学生学习、运用带着问题读课文,以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更要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方法,准确、快速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围绕“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本单元应在学生学习实践中循序渐进地落实教学目标。

再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这一要素被不同程度地分解到所编排的四篇课文中。《古诗三首》“想想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青山处处埋忠骨》“通过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军神》“通过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变化”,《清贫》“通过自述和对话体会人物品质”。从比较外显、容易感知的“感情”,到相对单一、比较含蓄的“内心世界”,再到相对复杂、比较细腻的“内心变化”,最后到体现人物境界的“品质”。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每一课中的体现是层层深入的,后一课的学习是在前一课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备课时,我们在关注要素的前勾后连时,要理清它在同一单元内课文与课文之间学习与深化的关系,尽可能层层深入地落实语文要素的落地。

二、同册不同单元的学习与实践,体现了语文要素的循序渐进

语文要素循序渐进的特点体现在同一册内不同单元之间。语文要素的学习、发展和运用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之后要及时实践,这样才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五年级下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要素就是“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纵观整册教材,我们会发现这一要素在多个单元中都有所体现。如,第一单元“搜集思乡的诗文”“从大人那里搜集信息”;第三单元开始正式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第四单元“查找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故事”;第六单元“查找以弱胜强的故事”;第七单元“围绕讲解的主题查阅、搜集文字和图片资料”“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由此看来,“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这一语文要素在正式学习之前有预热;在正式学习之后还要继续实践巩固,这符合学生的认知与学习规律。

备课时,我们在关注要素的

前勾后连时,要理清它在同一册

内不同单元之间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尽可能循序渐进地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

三、同年级上下册的学习与发展,体现了语文要素的螺旋

上升

语文要素在上下册教材中

还存在着学习与发展的关系。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强调“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五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又要求深入学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从字面上看,着眼点都是“静态”和“动态”,五年级上册侧重“初步体会”,要求相对简单;五年级下册强调“体会”,程度有所加深。五年级上册突出“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重在认识这种写法;五年级下册是强调“表达效果”,重在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上下册逐步落实语文要素,稳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再从课后训练题来看,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的第二题是“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威尼斯的小艇》的第三题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课后第二题是“说说早晨和傍晚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有什么不同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的课后第三题是“找出写得有情趣的句子,读一读,抄下来”。上下册一联系我们就发现,后一个要素必须建立在前一个要素的方法铺垫基础上,是前一个要素的发展和提升。

再看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其实上册中就多次出现过与此相关的要素,如五年級上册第一单元“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第四单元“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六单元“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可以发现,五年级上册是学习体会感情的方法,而五年级下册则是运用上册习得的多种方法更为自主、深入地体会感情。

备课时,我们在关注要素的前勾后连时,要理清它在上册与下册之间学习与发展的关系,尽可能地把握语文要素螺旋上升的规律,精准定位教学的起点和重点。

四、不同年段的学习与运用,体现了语文要素的学以致用

语文要素学习与运用的关系还表现在中段与高段的衔接上。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编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古典名著,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四年级学到的批注方法,促进学生深层思考,清晰感知古典名著的语言特点、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从而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备课时,我们要全面认知、整体把握教材,在关注要素的前勾后连时,首先要理清它在学段之间、教材之间学习与运用的关系,在“学方法,用方法”和“用方法,学方法”中提高教学效率。其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不仅仅是五年级的语文教材如此,统编本其他年级的教材亦如此,语文要素前勾后连的情况在每一个教学单元里都存在。落实语文要素训练,需要我们关注到它的勾连关系,需要我们在备课时一一梳理。因为我们只有把握好语文要素相互之间的关联,才能明确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南山区向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静态要素教材
教材精读
猜猜他是谁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分布式系统负载均衡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脉络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