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为例

2020-01-08 14:17何桂兰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技能信息化课程

何桂兰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 401331)

一、信息化教学概述

2010年,我国颁布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2013年,我国明确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核心是教学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数字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数字化教学,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加适应现代化教育需求的全新的教育模式。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移动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探索信息化时代教书育人的新途径、新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对接岗位需求,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本文以《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为例,探索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二、《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特点

《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是一门动手实践能力要求高、技术更新迭代快,内容覆盖面广的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Android系统基本理论和概念,开发环境搭建,UI界面编程,四大组件、事件处理、数据存储、网络编程、传感器、定位服务与地图开发、应用发布等技术和方法。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掌握知识并提高实践技能,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团队对课程进行了信息化教学改革。

三、信息化教学在《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一)整体设计,重构教学内容,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

根据高职教育的方针、政策、行业企业对Android开发工程师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要求,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对课程进行整体设置,重构教学内容并建立教学微课视频、学习效果测试题、案例库、配套课程资源等数字化教学资源。

(二)课前推送学习资源,预习新知,试做任务

每次课前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QQ群等信息化手段推送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发布课前任务单、课前测试。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QQ群等信息化手段学习老师推送的资源,完成课前测试,并按照任务单试做课前任务,完成后提交任务作品效果。教师及时查看学生视频观看数据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课前学习任务、评价课前测试任务作品、分析测试数据,进行在线答疑、私信留言、资源加推等方式辅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根据课前学习和试做任务完成情况调整课中内容、活动和教学策略。

(三)课中高效互动,及时反馈,提高效率

课堂时间宝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与极少部分学生进行互动,不能及时掌握全班同学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通过新信息化学习和互动平台发布讨论问题、小组互动问题,所有学生都可以同时参与互动答题,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QQ群等信息化互动平台提交任务作品效果,教师可快速查看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全班同学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策略,学生也可以查看其他同学提交的成果进行学习和评价实现取长补短。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实现了师生、生生的高效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课后辅导答疑,巩固新知,提高能力

Android应用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极强的课程,仅靠课堂学习很难掌握课程知识和技能,更多的需要学生课后的学习和实践应用。而在课后的实践应用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一旦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就会阻碍学生在课下继续学习。课后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课程平台资源查找解决方法,或者通过信息化手段咨询同学和老师,及时解决问题,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内在动力。同时课后及时完成测试,完善课堂任务和完成拓展任务,并在讨论区分享学习成果、学习心得和待解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习平台、QQ群等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给学生,帮助学生课后进一步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将课堂延伸到课下。信息化教学实现了课后的学习巩固,可帮助学生进一步进行知识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五)全过程考核,及时反馈,促进学习主动性

通过课程学习平台对每次课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效果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学生可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束语

在《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课前学习、课中互动和课后拓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教师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位同学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并以此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技能信息化课程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劳动技能up up!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