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 大礼仪
——以大班情境式礼仪活动“国学堂”的生成为例

2020-01-08 14:17陈丽清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小剧场大班学堂

陈丽清

(江苏省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香花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4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他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现如今,由于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多,地区之间的习惯差异及新时代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使得挖掘礼仪资源,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美德,并内化于自身,推上了新时代的轨道。大班时期,是幼儿语言、社会性发展的高速期,他们喜欢说说演演,更倾向于在同伴面前展现自己。而我园对礼仪教育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幼儿园大环境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因此,在这样大背景的依托下,本文从实际出发,将礼仪资源与“国学堂”小剧场相结合,在大班展开了扎实的研究、实践,并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一、“巧”挖礼仪资源——开发和构建国学堂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1]。在大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被推上了时代的大荧幕。马路上、电视里、生活中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文明礼仪行为推崇,从古至今,幼儿耳濡目染,便会反映在生活、游戏中。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一切可用的礼仪内容,分门别类。

(一)精心收集,筛选资源

从古至今,关于良好礼仪行为的故事数不胜数。因此,我们从大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对现有的礼仪资源进行了筛选。幼儿是游戏的主体,选择的内容必须是适合大班年龄段,简短的,且具有教育意义,又是幼儿所能理解并接受的。比如,一些富有节奏感的童谣,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儿童演绎的礼仪情景剧等,从听故事、看视频到走入社区体验,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进而演绎。

(二)适宜投放,层层递进(制定课程,从简到难)

礼仪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层次不同,教育的价值也不同。因此,我们进行了讨论,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现实需要,将礼仪内容分门别类,如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出门礼仪等。从小家庭到大社会,从简到难,选择适宜的、便于幼儿表现的礼仪内容。由此,“国学堂”便成立了。

(三)制定规则,有序开展(设置移动展板,留白:可用来投放剧目或宣传海报,灵活更新)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活动都需要规则。因此,在“国学堂”里,由孩子们自己制定规则,设定剧本,然后由个人或小组合作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展示。比如:设置移动展板、留白处,用来投放剧目或宣传海报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幼儿有计划地进行游戏,也能使前来观看表演的小观众对游戏内容一目了然,让活动得以有序开展。

二、“精”饰国学堂——展开趣味演绎

礼仪故事(包括儿歌、童谣)的投放,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演讲素材。当幼儿了解这些故事,继而走入“国学堂”,穿上汉服,一个个江南学子的形象便呈现眼前。看似枯燥的礼仪故事,要怎样生动地进行演绎呢?一开始,我们会循环播放故事内容,并投放图片,让幼儿聆听、欣赏,感受故事中感人的事迹,有了理解,方能记忆。再者,通过服饰、舞台、道具等投放,激发幼儿讲故事的兴趣。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程门立雪》等,在经典中寻求创新。当我们为幼儿搭建一个能展示自我的平台时,便会发现他们的心中藏着无穷的潜力。

如果说故事演讲是个人的演绎。那么,小剧场活动,便体现了大班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有了前期讲故事的基础,到了中期,幼儿就会出现三三两两结伴的表演。因此,基于幼儿经验的提升及语言、社会性的不断发展,我们便开始投放稍长的视频,如《阿毛学礼仪》《中华文明之美》等礼仪情景剧片段,先是通过模仿,继而由幼儿自行编排剧本,演绎生活中良好行为礼仪的小故事,如公交车让座、搀扶老奶奶过马路、不乱扔垃圾、排队上车等一些简单又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此,一个个精彩的剧本便生成了。

三、“实”用礼仪资源——获得多元发展

利用礼仪资源,创设“国学堂”特色活动,不仅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大大丰富了幼儿园的整体环境,也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了新的元素。

以礼仪故事为资源的“国学堂”活动,在大班开展得如火如荼,幼儿在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中感受文明礼仪,进行演绎,从而内化于心中,体现于一日生活中。“国学堂”小剧场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幼儿在表现自我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树立了自信心。通过讲故事、情景剧表演、亲身体验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国学堂”在大班得到了幼儿的喜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游戏活动。但由于种种自身和客观因素,关于“国学堂”的创设与利用,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可开发的价值点也还有很多。比如,可以与其他区域进行整合,走出班级扩大舞台,与角色游戏相结合,更系统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国学堂”的效用等。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格局,勤思考、敢实践,促进幼儿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剧场大班学堂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区域与集体教学融合视域下的数学活动——以大班数学活动《他是谁》为例
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