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临证验案举隅

2020-01-11 02:32徐信杰孙颖柳媛全毅袁红霞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阴火升阳口疮

徐信杰 孙颖 柳媛 全毅 袁红霞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出自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杲(李东垣)的著作《脾胃论》,该方是《脾胃论》中的第一首方剂,也是反映李东垣学术思想的代表性方剂之一。临床使用若辨证准确,运用得当,常效如桴鼓。现将笔者对阴火病机和对该方的理解及临证验案举隅如下,以供同道交流。

1 病机与方证

1.1 阴火病机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脾胃论》中首用阴火病机理论按一定配伍原则组成的方剂,但因在此著作中提及的阴火却有多种,有指心火、脾火、胃火、肾火、肺火等, 描述并不统一。如东垣论述“阴火”形成的病因病机见于《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谓“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将阴火描述为心火;《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中论及“皆阴火有余,阳气不足,伏匿于地中者”,将阴火描述为脾火;《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中论及“胃既受病,不能滋养,故六腑之气已绝,致阳道不行,阴火上行”,将阴火描述为胃火;《脾胃论·调中益气汤》论述药物加减时,谓“如时头热躁,是下元阴火蒸蒸发也,加真生地黄二分、黄柏三分,无此证则去之”,将阴火描述为肾火;《脾胃论·气运衰旺图说》中有“其草梢子、黄芩补肺气,泄阴火之下行,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也”,将阴火描述为肺火。

后世有医家有对东垣所论阴火质疑的,也有认为阴火是内伤之火、心肝之火、下焦离位之火等,还有认为阴火是相对阳火而言,说法不一。如明代张介宾在《质疑录·论阴火为心乘土位》时曰:“其以阴火名者,自东垣始。……既指心火为阴火,心本在上焦,而何以云起于下焦?起于下焦,则不当指为心火矣!”对心火为阴火提出质疑,但并又未明确指出何为阴火;清代徐灵胎《药性切用·阳火阴火》中谓:“人之阳火,君火、相火;人之阴火,失位之火。”指明了阴火应为君火、相火离位之火;《医宗金鉴》收录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时引用汪昂的注解:“脾胃一伤,阳气日损,脾胃之清气下陷,浊阴之火得以上乘,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也。”可以看出阴火为浊阴之火,即脾虚无力升清而致浊阴郁滞化为阴火。现代学者如苏麒麟等[1]认为《脾胃论》中阴火主要是指内伤热中病证,病机涉及五脏,而以“脾胃受损、阴火内盛”为核心病机。王加锋等[2]研究《脾胃论》《兰室秘藏》及《内外伤辨惑论》后认为东垣所论阴火病涉脏腑繁杂,脾胃气虚为阴火之根,肺火、心火、肾火为阴火之标。王丽[3]认为阴火实为内伤虚火,不同于外感实火,亦异于阴虚虚火,其根本则不离脾胃之气虚,气机失调产生的内火。苏洪佳等[4]认为阴火为脾胃虚衰伴随元气衰,心火乘虚土而发生。陈梓越等[5]认为阴火的产生始于脾胃内伤,是机体无生发升腾之气,其机制是气机失常。余伟等[6]总结前人观点,指出阴火病机以“相火离位说”解释最为合理,从运动的角度看待脾胃气机运行失常,阴火证病机的关键在运动而不在对立,在气机而不在阴阳。田雨河[7]认为东垣所谓阴火是相对于阳火而言。阳火者,由外而受之火,即六淫之风、热、暑、燥;阴火者,由内而生之火,即七情之五志化火、饮食停滞之火、病理产物阻滞气血郁而所化之火。东垣阴火论之实质,实为耗伤元气存在于人体之内的壮火,即元气之贼,人体堡垒内之邪气,内脏之火邪。

笔者认为东垣所谓阴火多与脾胃虚弱有关,脾虚是根本,因脾虚运化无力,饮食易积滞于胃肠,后化热而内陷于脾胃之中,即《脾胃论》中所述“心火亢甚,乘其脾土曰热中”“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发,阳气伏于地中”,表现出脾胃湿热之特点,此为最基本的阴火病机,即脾虚热陷、阴火内生。又因患者平素体质、性情、脏腑虚实之差异而表现为某脏、或某腑、或某经为主的病变,其实质皆为阴火上冲下达、内走外窜充斥于全身不同部位的具体表现,病性总属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总之,阴火的产生始终以脾胃为中心,其他脏腑之火的产生则可因脾虚阴火诱发或加重。基于此病机,治则治法的确立也应以脾胃为中心,兼顾祛除其他脏腑之火。

1.2 方证释义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篇中记载:“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且湿热相合,阳气日以虚,阳气虚不能上升……,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后之处方者,当从此法加时令药,名曰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原方由柴胡(一两五钱)、甘草(炙)、黄芪、苍术、羌活(以上各一两)、升麻(八钱)、人参、黄芩(以上各七钱)、黄连(五钱)、石膏(少许)[8]组成。此方集中体现了李东垣的甘温除热[9]、火与元气不两立[10]及“阴火”理论[11-12]的学术思想,方中以柴胡为君,升胆气,利疏泄,促进脾胃运化及升降,正如《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也”;又加升麻、羌活风药相伍,以助升发脾胃之气,复运化,利枢机,意在先治脾阳下陷;黄芪、人参、苍术、炙甘草为臣,益气健脾,借风药之力上行,脾旺则清阳不陷,而阴火不生;黄芩、黄连、石膏为臣佐清热燥湿泻阴火。诸药合用,共奏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之功。此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临床适用于以脾胃虚弱为本、阴火内盛为标的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证,全方也遵循了《难经》中“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的法则[13]。

2 验案举隅

2.1 头痛案

患者,男,39岁,2018年4月23日初诊。主诉:反复头痛2余年。2年前因急躁生气后出现头痛,以巅顶及头两侧疼痛为甚,休息后得到缓解,后每因情志不舒易出现头痛。症见:巅顶及头两侧疼痛,两胁及胃脘胀满,头晕,神疲乏力,纳呆,口黏而干,口渴不欲饮,大便稍干,小便黄。舌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体格检查及脑电图、颅脑CT均未发现异常。中医诊断:头痛,证属脾虚肝郁、阴火上乘。治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处方:柴胡20 g、黄芪15 g、苍术15 g、党参15 g、羌活10 g、黄连3 g、黄芩10 g、炙甘草10 g、生石膏10 g、白芍15 g、夏枯草10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5月2日二诊:患者诉头痛、头晕较前减轻,两胁不舒消失,纳食好转,仍口黏,渴不欲饮,乏力,二便可,舌红有齿痕苔黄,脉弦滑。效不更方,守方再进7剂。此后,按前方临证加减,进10剂,诸症皆除,随访3月未再头痛。

按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至东垣,则直言“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热,头痛目眩”。所以,五官九窍之病,包括头痛在内,可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脾胃病变可能为头痛的原因之一,可因脾胃气虚,精微不能上承,也可因脾胃之气壅滞,九窍闭塞。本案例中,患者因生气出现巅顶及头两侧疼痛,此为肝气郁滞上犯厥阴、少阳两经之象;肝木乘脾土则出现两胁及胃脘胀满;病情日久,脾胃损伤则运化不及,可见食少纳呆;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心火乘脾土则“阴火”内生,“阴火”陷于脾中,可见口黏而干、口渴不欲饮、大便稍干、小便黄等症;日久“阴火”不散,反侮波及于肝,则易致病情反复;舌脉之象皆与脾虚肝郁、湿浊偏盛、“阴火”上乘有关。故治以补气升阳兼疏肝络,清热燥湿兼泻阴火。方中除补气升阳泻阴火外,重用柴胡是关键,既可起到升举阳气,又可起到疏肝解郁、引药上行的功效,从而在治疗脾虚诸症的同时又可治疗“阴火”内盛出现的反复头痛之症。

2.2 口疮案

患者,女,69岁,2017年11月28日初诊。主诉:口疮反复发作1年余。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疮,期间用“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等清热泻火类药物后得到缓解,但每隔2~3周即再次复发。症见:舌两侧及口唇内侧多个溃疡面伴疼痛,进食时疼痛尤甚,平素易疲劳,纳差,二便可。舌淡有齿痕,苔薄黄,脉细弱。中医诊断:口疮,证属脾虚阴火、热陷阳明。处方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生黄芪30 g、党参30 g、生石膏30 g、升麻9 g、柴胡 9 g、炙甘草 15 g、羌活 6 g、丹参15 g、连翘10 g、苍术20 g、黄芩12 g、黄连10 g、肉桂3 g,7剂,日1剂,水煎服。12月5日二诊:患者诉口腔及舌侧疼痛明显减轻,小溃疡已基本愈合,3个大溃疡面已缩小。减黄连用量至6 g、生石膏至15 g,继用7剂。后以此方加减治疗1月,随访半年口疮未再复发。

按 脾脉挟舌本,散舌下,口为脾之门户,脾气通于口,故口疮的发生多与脾胃密切相关。如《诸病源候论》中指出:“脾气通于口,脏腑热盛,热乘脾气冲于口舌,故口舌生疮也。”《医方考》曰:“唇者,脾之外候;口者,脾之窍,故唇口干燥,知脾火也。”《蒲辅周医案》中记载:“口腔溃疡为病,一由胃火,一由脾热。”可以看出口疮与脾胃之火有关。口疮的治疗多分实火和虚火,如《医学集成》中记载:“口疮初起,多属实火,凉药不应,多属虚火。”《寿世保元》亦云:“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本案中,患者平素脾胃虚弱,运化不良则见纳差;气血生成不足则易于疲劳;脾胃虚弱则心火易乘脾土,脾不散精则热陷脾中,“阴火”内生,病情日久致“阴火”上犯而见口疮;脾虚为本,口疮为标,脾虚阴火不除则口疮反复难愈;舌脉皆为热陷阳明、脾虚阴火之象。故治疗重在补气升阳泻阴火,方中重用黄芪、石膏是关键,黄芪既可补气升阳又可托毒生肌,石膏既可清热泻火又可生肌敛疮,石膏与黄芪、党参配伍则不至过寒,诸药配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3 胃痛案

患者,男,60岁,2017年4月26日初诊。主诉:胃脘灼痛反复发作半年余。患者半年前因食火锅后出现胃脘灼热疼痛,期间用“硫糖铝”“奥美拉唑”等西药类后得到缓解,停药2~4天后即再次发作。症见:胃脘灼热疼痛,纳差,胃中嘈杂,甚则呕吐酸水,喜凉饮,口苦,大便黏滞,小便黄,形体消瘦,疲乏无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胃镜检查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胃痛,证属脾虚阴火、湿热相搏。处方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黄芪15 g、党参15 g、生石膏10 g、升麻9 g、柴胡9 g、苍术10 g、羌活6 g、黄芩15 g、黄连10 g、吴茱萸3 g、川楝子6 g、焦麦芽15 g、炒白芍20 g、炙甘草6 g,7剂,日1剂,水煎服。2017年5月3日二诊:患者诉胃痛大减,嘈杂吐酸明显减轻,胃纳不佳,仍有大便黏滞,乏力。在上方的基础上,黄芩减至10 g,黄连减至6 g,羌活增至10 g,加鸡内金10 g、薏苡仁15 g、茯苓15 g,7剂。2017年5月10日三诊:患者饮食增加,乏力减轻,大便正常。上方去生石膏,黄连减至3 g,继用2周,患者症状基本消除,嘱服用人参健脾丸4周以巩固疗效。

按 东垣认为脾胃虚弱,元气不足,产生阴火。如《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记载:“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直接影响元气的形成。一旦元气不足,气机升降失常,就会导致脾胃阴火产生,这也是脾虚阴火产生的基本病机。本案中,患者平素消瘦脾弱,加之过食辛辣刺激之品,脾胃运化不及,气机升降失常,热陷脾中,“阴火”内生;火盛则胃脘灼热疼痛,嘈杂吐酸;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可见形体消瘦,疲乏无力;脾虚生湿与“阴火”相搏可见口苦、大便黏滞、小便黄等症;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亦符合脾虚阴火、湿热相搏之证,故治疗宜补脾升阳泻阴火。全方在补气健脾之时,加入升阳药,以求脾升胃降,但患者有胃气上逆之症,为防升阳太过,药量不宜过大。另外,针对患者胃中“阴火”过盛引起的胃脘灼热疼痛等症重用黄芩、黄连等药物亦是治疗的关键。

2.4 泄泻案

患者,女,48岁,2017年3月16日初诊。主诉:反复腹泻2年余。患者2年前因食海鲜后出现急性腹泻,经用“吡哌酸”“头孢拉定”等西药后“痊愈”,后每因食用辛辣、寒凉食物即再次发作。症见:大便2~3次/日,粪质溏薄,量不多,时伴黏液、腹痛,消瘦乏力,纳差,时有反酸。舌红苔黄微腻,脉细滑。便常规+隐血:正常;大便细菌培养:(-)。中医诊断:泄泻,证属脾虚湿盛、阴火内蕴。处方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党参15 g、黄芪15 g、炒白术10 g、苍术10 g、羌活15 g、升麻10 g、柴胡10 g、炒山药15 g、茯苓15 g、炒薏苡仁30 g、泽泻20 g、黄芩10 g、黄连6 g、炙甘草6 g,7剂,日1剂,水煎服。2017年3月23日二诊:患者诉腹泻发作次数减少,饮食过饱易再次腹泻,易伴不化食物。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焦神曲20 g、鸡内金10 g、焦麦芽15 g,7剂。2017年3月31日三诊:患者纳食可,大便每日1次,质可,仍有乏力,舌淡红苔白,脉细弱。嘱停服汤药,用参苓白术散调理1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 泄泻的发生与脾虚湿盛密切相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湿盛则濡泄。”《脾胃论》曰:“脾胃损伤,真气下流,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脾为喜燥恶湿之脏,位居中州,主司运化、升清。脾气虚弱,清气不升,水湿不化,清气在下,则生泄泻;盖久泻脾伤,多夹湿滞,湿郁久而化热,湿热蕴结,而使泄泻反复发生,日久难愈。本案中,患者平素脾胃虚弱,易生湿邪,脾虚湿盛则见大便粪质溏薄;脾胃运化能力下降,气血生化不足则消瘦乏力、纳差;湿阻气机则见黏液便、腹痛;湿蕴日久可化热,加之脾虚心火下乘致热蕴脾中,最终“阴火”内生,故见舌红苔黄微腻之征;脉细滑亦符合脾虚湿盛、阴火内蕴之辨证。患者以脾胃虚弱为本,脾虚有湿和“阴火”内生为标,且以湿盛为主,故治疗以补脾胃、升阳化湿、泻阴火为法。全方除补脾胃泻阴火外,重点在于升阳化湿,以苍术、茯苓、薏苡仁、泽泻健脾渗湿,以羌活、升麻、柴胡等风药升发清阳,取“风能胜湿”之意,助清气上行。二诊时,患者脾气尚弱,易发生伤食泻,故增加健脾消食之品,泄泻即除。

3 小结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脾胃论》首方,其理论来源于李东垣本人的“阴火”理论,根源于《素问·调经论篇》:“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即脾胃虚弱是“阴火”产生的基本病机[14]。因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可出现食郁阴火;又可因脾虚湿阻,湿积化热而出现湿热阴火;还可因气虚运行无力,出现气滞阴火;气血生化乏源导致血虚阴火等。本文所涉及的四则案例,均有“阴火”病机的本质,如在头痛案例中,患者脾虚阴火内盛,生气后阴火上乘而致头痛,证属脾虚肝郁、阴火上乘,治疗重在升阳疏肝泻阴火;口疮案例中,患者脾虚运化不良,内生阴火,虚阳上发而致口疮,证属脾虚阴火、内陷阳明,治疗重在升阳泻阴火;胃痛案例中,脾胃虚弱运化不及则阴火内生,火盛灼胃则胃痛,证属脾虚阴火、湿热相搏,治疗重在补脾胃泻阴火;泄泻案例中,脾虚有湿和阴火内生并见,形成湿热阴火,证属脾虚湿盛、阴火内蕴,治疗重在升阳化湿泻阴火。总之,临证使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若能抓住“阴火”病机,审证求因,根据不同病因,有所侧重使用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之法,通过变化药物剂量和随证加减,灵活审慎则可取得良效。

猜你喜欢
阴火升阳口疮
“阴火”的概念史研究*
李杲阴火理论研究探析*
升阳益胃汤肺系疾病应用与药理学研究进展
口疮试试中药含漱
羊口疮治疗方法
李东垣“阴火”病机探讨
口疮论治经纬
升阳通降法治疗胃下垂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