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2020-01-08 14:17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统计图数学知识信息化

钱 敏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第一小学 云南普洱 666400)

一、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学生处于课堂的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给学生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印象,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数学知识丧失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由静态学习转化为动态探究,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数学知识的立体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常常陷入理解困境,影响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将枯燥的文字描述通过生动的影像进行呈现,化抽象为具体,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立体,可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内化。

二、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为了快速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生动、立体的优势辅助开展课堂教学,用声音、图片、视频为学生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兴趣和求知欲成为小学生积极主动开展知识探究的不竭内动力,进而自觉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探究[1]。比如,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画片《朝三暮四》,创设出生动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总结来完成加法交换律的探究过程,在教师的启发下在情境中轻松理解加法交换律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拓展学习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立足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知识生动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深刻感知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魅力,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也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比如“统计”这课,教师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统计图生动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区别,思考统计图中都展示出哪些信息,使学生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和意义,活跃了学生思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内化。

(三)借助信息技术,强化知识重点

由于数学知识具理论性强、逻辑性强、抽象性强等特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小学生在学习中通常以形象思维为主,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常常理解困难,无法及时高效理解并掌握重难点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挫败感。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和认知规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强化知识重难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而轻松突破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以“统计”的知识内容为例,需要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并绘制统计图,结合统计图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统计的意义,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出不同的数据信息,引导学生亲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完整过程,并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尝试自主探究完成统计图的绘制,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掌握了知识重难点。

(四)借助信息技术,构建趣味课堂

在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中,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越来越广泛,微课凭借时间短、内容具体、主体突出、趣味性强等特点,为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比如,学习“位置与方向”时,教师可以课前制作“迷失方向的小鹿”的动画微课,将教学内容融合于动画视频中,使学生在动画视频中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同时结合生活经验对知识展开探究,轻松理解本节的知识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构建出高效的寓教于乐的数学信息化课堂。

三、结束语

随着全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小学数学信息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教师应努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为学生打造出集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数学信息化课堂。

猜你喜欢
统计图数学知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月“睹”教育信息化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学会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