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

2020-01-10 04:49吴伟峰
课外语文 2020年27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吴伟峰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 苏州 21520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期间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正确看待语文特征,积极提倡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努力为学生构建开放式教学课堂。STEAM教育就是一种主导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感兴趣和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完成跨学科知识融合,确保学生掌握更加真实和全面的知识内容。STEAM整合下的教育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并且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以及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可以融入STEAM教育形式,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STEAM教育和阅读教学整合

STEAM教育在教学实施中提倡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艺术进行跨学科融合。同样,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STEAM教育将各种知识内容和阅读内容结合起来。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增加过多学科知识,使得学习内容繁冗复杂甚至晦涩难懂,会导致学生对阅读知识失去兴趣,无法在语文阅读中吸收整合所学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将语文阅读知识和不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将语文阅读知识作为基础,选择相符合的其他学科知识融入其中,积极锻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阅读内容,理解作者思想和感受。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理解,更好地表达观点和思想,从根源上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二、STEAM教育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启示

(一)学科结合,发挥阅读教学价值

STEAM教育在世界上发展多年,在实践之中,语文阅读知识比较枯燥和无聊,和其他学科对比吸引力不足,所以可以将不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自觉融入到语文阅读活动中,主动探索知识内容。将其他学科知识作为此门学科知识的辅助内容,通过阅读增加学生感知和理解能力,针对知识进行互动,从不同学科角度具体分析,进而可以掌握不同程度辅助效果,潜移默化影响和锻炼学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在比较中探寻更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绘本阅读知识引入到初中语文中,学生可以图文并茂地进行阅读,对语文阅读知识产生兴趣,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诠释语文知识存在的价值。比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装》一文时,用绘本形式阅读,学生可以更直观地通过画面来理解人物的表情,洞悉人物的心理,甚至能动手为故事后续可能的发展作画。将图表引入阅读教学,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据知识,锻炼学生将图表内容转化为文字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意识。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可以结合气象物候的相关科学知识,利用数据、影像资料、图片等辅助学生认识看云识天气的方法。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需要增强语文阅读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基于STEAM教育层次上,为学生提供最适切的教学方式,设计更加符合语文教学课程的内容。

(二)整合协作,培育优秀师资队伍

语文既是基础性学科,又是综合性学科,语文教师要注重挖掘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念,就必须保证教师自身具备充足分析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师势必要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成为“多栖明星”。如接受更多跨学科培训和进修,开展更多综合性教研活动,参加STEAM教育相关的实践课程培训等。STEAM教育需要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合理整合,从而使得学生可以从不同层次了解语文阅读问题,在不同阅读基础上将问题有效解决。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增强和其他学科教师之间互动,构建跨学科研究小组,针对STEAM教育课程内容共同分析和研究,做好学科分析工作,丰富自身学科知识储备,从而可以设计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阅读内容,将阅读作为核心的STEAM教育课程作为准备。为此,我们组建了校级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教师发展共同体、综合性课程研究开发小组等,不断融合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教师多元智能教学思想的发展。构建校园资源共享平台,借助线上和线下教师之间合作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学环境,为学生阅读学习创设更多和实际生活相关的,便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资源。

(三)情境设计,丰富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课堂注重枯燥教学方法的讲授,此种教学形式无法激发学生兴趣,STEAM教育形式提倡教育和文化以及社会之间互动,结合教学情境设计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期间,要善于结合学生学情做出分析,寻找和实际生活存在关系的内容,对阅读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做好整合,并且在教学期间将多媒体有效使用集中起来,将图片、视频和动画等不同形式全部引入到教学之中。比如在讲授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教师可以课前让学生搜集自己现实生活中与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故事,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借助朗读音频带领学生走进阅读文本;让学生尝试使用画笔将文中爬上月台去买橘子的场景描绘出来,吸引更多学生学习,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真正融入到情境中学习,同时也能促进情感的认知。

(四)转变形式,构建开放教学模式

很多学校语文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仍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为主开展各种活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从而导致课堂上无法真正散发教学活力。STEAM教育是一种存在合作性的教学活动,各种知识阶层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扶助,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阅读知识深度解析,钻研作者中心思想,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并且通过有效互动和研究,学生更容易发现各种问题,从而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如在教学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将红花放在酸碱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再阅读课文进一步分组合作探寻“花红”的原因。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主体,针对现状具体分析,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可以自觉融入到课堂中学习,从根源上提升对阅读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五)多元评价,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因为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老师和家长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关注度始终停留在成绩上,所以,语文阅读教学评价通常都是总结性评价,对于学生语文阅读知识解读情况并未作出合理思考和分析。STEAM教育形式注重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评价形式不是单一的,要时刻注重学生在整个情境中采用哪些学科知识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小组合作教学期间,需要所有学生都积极踊跃参与其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做出公平合理评价工作,针对各种内容仔细观察和分析,做好测试工作,以综合评价形式作为基础。教师评价不能简单停留在结果上,需要关注动态学习的全过程。并且评价主体不单一,教师并不是唯一的评价人员,需要所有学生全部参与到评价工作之中,不同人员对待事物的看法是存在差异性的,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作者思想的解读等也是不同的,所以一个人的解读需要全班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评价和分析。比如对《朝花夕拾》中长妈妈人物形象的分析,学生因为角度的不同,会体现出喜恶不同的解读,但只要是立足于文本的,我们在评价过程中都应给予鼓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可以有效融入到学习中,增强自身能力和素质,全方位解读语文知识,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核心素养。

三、结语

语文阅读教育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也是重点,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存在一定价值,STEAM教育课程是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是重要途径,所以结合时代需求和学生特征,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地融入STEAM教育形式,提升STEAM教育层次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课题。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品读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