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校正医书局对《脉经》校勘考释*

2020-01-10 21:34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000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熙宁医书校正

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000)

《脉经》是魏晋时太医令王叔和所撰,是一部总结魏晋之前脉学专书。隋唐时太医署曾将其列为医学生必读书目。北宋校正医书局首次对其进行全面校注,并于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校讫,成为宋之后定型化版本,传习至今。下文依据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1981年东洋医学会发行的《东洋医学善本丛书》7的影宋版《脉经·针灸甲乙经》,从校勘过程、方法和内容等3个方面进行简要考释。

校勘过程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脉经》之过程,相关史料记载如下。

《校定〈脉经〉序》载:“……臣等各殚所学,博求众本,据经为断,去取非私。大抵世之传授不一,其别有三:有以隋巢元方时行《病源》为第十卷者,考其时而缪自破;有以第五分上下卷而撮诸篇之文别增篇目者,推其本文而义无取。稽是二者,均之未见厥真,各秘其所藏尔。今则考以《素问》《九墟》《灵枢》《太素》《难经》《甲乙》、仲景之书,并《千金方》及《翼》说脉之篇以校之。除去重复,补其脱漏,其篇第亦颇为改易。使以类相从,仍旧为一十卷,总九十七篇。……国子博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郎中臣孙奇、光禄卿直秘阁臣林亿等谨上。”[1]1

《校定〈脉经〉进呈》载:“熙宁元年七月十六日进呈奉。圣旨镂版施行。朝奉郎守国子博士同校正医书上骑都尉赐绯鱼袋臣高保衡、朝奉郎守尚书屯田郎中同校正医书骑都尉赐绯鱼袋臣孙奇、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阁判登闻检院上护军臣林亿。

熙宁二年七月十四日。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护军长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一百户赐紫金鱼袋臣王安石、推忠佐理功臣正奉大夫行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上柱国南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赐紫金鱼袋臣赴抃、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亮节佐理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鲁国公食邑一万一千一百户食实封三千八百户臣曾公亮、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亮节佐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上柱国郑国公食邑一万一千户食实封四千二百户臣富弼。”[1]100-101

分析上述及校正医书局校勘其他医书相关史料可知。

1.校勘时间

目前所见史料没有明确记载该书开始校正的时间。但《脉经》未列入校正医书局最初校正计划,所以开始校正《脉经》的时间定不在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已知同样不在校正医书局最初校正计划之内的《伤寒论》《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方论》《千金翼方》于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校勘完毕。又据校正医书局校勘医书先后顺序之特点——“本草书—方书—医经”,推测开始校勘《脉经》的时间最早为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进呈”中“熙宁元年七月十六日”为该书校讫时间,“熙宁二年七月十四日”为奉圣旨镂版刊行时间。《脉经》开始校勘时间若从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算起,至熙宁元年(1068年)七月十六日校讫,宋臣校正该书用时约2年余。

2.校勘人员

从《校定〈脉经〉序》《校定〈脉经〉进呈》文后署名及正文中“臣亿等按”“臣亿等详”起首语注文可知,高保衡、孙奇、林亿等3人为该书主要校勘人员,高保衡、孙奇主校,林亿最后详定。该书在“熙宁二年”刊行时,王安石、赴抃、曾公亮、富弼等四位朝中高官在书后署名。同样人员的署名现象也出现在熙宁二年校正医书局校讫《外台秘要方》“进呈”和《新校正黄帝针灸甲乙经序》文后。这些官员的身份均为朝中官职较高儒臣,且其职责与医书校正事宜相关,所以在医书刊行时署名。这也是北宋校正医书局在医籍校勘署名顺序上的一大特点。[2]

校勘方法

经统计,宋臣在校勘该书时出具注文436条,其中,以“臣亿等按”“臣亿等详”起首语注文3条。在校勘过程中大量应用了他校法,广泛运用了对校法,举例说明如下。

1.他校法应用

经统计,宋臣等明确引录他人、他书文献共19种,计96条。其中引录《千金方》最多,计28条。如卷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中“病苦腹中坚痛而热”后注为“《千金》作病苦头痛。”卷五《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脉至如委土之状”中,对“委土”校注为“《素问》作颓土。”具体引录他人他书情况如下:《千金方》28条,仲景9条,《千金翼》《素问》《伤寒论》各7条,《难经》、扁鹊各5条,《甲乙》《要略》《太素》各4条,《巢源》、臣亿等各3条、《内经》《外台》《医律》各2条,《玉函》《灵枢》《月令》、吕氏各1条。

2.对校法运用

林亿等以“一作”“一云”“一本”“一曰”等形式出具注文计184条。其中,“一作”者103条,“一云”者37条,“一本”者12条,“一曰”者32条。如卷一《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中“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大仓左右三寸。”“胞门”一词校注为“一作少阳”。卷二《平奇经八脉病第四》中“冲脉者,起于关元,循腹里直上,至咽喉中”一句校注为“一云冲脉者,起于气冲,并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中“尺脉微,厥逆,小腹中拘急,有寒气。宜服小建中汤,针气海”后校注为“一本更有四顺汤”。卷一《脉形状指下秘决第一》中对“洪脉,极大,在指下”注为“一曰浮而大”等等。

校勘内容

林亿等从注音释义、存疑示阙、删重从简、弥补脱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校注,归纳列举如下。

1.注音释义

2.存疑示阙

林亿以“臣亿等详”“臣亿等按”形式起语,对疑难问题存疑或示阙,此类注文有3条。如卷四《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整篇,注释为“臣亿等按《千金》云此中不论肺金之气,疏略未论指南,又推五行亦颇颠倒,待求别录也”;卷五《张仲景论脉第一》中“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脉一周身,旋复寸口,虚实见焉”一段,校注为“臣亿等详‘水下二刻’疑,检旧本如此”;卷九《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中“师曰:若宫里张氏不瘥,复来相问”一句,校注为“臣亿等详此文理脱误不属。无本可校,以示阙疑,余皆仿此”等等。

3.删重从简

林亿等对《脉经》原本中重复内容进行了删除。“删重”有两种情况:一是指《脉经》原本前后有重复之处,林亿等将其直接删除,书中没有注明;二是《脉经》原本与《伤寒杂病论》处方重复之处,林亿等尽删之。据马继兴先生考证:“《脉经》在原本中不仅载入了《伤寒杂病论》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条文,而且也收录了原书的处方。但是这些处方在北宋修定此书之前已先后于治平二年(1065年)和治平三年(1066年)校订《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时得到了校勘,因而在校定《脉经》时,删去了书中的全部处方。根据今本《脉经》中所收《伤寒杂病论》条文在记叙‘某某汤云主之’字样之后,仍可看到有为宋人删汰未尽的原本中大字佚文。”[3]学者崔锡章撰文《林亿校注〈脉经〉删方考》指出:“林亿在《脉经》一书校注当中共计对28处的方子、名方进行了‘删汰未尽’,或直接地删除,数量可谓多矣。”[4]笔者将《脉经·卷第九》7处删除未尽条文与《金匮要略》相关条文进行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宋臣校正时所删处方,现列举一例说明如下。

《脉经·卷第九·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吐下腹痛证第二》原文载:“师曰:脉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为躯,桂枝主之,法六十日当有娠。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方在《伤寒》中。”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原文载:“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方见利中)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被删除处方:《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载: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右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4.弥补脱漏

林亿等多以他书弥补脱漏,现列举一例说明如下。

《脉经·卷第一·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载:“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所缓急。脉之迟速、大小、长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则吉。反之者,则为逆也。脉三部大都欲等,只如小人、细人、妇人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脉呼吸八至,细数者,吉。”

林亿等补校曰:“《千金翼》云: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性缓而脉躁,人壮而脉细,人羸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此为顺,顺则易治。凡妇人脉,脉欲濡弱于丈夫。小儿四、五岁者,脉自駃疾,呼吸八至也。男左大为顺,女右大为顺。肥人脉沈,瘦人脉浮。”

补漏依据:《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五色脉·诊脉大意第二》载:“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称其形性则吉,与本性相乖则凶,何则?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性缓而脉躁,人壮而脉细,人羸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则为顺,则为易治。凡妇人脉常欲濡弱于丈夫也。小儿四、五岁者,脉自疾快,呼吸八至也。”

综上所述,可认为:《脉经》未列入北宋校正医书局最初校勘8部医籍之计划,该书于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由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讫,成为宋之后定型化版本,传习至今。宋臣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他校、对校等校勘方法,从注音释义、存疑示阙、删重从简、弥补脱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校勘,展示了北宋校正医书官丰富的医理知识、高超的校勘水平和谨慎的校勘态度,对当今中医古籍整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熙宁医书校正
衔命而出:北宋熙宁察访使再研究
神医的秘方
星河
白蜡树
劉光第《南旋記》校正
建立在校正系统上的强大实力Sonance所能士i12
在Lightroom中校正镜头与透视畸变
机内校正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笼中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