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2020-01-08 14:17丁露露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价值观政治思想

丁露露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郑州 45001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的观念已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大大提高了各领域的工作效率和研究精度,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主流特征。面临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将迎来深刻影响。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在大数据的全面渗透和巨大影响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运用大数据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大数据所提供的便捷方法和全新理念,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领域的与时俱进和进一步发展[1]。

一、大数据的含义

《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人们在大规模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做到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在小规模数据的基础上是无法完成的。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大数据还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数据挖掘和析出的工作者们,通过整合数据资源,提取更关键和有效的信息,为数据来源相关组织部门提供全方位、多层面的参考,使数据来源部门的产品决策和服务效果更具针对性和精确性。大数据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全新的思维和理念。从最初的互联高科、金融证券,到企业管理、产品规划、生化科技,再到现如今的国家管理、社会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科和领域因为大数据技术和思维而展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大数据时代才刚刚开始,将面临的是大数据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

二、大数据时代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机遇

(一)方法更有效

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讲,学生是德育的对象,接受来自教师的道德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被赋予“灵魂塑造者”与“智慧传授者”的角色,但往往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注意和重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挑战传统的工作思维,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途径,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全新活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支持,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成果、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分析学生的成长规律等,通过研究学生复杂的行为模式,有针对性地建立一套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大数据的优势还在于可以关注到个体差异,审视学生的需求,通过大数据技术高效的支持和精准的分析,从而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地寻求到更合适的课程内容、课堂方式、教学风格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准确性。

(二)评价更科学

一直以来,量化的“分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评价标准。学生通过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和参加考核环节(如考试或实践)来获得相应分数,并以此项分数作为验收评价教育水平和效果的全部依据。但这些分数难免存在“内隐”与“外显”上明显的不一致性。此外,一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质,都是通过他的日常言行体现出来的,很难准确地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因此,用传统的方式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显然是不完善和不科学的。而今天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支持,直接掌握到学生日常行为的数据分析结果,以此预测和判断学生的思维表现,从而分析该阶段学生的道德水平,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如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消费偏好、运动时间、上课次数、阅读习惯、诚信记录、网上言论等行为的数据分析结果,动态地、个性地、多元化地分析评价,从而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靠性[3]。

(三)信息资料管理更完善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的信息管理是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但这样反映的学生情况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时至今日,互联网早已覆盖到高校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使得集中采集学生信息成为了可能。学校可利用校园网络及时掌握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况,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与此同时,对学生信息的数据化管理也大大提高了校方的工作效率,并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基础。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一)可能存在的技术局限性

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便捷高效,让我们越来越依赖大数据,但大数据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存在局限性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尤其是在没有制定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数据分析方案之前,数据分析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数据质量和层级所体现出的不可靠性,基于不可靠数据所分析得出的结论则可能存在错误或误导性等。

(二)信息获取与个人隐私保护可能存在冲突

大数据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学生方方面面的信息,虽然在收集数据之前会告知此类数据的范围、用途,并征得学生的同意,但这些数据可能存在被二次利用的情形。由于无法提前告知学生尚未想到的用途,而学生也无法预测尚是未知的状况,此过程便极有可能侵犯学生的隐私权。作为使用网络的一大群体,大学生参与着多种互联网行为。而他们在网络社交、购物、查询资料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都可能被意外泄露,从而影响工作效果。

(三)人才队伍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教育者们不再占有以往的信息优势,而具有好奇心、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学生,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数据时代信息制造和收集的主力军,其学习、运用新科技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多数教育工作者。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均有待优化和提高。

四、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

(一)树立大数据意识,提高数据素养

大数据时代,数据不仅扮演着来源、目的或结果的角色,更跃升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和工具。谁先利用了大数据这个工具谁就有机会掌握先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只有增强对大数据的认知和理解,才能提高师资队伍科学利用数据的意识与能力。首先,要加大宣传教育,通过理论介绍、案例分析与模拟仿真等多种方式,由点及面地普及互联网大数据的概念与思想;其次,要加强针对大数据实际应用的相关技能培训,特别是对大数据的收集管理与分析判断能力,提高科学运用不同类型数据分析结果的能力;最后,要加强德育工作的科研投入,鼓励教师运用大数据对德育工作的进程、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判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同时,努力建设起一支了解大数据、善用大数据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

(二)革新理念,加强大数据的应用和推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突出数据育德,可以利用教学相关数据分析、把握德育本质和工作规律,从而更好地贯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数据育德首先要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德育实践与分析等手段,创新改善方式方法,进而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科学掌握和预测学生思想与行为动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防范学生失德行为的发生。

(三)开拓创新,增加多元培育路径

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大数据技术,多渠道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比如,可以在学校网站宣传大学生身边的模范典型、最美师生,开辟专栏引导学生们参与投票或讨论,身边的事例更能激起学生共情,营造出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可以在学校的论坛发帖子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共建和谐校园;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发扬本校的校风校训,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我们提供了莫大的机遇,我们要深刻认识大数据的价值,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方法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教育工作对大数据的认识和利用尚处在探索时期,其革新能力和潜在的价值还有待深入探索挖掘。

猜你喜欢
价值观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