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幼儿园家园合作探究

2020-01-08 14:17简小芳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家园微信幼儿园

文简小芳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缺乏家庭教育的幼儿园教育,以及缺乏幼儿园教育的家庭教育,都将无法独立实现幼儿的教育重任。只有通过家园合作,形成完美的合力,才能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微信是当前人们沟通与交流的主要方式,建立微信平台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沟通与合作,从而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教育价值。

一、利用微信平台提升家长教育能力

家庭与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两大主体,共同肩负着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但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教学是幼儿园的事情,自己只要给孩子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就可以了。此外,幼儿身上所呈现的大多数问题,其根源往往都在于家庭。微信则可以成为教师了解家长教育理念及个性特征的有效途径,进而准确捕捉家长身上的教育短板,并对其进行因材施教[1]。例如,针对漠视教育型家长,可通过微信平台给家长推送一些幼儿专家的讲座,引导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家长也可以通过微信发表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幼儿教师则以专业的角度帮助家长分析原因,并向他们传授解决问题的技巧和途径,从而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此外,通过微信交流可以发现,部分家长属于望子成龙型,在沟通或朋友圈中可以看出,给孩子报了各种辅导班和兴趣班,而且每天都通过微信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吃饭、睡觉、学习等情况,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其方方面面都比别人好,过于急功近利,这样反而会事倍功半。通过微信了解了家长的这种心态,可以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引导,如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的各种活动,让他们逐渐意识到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引导家长尊重幼儿的身心需求和成长规律,千万不可拔苗助长。

二、利用微信平台帮助老师了解幼儿

幼儿园要实现因材施教,必须全面深刻地了解幼儿。教师可通过微信主动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幼儿的行为习惯、个性特征及兴趣爱好。例如,刚刚入园的悠悠中午就是不睡觉,还不停地哭闹。通过微信交流,得知悠悠是一个对妈妈特别依赖的孩子,睡前有抱毛绒玩具、听故事的习惯,老师便给悠悠找来毛绒玩具,并给悠悠讲了《我爱上幼儿园》的绘本故事,让悠悠逐渐平静下来,慢慢进入梦乡。此外,幼儿教育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但很多时候幼儿在幼儿园一个表现,在家里是另外一个表现,这就导致教育出现了断裂,非常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微信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并与家长保持统一的教育目的,形成完成的引导、教育和监督体系,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2]。

三、利用微信平台强化家长合作意识

为了激发家长对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家长充分体验到教育主人翁的地位,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将教育教学计划、活动计划、规章制度及重要通知等,通过微信平向广大家长公布,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各个方面的工作。针对班级的共性问题,可以约定一个共同的时间,集结全体家长通过微信进行探讨,积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努力营造和谐的合作氛围,让家长充分感受到自己所受到的重视和尊重,凸显家长的教育主体地位,以此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同时,要满足家长想要分享孩子精彩日常的需求,设置“精彩瞬间分享”,一方面引导家长多多陪伴幼儿,另一方面强化家长对班级微信群的关注,同时避免了家长随意发照片而淹没重要通知的现象[3]。

总而言之,在当前这一电子信息时代,微信已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媒体,并在家园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时代的幼儿教师要坚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开发和创新微信这一家园合作社交平台的利用方式,充分发挥微信的辅助教学功能,让微信真正成为家园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使家庭与幼儿园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在和谐温馨的环境中,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家园微信幼儿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微信
绿家园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