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以“文化养人”,培养有高度责任感的人

2020-01-11 08:45骆桂花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0期
关键词:培养家长

骆桂花

【摘要】教育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很多时候去判断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往往是根据个人本身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教育背景。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这是中华人民最为自豪的地方,无数中国公民都在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中国的教育是特别且独特的教育,中国教育乃至中国文化,注重的是责任感、使命感,注重的是个人的素质养成,品德教育。在社会中最缺的是高知识人才,同时也是高素质人才,在双方面的比较中素质高于才能。本文主要论述家长以“文化养人”,培养有高度責任感的人为主。

【关键词】家长  文化养人  培养  高度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0-0013-02

一、提高学生的高度责任感

学生是国家的花朵,是祖国的栋梁,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教育学生首先要从责任感说起。首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从小扣好孩子的第一粒扣子,家长应该从行为规范中严格要求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标准的行为准则,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习惯,从小教会孩子做家务,要求孩子天天做,尽可能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教师在校要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做起,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没有方圆,不成规矩。

第二,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素质是一个人的根本保证,社会不断发展,现在社会最注重的就是素质的提升。所以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中写道如何做文明有礼的公民:1.尊重他人;2.文明有礼;3.诚信;4.践行诚信,这些都是素质的体现,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整体素养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道德风尚,这代表的是国家,代表的是民族。

第三,计划与目标。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的目标和可以实行的计划。例如,先挣够一个亿,这个目标大家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所以大家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教师应该指导并且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小的目标,例如要考一个什么样的高中,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等相关目标,教师应该督促学生积极去实现, 去完成自己的阶段性目标,人生的旅程很长,每一个阶段有每一阶段的风景,大家要逐渐去适应。

第四,处事能力。依赖是最无知的选择,对于正在工作的员工来说处事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职场就是一个竞技场,刀枪剑影。例如在学校中班长就需要有一定的处事能力,遇到事情不慌张,从容不迫是他最突出的优点。

第五,独立判断思考。自立是成长的表现,独立思考判断问题是成长的关键,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一个问题,来引起学生不断地思考,通过一个论点来进行不断地论述[1]。

第六,自信敬业。扬起自信的风帆,自信的人最耀眼,拥有自信的人最能脱颖而出吸引大家的目光,学生应该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就是最强的,我相信自己的成功绝非偶然。九年级语文课本第二单元第六课《敬业与乐业》里面梁启超有写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有着普遍的意义,做一件事忠于一件事,心无旁骛便是敬,不要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敬业主义是人生必要的也是最有利的,敬业即是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广义的,任何事情都讲究责任,其实忠于就是责任。

我们学校,特别注重家校结合,通过家长开放日、班主任家访、学校给家长的一封信等途径,突出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家校联手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内的建筑也是重要文化之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有相应的文化含义,学校应该针对此文化进行一些活动,通过文化的感染使学生喜欢上课堂。

第一,学校可以举办校园公开课,一月一次,每一次选举一名教师进行主讲,主题可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毛泽东诗词中小学生选读本》等,例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学生应该多加了解国家大事,提高政治文化素养。

第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可以通过讲解员把学校的文化传递给学生,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伟人、文人历史来增加学生对校园探索的兴趣,可以开展以班级为主体的主题班会来学习校园文化知识[2]。

第三,学校可以设有校园广播站,建立社团来增加校园文化氛围,申请公众号,可以将校园文化展示到大众视野中,通过宣传可以让家长更加了解认识学校,学校不仅有严谨的教师,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第四,学校可以设有辩论组,学生在学校学的是知识技能,学到的逻辑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例如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网络为主进行辩论,教师可以进行辅导,以指导教师的身份指导学生如何辩论,正方“网络对我们是有害的”,反方“网络对我们是有利的”,学生以网络为主题进行辩论赛,辩论赛可以是公开的,空闲的教师、学生、家长都是可以进行观看的。

三、加强德育实践

我国著名的抗日事件有:七七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变等,学校可以根据著名战役进行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来增加学生的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临场反应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论点,论述,烘托起兴将观众代入情景,学校和教师应该准确地知道并了解学生的心理,通过学生的内心想法,带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激情澎湃的演讲可以带动气氛,这是建立和学生沟通的有效方法,教师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使学生相信你,承认你,这样教师才是最大的成功[3]。

四、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素质水平

学校应该将传统的家长会改变成交流会,学校应该积极同家长进行深度的交流。学校应该引导家长去关注国家的发展,去学习国家不断进步成功的原因,應该引导家长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学校和家长双方都是希望学生变得越来越好,大部分家长的思想还是望子成龙的观念,在学生的身上家长付出的太多,对学生的期望值同时也在逐渐增高。家长不同,所以教育理念也各不相同,现阶段的学生更应该加强责任感,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家长如何知道,如何做,就需要学校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学校应该在家长会期间对家长进行再教育,提升家长的文化素养和责任感,改变家长原本的教育理念,改变望子成龙这种强加的思想。

根据国家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落后的想法难以跟上时代的进步,跟不上学生的潮流,理解不了学生内心的心理状态,家长应该充分理解学生的眼光,学校应该提升家长的文化素养,提高家长的眼界,提升家长的内涵素养,改变家长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学生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应该从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自己承担,自己的未来自己规划,自己的成功自己实现”这样的主观意识,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家庭一定是孩子的避风港,家长要做的就是真正地同学生站在同一线,用第一感觉来感知学生,家长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拥有责任感的学生一定是自信,从容的人。

五、结束语

责任感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过程中必备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物质的变化责任感也在不断弱化,现在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产物,文化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许多家长的内心深处是弱化这一部分的,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的能力,家长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增强高度责任感,学生必须对责任感有一定的认识和具备一定的责任感,这是成功的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梁艳梅. 如何调动家长培养孩子的责任感[J].时代教育, 2017(8):193.

[2]沈瑛.为培养“责任担当”意识起好头——以浙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为例[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3):74-75.

[3]贾玮.关注人类共同命运培养有责任感公民——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9-12.

猜你喜欢
培养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做一名“粗糙的”家长
焦虑家长如何自救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