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0-01-08 14:17熊文龙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群文创设情境

文熊文龙

群文阅读是指教师围绕某一议题组合文章,引导学生利用对比的方式探究文本组的内容,寻找文章规律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可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充分的机会,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1]。

一、组织小组合作,引导自主探究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亡羊补牢》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组文章时,可以划分小组,要求小组学生共同探究这几篇文章的含义,并寻找其中的共同点。由于这几篇文章都是文言文,学生在探究文章含义时,需要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字含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梳理语句,使表达更加流畅。在探究文章的共同点时,小组学生则会在讨论交流中打开思路,比如,有的学生发现这几篇文章的题目都是成语;有的学生发现这几篇文章都具有育人意义;还有的学生提出这几篇文章都是文言文。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增强了学习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可以组织竞争比赛,比如比较哪个小组发现的相同点最多,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具典型性等。在教师的激励下,小组学生会更加认真和积极,在自主探究时也会努力打开思路。教师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利于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有效阅读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阅读。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冲突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设计对比性问题,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文章内容;也可以设计迁移性问题,引导学生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棉花姑娘》《小蝌蚪找妈妈》《小壁虎借尾巴》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设计迁移性问题,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棉花姑娘》中学生会学习反复结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小蝌蚪找妈妈》和《小壁虎借尾巴》,并要求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呈现出《小蝌蚪找妈妈》和《小壁虎借尾巴》的反复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加深对反复结构的印象,在阅读其他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时,可以迅速梳理文章脉络。当然,除了以上三种问题,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文本组合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问题引导学生阅读,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还可以使学生掌握每一类型文章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2]。

三、引导求同存异,深入阅读文章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求同存异,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文章。求同存异分为“求同”和“存异”两个部分,“求同”可以使学生总结文章规律,促进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存异”则可以帮助学生关注文章细节,促进学生深化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组时,要重视这两部分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海上日出》《观潮》《火烧云》这组文章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求同存异。比如,有的学生提出,这三篇文章都描述了事物的变化过程,在这一“求同”中,学生通过分析景色的演变,掌握了这一类型文章的描写方法。也有的学生提出在《海上日出》与《火烧云》中,都通过颜色的变化展示了美丽的景色,而《观潮》则是通过形态的变化展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在这一“存异”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就得到了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求同存异,可以使学生从局部与整体两个部分赏析文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从组织小组合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求同存异三个方面就群文阅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群文阅读对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开发与完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希望本文的一得之见,可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使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提升学习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群文创设情境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群文活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