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知识点,透视新维度

2020-01-09 06:18江苏省连云港市中云中心小学金海英
天津教育 2020年35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知识点文本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云中心小学 金海英

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用生动活泼的导入替代了以往干巴巴的讲课,某些知识点的导入花费的时间过多,反而会有头重脚轻的味道;课堂教学中,脱离教师“知识点教学”的引导,学生发问回答的基础丧失,缺乏了目的性、挑战性。教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自读自悟,学生只是一味地跟着教师转,不能在读中学,不能在读中悟,丧失了基本的思考力、创造力。面对这些令人困惑的现实,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首先,必须以必要为基础、且以必要为上限,也就是“适度”原则。教师在知识点的教学中,应该力求让学生知晓,强调“必要”二字,而“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在阅读与阅读教学中,一味追求把课文“讲深讲透”并不合适,“理解、听懂、记住”只能是语文教学目的的一部分,“必要的语文知识”也是对读、写有促进作用的知识。对于文本思想情感内容的讨论和“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应该和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联系在一起,从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探索文本的意蕴,认识语言运用的规律,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其次,必须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且以认知水平为上限,即“适量”原则。语文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要适量,要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这些知识。教师要针对学情精心处理教材,有效整合相关信息文本,形成信息模块,学生一旦触及其中某个点,其他语句就会随即浮现于脑海中,进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学会整体感悟全文。最后,必须以学生系统学习为基础、且以接受水平为上限,即“适时”原则。语文学科的目标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知识点”的教学应该在具体的语言实例和学生学习的案例中进行。

一、在阅读理解中咬文嚼字,彰显“词语知识点”的魅力

(一)扣住关键字,感受“涌”出来的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当今的阅读观指出,一般含义上的阅读,是查阅整理文本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人物文本时,当学生已经熟悉文本,学生质疑“涌”这个关键词的使用,教师顺势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在思考中、在交流中感悟“涌”,让“涌”字在学生心里变得更立体了,感受了人物可贵的精神,也走进了人物心灵世界,语言文字的魅力转化成奔流在学生血液之中的物质。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感悟“涌”出来的精彩。

(二)理解关键词语,体验“美”的音符

文本中的语言仅仅依靠教师干巴巴的讲解,学生是无法体会到其中魅力的。但是如果我们巧妙地将语言符号转化成生动活泼的画面与形象,就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内化语言,加深理解和体会,在悟与思的过程中享受美的乐趣。在自然美文教学时,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当反馈交流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继出示美丽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感悟语言的特殊魅力。图文对照,让学生反复读、细细品、深深悟,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真正感受到中国优美的景色,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深深的爱。

二、抓好“空白知识点”,找准品读文本的落脚点

(一)利用文本空白,感悟文本的深厚意蕴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留白结构,是作者在有意和无意间留下的。这些空白,是学生驰骋想象力的空间,教学时就要捕捉住这些留白结构中的有效教学点,以触动学生的真实情感。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我抓住我在教学“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时机,请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并将云雾的姿态在黑板上画出来。学生边读边画。学生画好后,说清分别画的是什么地方的云雾,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说完后,教师再加以引导、交流。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在学习中全方位地提升自己。

(二)利用标点符号,体验文本的价值取向

标点符号里所包含的信息,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标点符号自身的范畴。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教师如果运用恰当,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延伸出文本的未尽之意。在教学很多文章,文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让学生带着疑问再次投入地读起来,在朗读交流中找到了答案。学生在读中质疑,缘疑再读,结尾处补白省略,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进一步体会到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运用“拓展知识点”,提升课堂时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拓展“练习点”,从文本走向生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开放式学习方式应该无痕化地融于教学的全部过程中。在教学《九寨沟》的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美的熏陶。如在学完整篇课文后可布置如下一道研究性习题:爱画画的你,描绘美景;爱文学的你,搜集美文佳句;爱旅游的你,设计新颖独特的广告语……课上,学生学习热情高,精彩不断,从而真正实现了开放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巧妙结合。课外让学生进行了手抄报、读书笔记、绘画等评比活动中文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文本走向生活,让教学成为生活的阐释。

(二)拓展“情感点”,拨动情感之弦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走进心灵,生命就会舞蹈”。教师要利用好“知识点教学”这根弦,由点及面,深度挖掘文本内涵,给学生一个“支点”,“撬”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创新潜能,让学生用心体验文本,用情感悟文本,用个性化阐释文本,用创造性拓展文本,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筑,使语言文字与精神熏陶和谐共存。教师还要经常用新课程理念审视自己的语文课堂,随时捕捉课堂的“动态生成”,使每一个生成都转化为课堂上亮丽的风景线,真正实现新课标与课堂维度的高度融合。我想,当教育涌动着生命的自然、自由、自在时,我们的课堂才会因此充满生机与活力,才是一个灵动的课堂。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知识点文本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