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2020-01-11 15:07华灵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2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沟通交流妇产科

华灵燕

(绥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葫芦岛 125200)

妇产科包括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妇科、生理产科、病理产科等,涉及范围较广。若护理工作不到位,将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情况下,还将诱发死亡,引起医疗纠纷[1]。刘道琴[2]研究发现,妇产科中孕产妇占比例较重,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还将危及婴儿生命健康安全,给产妇家庭造成伤害。因此,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一直受到医院的高度重视。为此,本文主要选取60例妇产科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对存在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妇产科于2019年1月初实施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妇产科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组,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妇产科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年龄最大43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1.27±4.53)岁。对照组患者中年龄最大42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31.84±5.10)岁。两组临床基线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收治的120例患者开展护理,并详细记录护理内容。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内容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针对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为后续制定防范措施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2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

2.1 患者风险意识薄弱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产妇认为自然分娩属于自然现象,并不会出现任何危险,不必过多担心。在缺乏对分娩正确认知情况下,极易不重视护理操作,将出现会阴组织损伤、产后大出血、产后感染、急产及难产等情况发生,影响分娩结局。再加上产妇数量较多,护理人员数量有效,在较大工作压力和工作量情况下,没有过多精力去关心每位产妇的情况,将增加分娩风险。若在此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情况下,护理人员操作不到位,将诱发安全隐患,从而引起较为严重的医疗纠纷[3]。

2.2 护理人员缺乏法律保护意识 在医院治疗过程中,护理操作不到位,易诱发死亡发生,为保护好个人权益,患者常使用法律保护自己。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护理人员缺乏对法律正确认知,自我防护意识薄弱,使得工作中时常出现差错,从而诱发医疗纠纷发生[4]。如在护理过程中字迹潦草,出现漏记、随意更改护理记录内容等情况下,在出现安全事故时,没有有力证据,只能由护理人员承担。另外,很多护理人员并未准确告知患者治疗情况,在不了解病情状况下,使其长时间保持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治疗效果低下,影响就医感受。

2.3 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妇产科主要面临问题为缺乏护理人员,在就诊患者较多情况下,工作量剧增,每位护理人员需同时照顾多名患者,在任务繁重情况下,休息时间不充足,体力透支,使得护理质量严重下滑。且在工作过程中,值班人员较少,发生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发现,进一步增加安全隐患发生风险。护理人员一整天工作疲乏,在夜晚值班时,易出现精力不集中情况发生,诱发安全事件发生[5]。

2.4 护理水平低下 妇产科护理人员年龄较小,在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情况下,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快速解决紧急事件。且在开展护理过程中,严重缺乏责任心,完全按照自我意识进行护理,不按照科室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易导致事件更加复杂化,加重护理工作难度。另外,护理人员细节观察不仔细,未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在发现异常情况未及时得到有效处理时,使得病情进一步发展,错过最佳抢救时机,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将引起家属的不满,诱发医疗纠纷。如在生产过程中,护理人员配合方式不正确,产妇用力过大,将出现会阴撕裂,造成剧烈疼痛感,严重情况下还将出现产后大出血,危及产妇生命健康。若在发生产后出血后,护理人员未及时发现,给予止血药物和设备进行抢救,使得出血量过大,诱发失血性休克,造成医疗事故。少部分护理人员工作时间较短,在未完全掌握护理方法和技巧情况下,当新生儿和产妇出现紧急情况时处理不到位或未及时同时医师时,都将引起严重安全隐患发生。

2.5 缺乏沟通交流 在缺乏对疾病正确认知情况下,患者及家属会出现紧张和担忧等负面情绪,且在不知道治疗流程情况下,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6]。由此可见,加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缓解负面情绪,提升治疗配合度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很多护理人员并不重视沟通交流,认为在工作中只需监测病情发展、饮食干预及药物指导等,忽略了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且在交流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技巧,只是询问患者感受及不适,并未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沟通。在不了解患者内心状况情况下,易让患者感受到被忽视、不重视,从而无法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当患者提出问题时,护理人员也不法给出准确的回答,态度冷漠,让患者质疑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产生不信任,进一步拉远护患关系。

3 防范措施

3.1 加强对患者风险意识教育 为降低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提升对疾病认知,确保治疗有序开展。护理人员应在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状况基础下,结合教育背景、理解程度及工作经验等情况下,向患者介绍疾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同时,针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强调,提升风险意识,从而规避引起安全隐患的危险因素。另外,每位护理人员上岗前应加强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和实践操作,合格者才能上岗工作,不合格者应再次进行培训,直达合格为止。且在开展护理工作中,还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护理工作严格按照科室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3.2 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学习,以提升每位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医疗纠纷。法律知识主要包括《护士法管理办法》、《护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让每位护理人员熟记法律,采取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规范记录每次护理内容,以便后期查询。在出现医疗纠纷时,出示有力证据支撑,保护好自身的权益。同时,每次治疗后,还应将实际情况告知患者,维护患者知情权,以缓解顾虑与担忧。

3.3 完善护理管理规章制度 为确保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展开,医院应扩大对护理人员的招聘,引进更多优秀的护理人员参与到工作中,弥补人员缺乏。同时,科室还应合理安排排班人数,根据患者数量合理规划,灵活排班。若在工作量较大情况下,还应适当增加班次,避免过度劳累,影响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因个人原因请假,应提前做好工作交接及班次调整,确保后期工作有序开展。

3.4 加强岗前培训 针对缺乏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岗前培训,如护理技巧、方法及紧急事件处理方法等。同时,定期通过交流会、研讨会等方式进行护理相关知识及实践操作学习,逐渐提升专业水平,以确保护理质量的提升[7]。每次学习后,还应进行考核,了解每位护理人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若发现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应寻找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通过不断完善培训方法,以提升教学质量。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护理人员行为举止,发现不符合规范应及时纠正,降低安全隐患。一旦因个人原因引起安全事件发生,应落实到个人,追究责任。针对平时工作努力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提升专业水平。

3.5 加强沟通交流技巧培训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有助于医疗纠纷的减少。首先,应加强对护理人员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让每位护理人员在与他人交流时,语气温和,保持足够的耐心,让其感受到温暖,从而拉近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严格落实“人文护理”,给予患者足够关心和爱护,多关心内心变化情况,针对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给患者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让其感受到被照顾和被关心,从而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有助于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提升。针对患者提出问题,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利于患者更好理解。在巡房过程中,还应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若观察患者表情较为痛苦时,应积极寻找引起不适的根本原因,立即采取有效治疗,缓解痛苦。另外,妇产科突发情况较多,护理人员还应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紧急处理方案,并准备好可能使用的医药用品及器械等,为抢救工作做好准备,从而提升抢救及时性。

4 结果

观察组患者风险意识薄弱2例,护理人员缺乏法律保护意识1例,护理水平低下2例,缺乏沟通交流1例,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风险意识薄弱3例,护理人员缺乏法律保护意识4例,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1例,护理水平低下3例,缺乏沟通交流6例,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为28.33%,χ2=10.844,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妇产科每位患者病情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且疾病类型复杂,护理不到位会使得病情进一部加重,诱发安全隐患发生,造成严重医疗纠纷。因此,妇产科越来越重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危险因素,通过仔细排查,找出引起安全隐患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降低对患者伤害,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尤其是随着妇产科患者数量越来越多情况下,安全隐患频繁发生,给科室名声造成严重损害,如何提升治疗安全性,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当下热点关注话题。本文主要对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患者风险意识薄弱、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沟通交流、护理水平低下及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引起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提升患者风险意识,加强培训提升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专业水平及沟通交流,完善科室护理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操作,从而有效预防安全隐患,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护理工作有序开展[8-9]。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防范措施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更低(P<0.05),结果与范玉洁[10]研究完全一致。再次印证实施防范措施对预防安全隐患的重要性。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还发现不少患者治疗后未注个人护理,导致病情复发,因此出院后还应做好随访工作,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避免疾病反复发作,给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伤害。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将对康复效果造成严重影响,通过积极寻找安全隐患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对提升治疗有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沟通交流妇产科
增强风险意识 提升监管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行业党建工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党组织与党外人士沟通交流的研究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加强沟通交流 强化互动联动
“她”架起人大工作沟通交流的桥梁
网络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