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中的电影音乐传播研究

2020-01-08 02:21全程铂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电影音乐新冠肺炎新媒体

全程铂

摘 要 电影音乐是声音与光影相互融合的特殊藝术形式。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电影音乐的传播渠道,而近年来兴起的短视频应用又一次改变了人们接触音乐的方式。在短视频平台中,电影音乐传播形成了一些新特征:情境化传播丰富了电影音乐的意义和内涵,智能推荐提升了电影音乐传播速率,电影音乐被碎片化截取和使用。这些变化丰富了电影音乐在电影文本之外的价值,将对电影音乐的制作和电影的发行营销产生影响。

关键词 电影音乐;新媒体;抖音传播;新冠肺炎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8-0105-04

从最初的以乐队为默片现场配乐,到将电影配乐灌制成唱片,从电台和电视台的金曲放送,到互联网音乐软件的用户点播,电影音乐的传播样态也随着媒介形态的变革而不断重塑。相比于过去的新媒体环境,在短视频环境中的电影音乐传播又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抖音App中,一部多年前的电影可能因为其电影配乐的广泛使用而再度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可能因为其主题曲的“病毒式”传播而“未映先火”,而一首电影音乐可能因为电影的主题或其中的某些情节与社会现实相重合而受到广泛使用。短视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音乐使用习惯,也赋予了电影音乐新的传播特征,有必要结合电影音乐的特点与功能与短视频媒介特性进行分析,同时展望未来的电影音乐在电影文本之外的应用。

1 电影音乐:起源、发展、功能及其分类

电影音乐几乎与电影同时诞生,起源于影院为默片请来的钢琴师、乐队的现场伴奏,通常用一架钢琴演奏弦乐总谱,演奏的时长与电影的长度几乎一致[1]。1927年,美国华纳公司制作发行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将电影发展史划分为无声与有声时代,也标志着电影艺术对于声音元素的应用从尝试开始走向快速发展。

电影音乐是指电影中一切音乐元素的总和。从默片时代的乐队伴奏配音,到现在五花八门的音乐元素应用方式,电影音乐的形式有了巨大的发展,对电影音乐的分类也有了诸多划分方式。从发声的方式看,可按器乐和声乐划分为器乐配乐和声乐配乐两大种类[2]。其中的器乐配乐是指电影音乐中除声乐以外的部分,包括主题音乐、场景音乐和背景音乐等。声乐配乐是指电影中包括电影宣发过程中出现的主题歌、插曲等类型,歌词的加入使电影音乐拥有更丰富的表意功能。

按照功能作用进行划分,电影音乐又可以分为主题曲、主题音乐和背景音乐。各种类型的音乐相互配合,构成电影艺术除画面以外又一套表意系统:其中主题曲是核心,能够奠定电影的情绪基调,表现电影主题;主题音乐是重要内容,能够在诠释电影画面、推进电影情节的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背景音乐主要由乐器演奏,因而也称为配乐,穿插在电影中反复出现,提升影视作品的表现力。

电影音乐日趋成熟,逐渐在电影艺术中建构起了一套以声响为核心的符号表意系统。在影片中电影音乐能够作为补充元素强化电影的叙事和渲染影片的气氛,传达难以用台词和动作等形式呈现的复杂感情[3]。

同时,反复使用同一音乐元素还有着刻画人物形象的功能,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除此之外,电影音乐在影片中还有着激发联想、突出时空转换以及深化影片主题和思想内涵等功能[4-5]。

随着声音保留手段和传播技术的发展,电影音乐已经可以独立于电影本身而存在。电影音乐的传播是指电影音乐经过创作、生产、发行之后走向听众和市场的过程。电影音乐的传播过程是电影音乐从生产到产生效果的中间环节,也是实现艺术价值和商业营销价值的必要途径。自留声机发明以来,人类就开始逐渐掌握了保存、复制、传播声音的技术,电影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得以跨出影剧院的大门,走向更为广阔的大众。

近年来电影的宣发转换思路,在提前释出电影预告片与花絮的同时往往也预先准备了主题曲、宣传曲,往往能够在电影上映前和上映期间吸引观众兴趣,对消费者的观影决策产生影响[6]。歌曲《我要你》《体面》《大鱼》等一批“宣传曲”“主题曲”“印象曲”帮助电影实现“未映先火”,在电影之外的宣发推广上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一叙事之外的重要功能长期被音乐学与传播学研究所忽视。

2 抖音平台中的电影音乐传播

新媒体技术的诞生和应用突破了传统大众媒体单向性对电影音乐进一步传播的限制。互动性、圈层化成为新媒体环境中电影音乐的传播新特点,基于兴趣的自发式“接力式”传播,使电影音乐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之间引起共振,提升了其宣传发行方面的功能。另一方面,近年出现的“音乐IP”电影逐渐显露出电影音乐更深层次的商业价值。

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4亿。而作为一个“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高度互动的音乐玩法既是其核心功能,也是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作为流行音乐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类型,电影音乐的传播甚至生产也受到了作为传播媒介的抖音模式变革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用户的接触习惯开始由欣赏电影音乐向“使用”电影音乐发生变化。

2.1 情境化传播丰富了电影音乐的意义和内涵

音频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使得音频的传播有了共生性、伴随性的特征,这使得音乐尤其是电影音乐的传播有着场景性的特点。也有研究将其理解为音乐传播的示能性,即“用户察觉到物体的提示性特质”,例如听古风音乐马上就能联想到古代的场景,并不是因为这首歌曲是古代创作的,而是其中采用的词曲、乐器音色的音乐元素和乐器形状的物理属性,能够唤起人们产生怀古的情感[7]。而在抖音短视频App中,每一条短视频都在用“视频+音乐”的方式营造出一个微小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电影音乐的出场可能不只与其词曲、旋律相关,更有可能牵动着电影本身的剧情和思想。

以电影《后会无期》的主题曲《平凡之路》为例,这首由朴树作曲,韩寒、朴树作词的歌曲在抖音平台中有着超过三十个版本的翻唱、乐器演奏、剪辑的二次创作衍生。电影原片中讲述了一个两位主角公路旅行的见闻和故事。歌曲中对“路”这一象征元素的丰富运用和“山和大海”“人山人海”意象的复诵,使其广泛被使用在旅拍视频中。同时也被赋予更广泛的象征意义,与“毕业”“找工作”等人生旅途中的重要节点相联系,有了更加多元化的使用场景。

这实际上意味着电影音乐本身之外,附着于音乐而来源于电影本身的丰富意义也有机会被“挪用”,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其中包括电影的情节和主题、台词和人物境遇、甚至包括相似的社会情境、历史时刻等元素。这种情境化的传播方式既是在不断加深用户对于电影本身以及相关音乐的记忆和体验,又延展了电影音乐的影响范围和生命周期。

2.2 智能推荐扩大了电影音乐传播声量

抖音平台作为背靠字节跳动公司的一款音乐社交短视频产品,基于用户行为和兴趣的智能化推送机制是重要的产品特性和优势,这种推送机制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信息茧房”效应,容易使用户在短时间内暴露在大量重复的、同质化的内容之下。

这样在短时间内输送大量同质化重复内容能够以裂变式的增长模型快速形成对某一内容的关注,引发巨大的声势。对于普通的个体用户来说,这种狂潮甚至可以被称为是一种“媒介暴力”,其声势是难以抵抗的。

2017年8月上电影《前任3:再见前任》上映期间,就以“主题曲”加“观影现场短视频”的组合方式,在抖音平台引发了一波关注热潮。这些短视频以主题曲《说散就散》和插曲《体面》为背景音乐,以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痛哭流涕、嚎啕大哭的场景为画面,围绕“前任”这一几乎深入人心的形象为核心,以强势的投放和推广扩展传播渠道,引起受众内心的强烈共鸣和认同。这种认同带来的模仿、表演和二次传播,甚至造成理性的暂时离场,形成一种“狂欢”。

在这种“奇观式”的传播图景下,电影音乐和电影本身几乎在短时间内就收获了极高的知名度,尽管其中不乏批评的声音,但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及其附属的电影音乐,这样的知名度和话题度几乎就意味着成功本身。这样的被扩大的传播效果也成为电影音乐在抖音平台中传播的一种特征,而这种特征也为电影的宣发策划带来新机遇。

2.3 电影音乐被碎片化的截取和使用

传统媒体时代,除了购买磁带和光盘,用户只能按照广播电视台等大众传媒组织安排好的顺序来收听电影音乐;新媒体时代的网络音乐平台使听众有了选择的权利。而相对于的网络音乐平台而言,抖音的创新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多地为用户“赋权”,使用户不仅可以在这个平台中欣赏音乐,更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电影音乐进行二次加工,以此来“使用”电影音乐。

抖音对普通用户上传内容进行的15秒到60秒的限制,以迎合目前对媒介使用渐趋碎片化的趋势。虽然抖音平台已经逐渐取消了这一限制,但其对用户的媒介接触习惯的改造已经完成。而用户的使用习惯又深刻的影响着以流量为导向的短视频内容生产。在这种条件下,创作者必须想方设法地展示自己创意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包括展示舞蹈中最具技巧的动作、预先抛出谈话中最有争议的观点以及设置剧情中最有悬念的部分等等。当这种限制体现在电影音乐的传播上,它要求创作者的使用最有辨识度或者最能吸引用户的乐段。

有的如同《绒花》,被截去了前奏;有的如同《平凡之路》,直接使用副歌部分,这样的截取无疑是一种对时间限制的求全,但也部分表现出短视频配乐对于电影音乐选择的功利性要求:简短、直接、元素丰富。随着短视频平台的持续火热和碎片化媒介使用的影响逐渐加深,这种选择标准可能会反向传导至流行音乐乃至电影音乐的生产端,甚至影响到流行音乐的生产。

3 个案分析:以歌曲《只要平凡》为例

除了通过对抖音平台的参与式观察得出上述结论以外,本文还尝试采用个案分析的方式对近期被广泛使用的歌曲进行研究。这里以歌曲《只要平凡》为个案分析的对象,通过音乐分析传播分析相结合,来说明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取得的传播效果。

3.1 歌曲《只要平凡》的音乐分析

歌曲《只要平凡》是2018年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电影插曲。强烈的现实主义指向、草根群像式的人物刻画以及幽默深刻的故事情节使该片成功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几乎成为中国影史上最成功的商业电影之一。这为电影插曲《只要平凡》的持续走红奠定了坚实的观众基础,也容易使得观众产生从电影到电影音乐的“移情”。

第一乐段由十六个小节,以及八个乐句构成,四加四的结构。前四句与后四句是重复关系,强化了旋律上的主题色彩。第四乐句的结束音落在“3”上,第八乐句的结束音在“6”上,形成了歌曲色彩上的对比,强化了调式的特点。在节奏上由三拍子和前附点节奏共同运用,强调了歌词的语气,为下面的歌曲情感上做了非常完备的铺垫。

第二乐段略有不同,由二十个小节,以及九个乐句构成。本乐段就显示出了分节歌的特征同一曲调反复多段的歌词。同样在乐句中强调了歌曲的色彩对比,强化了调式的特点。该歌曲的节奏反复强调了歌曲的语气,如同讲话缓缓道来,歌曲的感情再进一步的升华。本乐段多出的一个乐句为第一段歌词的结束句,为张杰与张碧晨的和声演唱,进一步升华感情调动听者情绪。

第三乐段为十六小节,以及八个乐句构成。在节奏型有细微的变化,其他依然保持着分节歌的形态,并未作很大改变歌词“不要神的光環,只要你的平凡”再一次点明了歌曲的中心主旨歌颂平凡人,普通人在这个世界的重要性。

结束句“此心此生无憾,生命的火已点燃”总结了平凡的人也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只要做出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每一个人都可以照亮这个世界,成为这个世界的英雄。

3.2 歌曲《只要平凡》在抖音平台中的传播分析

通过对抖音平台使用歌曲《只要平凡》作为背景音乐的视频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在2020年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流行期间,歌曲的使用频次得到了显著的增长,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内容的短视频成为使用这一歌曲的主力。

从传播的主体来看,既包括各地方发布和政府部门的“官抖”账号和主流媒体开设的新闻账号,也包括以个人用户为主体的账号。标志着主流舆论与民间舆论在歌颂抗疫一线工作者的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认同“平凡”人物的“伟大”力量。

这些视频中的主要人物基本是奋斗在抗疫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志愿者队伍。央视新闻抖音账号发布的一条短视频以火神山医院医护摘下口罩、露出脸上深深的压痕和笑容为视频内容。该短视频共获得超过1 500万点赞,和超过100万条评论。

大量相似短视频以“医护人员摘下口罩的笑脸”为视频内容,以歌曲《只要平凡》中的某一乐段为视频配乐,以“最美笑容”“致敬抗疫英雄”为文案。从具体使用看,有视频以歌词“有一天也许会走远,也许还能再相见。无论在人群在天边,让我再看清你的脸”,搭配完成抗疫任务的各地医疗支援队队员;有的视频以歌词“任泪水铺满了双眼,虽无言泪满面。不要神的光环,只要你的平凡”配合醫护队员摘下口罩的动作。这些内容与歌曲“歌颂平凡人伟大力量”的主旨高度吻合,都收获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从评论区的反馈看,评论内容的情感偏向高度一致,用户被整合动员到视频发布者所设置的情境空间中来,“致敬英雄”“你们是最美的”等评论成为用户的共同情感。

此外,反复出现的“平凡”“伟大”“药神”等评价就是一种典型的将视频内容与歌曲意涵相统一的解读行为。在这些由十几秒的短视频中,受众自动地将电影中的元素和情境“挪用”到了这个由视频和电影音乐共同营造的微型情境里,用电影中的角色来认知现实生活中的医疗队员,电影音乐以及相关电影成为电影音乐使用者和受众之间所共享的意义空间。在解读电影中特殊元素的过程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符号互动得以顺利完成,电影音乐本身的传播过程和传播范围也得以延展,电影音乐独立于电影文本之外的价值得到提升。

4 结论

短视频这一媒介形式的流行创造出新的接触电影音乐渠道,使原先的收听电影音乐向使用电影音乐转变。当电影音乐作为短视频配乐被使用时,其附着的电影文本中的意义也随之发生转移。作为整部电影的一部分,电影音乐的被广泛地使用和传播不仅增加了对电影本身的讨论热度,在时空上电影延长了电影的生命。这也为电影的宣传策划提供一条新思路:即在电影上映之前,通过大力推广,使电影音乐率先进入大众视野,提高电影知名度和曝光率。另外,也可以运用音乐引起情感共鸣、强调共同回忆等功能来调起观众对于电影本身的兴趣。同时,短视频平台的流行越来越凸显出用户碎片化的媒介接触习惯,这为电影音乐的创作也带来新要求。对于想要通过电影音乐取得话题热度的电影而言,如果能在完整的电影叙事文本之外,有针对性的改编电影音乐、迎合短视频内容的种种特点,相信能取得更好的传播和营销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宇.浅析中外电影音乐的起源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7(23):154-155.

[2]李博,张烁.论中国内地电视剧音乐的构成与框架[J].人民音乐,2012(9):82-85.

[3]孙梅娟.影视音乐的叙事功能探析——以电影《芳华》为例[J].戏剧之家,2018(8):113.

[4]马艳.电影音乐的分类与功能[J].电影文学,2009(15):154-155.

[5]杜娟.浅论音乐叙事在电影中的发展及多样化功能[J].黄河之声,2019(14):40-41,43.

[6]刘思阳.电影宣发中音乐的传播功能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9.

[7]刘博,夏德元.“抖音”短视频中的音乐传播创新——基于示能性理论的视角[J].新闻爱好者,2019(6):17-21.

猜你喜欢
电影音乐新冠肺炎新媒体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青春外衣下的生命思考
浅谈陈凯歌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