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01-08 14:17黄梅华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生物核心素养

文黄梅华

在如今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已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很多教师都在积极学习核心素养理念,改革传统教育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构建生物高效课堂,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引导,结合生物教材内容,设置各种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思维活动,对各种生物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形成良好的生物观念,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实现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的现状问题

(一)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应试情况

教师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负责人,也是高效课堂构建的主要组织者,对学生的生物学习有极大的影响,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生物教育效率,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改革,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但很多教师都只重视学生的应试情况,要求学生学习和记忆各种生物理论,或者完成各种生物习题[1],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没有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方面的教育指导,使得生物教学得不到发展。

(二)教育方式太过枯燥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育形式,提高对学生的指导效率。但传统的生物教育方式还是占主要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和理解,这个过程太过枯燥,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的发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在生物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需要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对各种生物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观念。但有些时候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教师一直占据主导,压制学生的独立性,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究。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育形式

在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就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在生物学习中占主体位置,对各种生物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自身独立的生物思维。因此,教师在生物课堂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改革传统生物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形式,如创设独特的生物情境,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形成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生物课程中,教师可根据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对各种生物知识进行形象化的教学指导,或者利用一些独特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学习,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快速理解课程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形成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观念。

例如,学习“消化吸收”的内容时[2],教师单纯进行介绍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对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搜集有关消化吸收的动画进行解说,让学生通过这些动画内容,了解人体的消化吸收器官,发生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形成高效课堂。

(三)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物学习情况,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合作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了解各种生物知识,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促使学生能用独立的思维解答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学习“双球杆菌实验”的内容时[3],教师可以先介绍具体的实验内容和理论,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通过合作性的实验探究,学习各种理论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创设各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生物探究兴趣,对各种生物知识进行有效的分析、探索。

猜你喜欢
生物核心素养
生物多样性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