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

2020-01-11 01:07陈瑞雪张旭东杨冬茹刘娜高亚伟黄香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医学生医师

陈瑞雪 张旭东 杨冬茹 刘娜 高亚伟 黄香河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阶段是把既往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的开始时期,在整个学制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实习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胜任毕业后未来的岗位[1]。除了学校的硬件配备,专业目标设置等因素,带教老师成为达到临床实习阶段目标的策划者和指导者。除了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外,口腔医学生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必须学习和积累更多知识,如医德医风、医患关系、人文关怀、四手操作、医护合作等“医师素养”问题[2-3]。相对于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的专业能力由带教医师指导,优质的护理理念更能够对“医师素养”的养成给予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准确细致的帮助[4]。因此,在临床实习期间充分发挥护理老师的专业优势并实现对实习医师的合理指导,最大程度发挥医师-护士-学生三方的相互促进作用,全方位提高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能力。

1 以身作则,用护理的全面关怀诠释医德医风

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行业行风,是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5-7],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生命有充分的尊重同时拥有良好的工作责任心[6]。医学生在医学高校接受的教育中,往往注重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对职业道德、责任担当、伦理法则的学习较为欠缺[7-8],表现在实习阶段,他们过多的相信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重专业,轻素养”的思想带来的是职业道德欠缺。常表现为实习医师认真诊治,过程很顺利,效果也很好,但患者仍然不满意。带教医师也常常会渗透宣教医德医风,但这样的职业宣教常常被学生忽视起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优质护理团队因为和实习医师更长期的在医疗过程中共同相处的伙伴关系,摒弃说教,以身作则,发挥自身优势,则更能从心理层面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接受并践行,尤其是优质的护理带教通过医疗实际中如何处人待物,如何与人交流,培养公益、仁爱、怜悯之心等,这些全面的关怀都向青年医务工作者诠释着思想伟大才能技术高超,意识高尚才能技艺超群的道理,让医学生成为德艺双馨,大医精诚的优质医学人才,才能配得上“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医学誓言。

2 注重沟通,把护理的耐心细致融入医患关系

近几年,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医疗过程中的焦点、难点[9-10]。医患沟通障碍成为目前医疗纠纷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而这方面恰恰是进入临床不久的口腔医学生最欠缺的[11]。学生们常常为“求信任”取得操作机会而夸大效果,或者告知很多内容,但患者没听懂;或者紧张小心,不敢沟通。目前国内很多院校并没有开设人际沟通课程或者相关训练[12],所以学生一方面对沟通交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沟通方式单一,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套用到患者方面问题不断。口腔临床实习阶段一名带教医师常常带多名实习医师,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细节过程给予指导已经是满负荷工作,交流艺术和沟通方法的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带教护理恰恰能在这方面弥补不足。人际沟通课程在护理教育本科甚至是专科教育中已经广泛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13-14]。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实习医师和护理队伍往往有更长的时间形成工作中的“伙伴”关系。优质护理队伍可以将他们已经具有的沟通技巧向学生展示[15],这种在执业中耐心交流的模范作用远胜于单纯的课堂说教或者发生医疗纠纷后的批评教育,这样的方式学生学习的是技能,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沟通技巧。同时,学生和患者沟通过程中,优质护理团队可能全程跟随,他们不仅是聆听,更多的是指导、纠错和引导,一旦发现学生和患者交流不准确、不顺畅会立即引导和干预,辅助沟通。毕竟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除了医疗技术,服务态度、应急反应速度、收费的合理性、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经济状况、心理因素等均影响沟通的效果,这个并不是刚刚进入临床的学生所能把控的。通过护理带教交流实践示范-护理沟通引导指导-应用于临床沟通实践的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模式,产生效果。

3 以人为本,用护理的情感互通培育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富有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性的护理模式,以保护患者隐私,爱护患者,尽力满足患者合理要求为准则,使其生理、心理、精神处于最佳状态,减轻负面情绪,从而建立和谐医患关系[16-17]。由于医学教育体系尚不完善,青年医学生在医学高校接受的教育中,往往都注重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对如何处人待物,对人文知识、人文情怀、人文感知更是缺乏系统性培育,当口腔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由于环境改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均不同于校园内的学习模式,学生会将注意力集中到临床疾病本身,主观上放松对其他能力的学习。如果单纯将人文关怀理论化、教条化,的确收效甚微,甚至还会在原本紧张的实习过程增加繁冗。但是当优质护理和实习口腔医师结为工作伙伴时,护理带教老师的言谈举止,接物待人,公益人道,怜悯关怀的护理理念和方式就能够在实习工作中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在当今医学模式下,医师和患者都需要强调人文关怀,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医疗环境,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18]。由于护理带教老师不像医师带教承担着专业指导的任务,他们更能够从其他角度发挥自身带教的优势,用与患者的情感互通,与学生的情感互通,与带教医师的情感互通将人文关怀融入医疗过程中[14],使口腔医学生认识到人文关怀与治疗效果的密切关联,甚至能放大治疗效果,能够让口腔实习医学生从行为实践中养成以人为本,服务患者的全方位理念,使他们改变医师的“职业”认识,成为真正的仁医,名医,精医。

4 仔细查对,采用护理的查对制度树立严谨态度

口腔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习目标着重要求学生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培养[19],专业性质不同于其他专业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诊断,给予药物治疗或者辅助诊治的过程。因为学生治疗过程中会独立在牙科椅位应用高速手机、尖锐器械、烧灼性药物等,患者自始至终都是极容易产生忧虑,不信任,任何治疗过程中的微小“差错”都会因为这种不信任被放大并激惹出尖锐的医患矛盾[20]。目前,我国大部分口腔带教医院是4~5名实习生配1名带教老师,学生操作时老师可能同时在看其他患者或者辅导其他学生,即使是一对一的配比带教,学生手中握持的器械在滑脱时教师也来不及“化险为夷”[21],因此培养具有严谨态度的医师至关重要。如何培养严谨的态度?要求医师、护士、实习生三方都要明确该患者的病情和方案,优质护理在患者用药的核对、入院床号和病历的核对、接送患者入手术室的核对等一丝不苟,严格谨慎[22]。严谨而优质的护理方式一方面保证医学生在治疗时的准确性,降低差错风险;另一方面,医学生会从优质护理的理念中认识并遵守这样的医学规则,逐渐成长为严谨的医务工作者。

5 依托专业,把护理的四手操作用于团队配合养成

口腔四手操作是国际上通行的口腔诊疗技术和服务形式,它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师工作强度、避免交叉感染,以及增加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方面具有明显作用[23-24]。口腔医学实习生在完成诊治过程中常常是学生和学生配合,学生和护理带教老师配合。优质护理带教老师能够在配合过程中用四手操作引带年青医师,除了发挥四手操作的优点如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治疗时间,减少交叉感染等,还具有提升治疗质量的优点[25]。医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是治疗过程时间长,步骤拖沓,重复操作,在优质护理理念帮助下,通过四手传递器械也能帮助医学生正确、准确使用器械,提高效率。护士在完成四手操作同时对患者的情绪反应全程观察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在优质护理配合下弥补医学生操作的“弱点”,与带教医师在重要“节点”的治疗把控配合,大大增加患者安全感和舒适感,降低患者对实习医师的不信任感。如果医学生之间互相配合,由于双方都表现出的紧张情绪会加重患方的担心,有时容易将本来属于治疗过程中或者治疗后正常的过程误解为治疗不当而产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由于有了优质护理配合的样板以及熟练配合和互相支持补充显而易见的收益,他们更能够理解协作的重要性,而且在配合过程中有方向、有目标、增加团队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口腔带教老师优质护理理念在口腔医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优势逐渐体现,是适应现阶段医学实习的需求[26]及加强实习医师医疗质量的一个有益的措施。优质护理理念除了使护理更人性化,改善患者的诊疗质量,提高医师的工作效率,还会在医学生养成良好医德医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培养良好人文素养,树立严谨学习态度,养成协作合作的精神等方面优势明显。同时,优质护理理念在诊治过程中需注意与带教医师密切配合,逐步完善优质护理细节和方法,充分发挥优质护理优势,使患者能够在实习生诊疗过程中享受到优质的诊治和护理服务,也为口腔医学教育实践增添新思路。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医学生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征稿征订
《中国医师节》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