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探究

2020-01-08 14:17徐魏雄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分层思维能力

文徐魏雄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及运动基本规律的自然学科,不仅知识点庞杂且结构复杂,抽象性较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但由于学生父母基因、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在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上也有着较明显的差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常常讲同样的知识内容,有的学生能够快速领悟,而有的学生则完全听不懂,导致初中物理教学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下效率低、质量差,甚至能力差的学生陷入了学习的恶性循环中,对物理学习滋生出抵触和排斥情绪。因此,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学情来开展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学生由于所处层次不同出现差生“吃不下”,好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将分层教学应用于整个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促进整体教学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学生也能在因材施教下得到知识与素养的协同发展。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将学生科学合理进行分层

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首先需要老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如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因素,然后按照学生的能力和认知水平将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层。A层以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认知水平都较优秀且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为主,这类学生通常在课堂教学中对老师讲解的知识内容能够一点就透、快速吸收;B层以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认知水平都较好,基础知识掌握也较扎实的学生为主,通常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跟上老师的思路,并在既定的教学时间中理解并掌握老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在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处于这个层次;C层通常以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基础知识等都较差的学生为主,通常这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难以理解老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学生常常陷入学习困境,需要老师关注更多,给予更加详细和深入的指导[1]。为了避免由于分层教学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老师可以采取隐性分层的方法,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和能力发展随时调整学生所处层次,这也是确保分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会直接影响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将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分层

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既要结合教学大纲设定教学的总目标,也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差异划分出由易到难的分层教学目标,比如C层学生的教学重点就是夯实基础知识,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B层学生则要求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经历物理原理、定律的推导过程,A层学生则需要挖掘自身的思维潜能,借助创新思维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浮力”这课,老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基础目标为掌握浮力的概念、单位以及物理意义等基础知识内容,中级目标是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明白为什么浸在液体中有的物体上浮而有的则下沉,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级目标是借助科学实验来探究浮力中的科学规律,并能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总结实验结论并利用浮沉条件解释轮船、潜水艇原理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浮沉现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分层,不仅能够有效帮助能力差的学生有效完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也能对A、B层有侧重的进行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布置层次化课后巩固练习

课后巩固练习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查漏补缺、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在设置课后作业时老师也要进行练习分层,确保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在巩固练习环节得到相应的能力培养。比如,学习“功率”这课后老师布置了难易度不同的三种层次习题,C层学生以基础题为主,B层学生以知识的灵活运用题目为主,A层学生则以需要发散思维才能完成的综合性题目为主,这样能使能力差的学生夯实基础知识,也能使能力强的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可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结束语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分层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分层,并将分层延续至课后巩固练习中,使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分层教学中得到因材施教的指导,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分层思维能力
清律的基础知识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培养思维能力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