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天津市本科高校团支部价值引领研究

2020-01-08 02:21程翠平王亚鸽李伟陈勇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团支部新媒体

程翠平 王亚鸽 李伟 陈勇

摘 要 面向天津市多所本科高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人访谈法开展研究,并运用传播学5W模式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天津本科高校团支部如何进行价值引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团支部;新媒体;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8-0022-03

本研究立足天津市本科高校,采用问卷调查法开展研究,问卷内容设置了团支部在运用新媒体进行价值引领过程中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五个方面的问题,面向天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天狮学院6所天津市本科高校共发放问卷1 200份,有效问卷1 140份,同时面向在津5所高校50名在校志愿者进行了个人访谈,访谈内容围绕志愿者对所在团支部新媒体运营情况的概况、评价与建议。

1 天津市基层团支部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

1.1 团支部新媒体使用平台分析

根据问卷数据分析显示,团支部的新媒体建设情况一般,47.11%的调研对象所在团支部开通了新媒体账号,17.02%的调研对象所在团支部未开通新媒体账号,35.88%的调研对象不清楚所在团支部是否开通了新媒体账号。其中在开通新媒体账号的团支部中,82.87%的团支部开通的新媒体渠道为微信公众平台,9.31%的团支部开通了官方微博,1.86%的团支部开通了QQ账号,1.49%的团支部开通了抖音/快手新媒体平台,1.49%的团支部开通了新浪博客,2.98%的团支部开通了其他媒体平台账号。

在对天津市高校团支部运用新媒体的调查中,只有47.11%调研对象所在团支部开通了新媒体账号,显然团支部对新媒体的认识与利用都不够充分。新媒体平台不仅是团支部工作的宣传平台,更是其一种新兴的工作平台,如网上通知、团务公开、公示等。团支部只有运用青年学生最青睐的方式开展团支部的活动,才能真正提升支部的影响力,推动团支部工作的科学、高效发展。在开通新媒体平台的支部中,微信平台成为了最主要的新媒体方式,新媒体运营方式比较单一,未形成新媒体矩阵,不利于团支部新媒体品牌的塑造。且目前的新媒体账号仅仅停留在政策宣讲与活动宣传的水平上,未和智慧团建等系统相结合形成一种团支部工作方式的创新。

1.2 团支部新媒体推送内容与频率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可得知目前团支部运用新媒体进行价值引领的主题主要为党团组织的政策宣传与形象塑造、青年思想和精神上普遍存在的焦虑和困惑、国内外时政热点事件、特殊时间节点的价值引领。本次研究根据新媒体的关注度即粉丝数量,對天津市本科高校团支部开通的新媒体账号进行了筛选与分析,天津科技大学14级经管实验一班开通的“天津科大1408s1团支部”账号粉丝数量最多,共有2 006粉丝数。该微博账号开通于2014年10月25日,在2014年10月25日—2017年6月4日期间,账号一直处于更博状态,共发布了213条微博,其中原创微博103条,其余则都是转载其他平台的内容。“天津科大1408s1团支部”发布的内容主要为:党团理论知识传播、基层活动与风采展示、校院两级活动通知、转发分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官微内容、发布名人、励志语录、结合重大事件与节假日发起话题等。该账号的原创内容与支部成员的接近性较大,趣味性较浓,如平台发布的“经管14级特色班级规划大赛”“1408s1团支部集体参观动物园”等内容,同时配有活动图片,风格生动活泼。平台不定时发起的话题“重走长征精神”“三走进行时”等吸引力也较强,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凝聚力。平台在发布频率上没有形成固定的时间,发布时间较为零散,平台经常转载大V的内容,经常@天津科技大学团委、天津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团总支等账号、但与支部成员之间互动较少,每条微博的评论与转载也较少,微博配图没有精修,缺乏更为直观的网络视频,没有充分利用微博互动性较强的功能。

1.3 支部团员对团支部新媒体满意度评价

团支部运用新媒体开展价值引领时,支部成员普遍认为具有一定的传播效果与引领作用。85.53%的调查对象认为增进了支部成员对党情国情民情的了解;68.77%的调查对象认为知识理论水平有所提高;72.46%的调查对象认为增进了支部成员的爱国情感,坚定了理想信念;67.37%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助于支部成员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具体问题。支部成员对当前团支部运用新媒体进行价值引领的表现评价不一,53.07%的被调研者对支部的新媒体表现相当满意,44.56%的被调研者一般满意,1.75%的被调研者不太满意,0.61%的被调研者非常不满意。

2 5W传播视角下团支部新媒体提升价值观引领路径研究

2.1 传播主体研究:团支部新媒体队伍建设

团支部新媒体的顺利运营离不开一支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新媒体队伍[1]。当前团支部的新媒体队伍主要由支部书记与支部成员组成,未形成成熟的编辑队伍,编辑的新闻敏感性不足,发布内容主要是转载与分享,缺乏一定的原创能力。在编辑队伍的组成中,上级团委老师的参与不足、缺乏必要把关,平台发布内容多为理论政策的宣讲,推送内容与支部成员的生活接近性不足,趣味性、创新性不够。

在团支部的新媒体建设中,应不断提升编辑的整体素质,根据分工形成文字编辑、美术编辑、视频编辑等专业队伍,培养编辑队伍的互联网思维,促进工作方式的创新,使编辑成为真正的新闻把关人。上级团委老师应充分参与进来,形成稳定的新闻审核流程,对每条发布的消息都要预审,确保发布信息的质量,充分激发新媒体队伍的活力。

2.2 传播内容研究:团支部新媒体推送内容体系建构

在对调查对象的分析中发现当前支部的新媒体建设未形成稳定的内容体系与发布频率,缺乏品牌性内容。支部成员的毕业与大学期间支部成员的分流造成团支部成员流动性大,这给团支部新媒体的运营带来一定难度。较多支部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存在半途而废的现象,平台在建设之初发布少量与团支部相关的内容,后期则陷入停滞状态,不仅影响人气,还存在“掉粉”现象。

支部新媒体在加强内容体系建构时应形成固定的栏目与发布频率。支部新媒体运营者要明确平台定位,实现与学校其他新媒体平台的差异化定位。充分了解受众需求,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提升平台的原创能力、亲和力、吸引力,减少重复性内容的发布。发布的内容要确定固定的时间与频率,提升受众的用户期待,防止与学校、学院其他媒体发生“撞车”现象。

2.3 传播媒介研究:团支部新媒体传播途径研究

以“天津”“团支部”为关键词在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新浪博客、抖音、快手、知乎、贴吧等平台上搜索,发现天津市本科高校开通的新媒体账号较为零散,没有形成传播矩阵。团支部开通的新媒体账号多为单个账号,横向、纵向沟通交流都较少,没有形成传播合力。如微博平台上天津理工大学19级天线二班团支部的账号,该账号于2019年9月21日进行了首更,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只进行了5次更新,其中3次为转载,发布内容吸引性、接近性不足,发布频率过低。又如天津大学18级化工七班开通的“来日可七”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名称的选定上结合了班级特色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内容选定上多次推送了班级的团日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接近性,但是在2018年10月1日开通至今(2020年7月),只发布了34次推文,没有形成固定的栏目。在新浪微博账号方面,天津科技大学团支部开通的新媒体账号最多,特别是新浪微博,目前新浪微博粉丝数靠前的天津本科高校团支部的微博号均为天津科技大学基层团支部开通的,如“天津科大1408s1”“天津科大142161”“天津科大150802班团支部”“天津科大142042班团支部”,粉丝数基本都已超过1 000人,但是各个账号都是各自为战,在形象识别与内容发布上均未形成系统化的运营模式,发布内容也未充分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

团支部新媒体账号应积极与学院团委、学校团委、团市委互动交流,形成纵向的传播矩阵,通过转发、分享、@上级团委新媒体账号,提升影响力。不同新媒体平台间,应充分发挥各自平台的优势,互通有无,相互转发、分享。如抖音短视频具有可视性强、趣味性高的特点,微博则是内容短小精悍发文便捷,微信公众号依托微信朋友圈具备稳定而庞大的用户群。团支部的三种新媒体平台可以利用不同平台的优势,形成传播合力,提升平台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力。

团支部要着力于提升新媒体平台的实用性,如微信平台可以提供校园资讯、自习室查阅、成绩查询等功能,通过关键词回复、消息管理等方式,提升平台的互动性。团支部同时将支部的线下活动与线上平台相结合,将支部的团日活动、三会一课、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线上推广[2],支部新媒体可在线下开展抽奖、知识竞答等活动提升新媒体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2.4 传播策略研究:团支部新媒体传播方式创新

在团支部运用新媒体进行价值引领时,运用科学的传播策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思想领导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进行价值引领时,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脈搏,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关切。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00后”,他们思维活跃,追求个性化,单纯的说教和灌输已经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这就需要团支部新媒体去除官网播报口吻,将新媒体平台风格化、拟人化,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

我们以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进行的爱国主义思想价值引领为例,在调查问卷中发现,通过官方媒体平台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关知识和新闻报道的比例最高,有938人选择,占比为82.28%,其次为组织线上学习与讨论,有759人选择,占比为66.58%,再次为组织线上知识问答,有489人选择,占比为42.89%,再次为组织有关线上讲座,有392人选择,占比为34.39%,再次为组织有关的集体发声,有375人选择,占比为32.89%,最低的为组织有关的线上比赛,有286人选择,占比为25.09%。由此可见,目前团支部新媒体进行价值引领的最主要方式为通过新媒体发布有关信息和新闻报道,也就是传播主体向传播对象进行单向的信息传播,而与传播对象的互动性和发挥传播对象主体性的方面还有待加强。

在对部分团支部新媒体运营者的深度访谈中,我们发现,目前不少团支部新媒体的运营都是单枪匹马,各自为战,每个学院的团支部之间,不同学院的团支部之间沟通交流不够,加之部分学校没有对团支部新媒体进行统一管理,团支部在运用新媒体进行价值引领时较为随意,不够规范,存在根据支部新媒体运行者的喜好发布内容的现象。

2.5 传播对象研究:支部成员关注偏好研究

在对6所高校的支部成员调查与访谈中,发现受众对支部新媒体发布的热点话题、职业发展喜好度最高。调查问卷中问道对于支部新媒体有哪些意见建议时,1 024人表示无意见,30人表示非常满意,12人对于团支部未来发展提出了希望,有1人表示很差,此外还有73人从新媒体内容、形式、活动举办、新媒体运营管理、新媒体宣传方式和发布频率等不同方面对支部新媒体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反映出了支部成员的关注偏好。

在团支部新媒体内容方面,有20人希望团支部新媒体内容更加丰富广泛,不要太死板单一,希望内容更够回应青年学生的思想关切,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新媒体形式方面,11人表示可以采取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形式,如短视频的方式,有19人表示想参加一些团支部举办的线上线下活动,例如讲座、有奖比赛、趣味活动等;13人希望支部运用新媒体打造班级品牌特色,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在宣传方式和发送频率方面,有10人认为要加强宣传频率和发文次数,提高互动性和交流讨论。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希望团支部新媒体发布的内容能够固定频率、提升贴近性,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互动性,在新媒体的管理与运营上更加规律和规范。

3 结语

团支部价值引领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为这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价值引领不仅要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关切,更要尊重新媒体传播规律,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只有这样高校团支部才能真正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知心人,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罗明明,王琳.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团支部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44-145.

[2]缪菁.依托团属新媒体促进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J].新媒体研究,2019,5(5):48-49,59.

基金项目:天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地课题(天津大学)“新媒体视域下天津市本科高校团支部价值引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201905)。

作者简介:程翠平,天津商业大学。

王亚鸽,天津天狮学院。

李 伟,天津职业大学。

陈 勇,天津商业大学。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团支部新媒体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
中学团支部希望得到指导
编后
怎样学习推广李家庄团支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