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2020-01-12 10:25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线南水北调河南

葛 爽

(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

0 引 言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分别以东、中、西方向建设三条线路,其中,东线工程的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的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201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入渠水205 亿m3,其中河南分水量最多,随着配套工程的不断完善,年度输水量在逐年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河南省居民用水紧张等问题。

1 河南省社会经济概况

1.1 社会

河南省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经济大省,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社会领域,河南省大力发展文化、科技、体育、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社会发展水平,走在了前列。尤其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修建、使用后,河南省社会各领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人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也在提升。可以说,在河南省的发展历程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其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社会各领域都在悄然发生变化,结合河南省的古老历史文明,让河南具有浓厚的文化韵味。

1.2 经济

近几年,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早已实现现代化,不论是工业、农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在快速的调整产业结构,现代的产业链已经推动了河南省快速实现城市化进程。过去的河南省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大省,经济增长缓慢,环境遭受破坏,但是自2014 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河南省调整了经济产业结构,在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改善,缓解了河南人用水难等问题。可见,南北水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带来的社会效益

2.1 人均CPI指标上升

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修建并投入使用以来,促进了河南省人均CPI指标上升。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投入使用后,河南省的水供应量得到了保障,同时还促进了水产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提供的水资源质量较好,已经成为河南省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物质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对水的供应量和水的质量都提高了需求和标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CPI指标。

其次,则是生态经济链,众所周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始终秉承“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方针,在人水供求矛盾缓解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了河南省的生态经济,促进河南省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等大力改善。现阶段,为了进一步发展生态经济,河南省在湿地功能、城乡生态环境等方面做足了工作,并将水资源的引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面升级,与经济活动相互融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湿地、城乡生态环境等经济功能不断完善,大力发展旅游等产业。

2.2 居民就业率提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看似是与水资源的利用和引入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建筑、土地资源、建材市场等影响率不容小觑,进而促进各行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以2019年为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期间,为河南省解决了170多万居民的就业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扩大了各行业的生产需求,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发展空间和商业机会明显增多,不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还是其它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会为河南本土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下,河南省涌现出很多新兴的产业,扩大了当地及外地年轻劳动资源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方向,促进了河南省从业人员队伍整体朝向年轻化发展,大力发挥青年才俊的力量,刺激本土经济的快速发展。

2.3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带动河南省各行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生产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和升级,促进河南省不断吸纳高科技人才,尤其很多高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了河南省居民的收入。一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拉动了河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众所周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带动的不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快速进步,居民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对物质和精神商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就会逐渐提升。另一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促进了新型商品的生产,满足了河南居民对新型商品的需求,在商品结构不断完善和丰富的同时,转变了河南人的消费观念,扩大了河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此可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带来的经济效益

3.1 缓解水资源约束

在中国,河南省是非常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可以说,河南省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入使用之前,河南省的农业深受水资源的约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投入使用之后,不仅缓解了河南省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问题,更增加了河南省农业的产量。据河南省相关部门统计,自2014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可为河南提供18 ~19亿m3的农业用水。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水质好,河南省工业、农业和居民对水资源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可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3.2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入使用以来,河南省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是工业和农业两大领域。一方面,在工业领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改善了工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状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拉动河南省工业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充实了服务工人们的项目,保障了工人们的基本生活,更提高了工人们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在农业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稳固了对河南省农业提供的水源,近几年,河南省加大力度为农业发展引进很多先进技术和设备,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资源合理分配,保障了农业灌溉,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让农业成为河南省一大创收产业。除此之外,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拉动下,河南省的交通实现了水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网,对河南省的交通业、旅游业等领域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同时创造了更多的机遇,通过招商引资,促进本土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

3.3 推进城市化进程

在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纵贯全省南北,受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水源的城市均为河南省人口较为密集、城市较为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水资源得以保证,相关产业得以发展,促进了河南省吸引外来打工人员,各行各业如雨后春笋,进而扩大了诸多城市的规模,提高了河南省城市化的步伐和水平。与此同时,供水可靠性的提高将有利于区域城乡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促进城镇体系的完善,保障了城市化相关服务设施的建立,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能让居民感受到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优势,更进一步保证了河南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永久的动力。此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形成了以工程为纽带的新兴城镇,移民搬迁也将促进中部地区城市化建设,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搬迁都会促进河南省整体结构的布局的改变,现代化大都市也会在河南省得以发展和实现。

4 结 语

综上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工程不仅加速了河南省城市化的进程,更调整和提高了河南省产业结构和产出的利润,在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等方面更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进而提升了河南人的幸福指数和生活指数,为河南省今后的发展创造了很多方向和机遇。

猜你喜欢
中线南水北调河南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迎来全线通水7 周年等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建设管理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课本内外
课本内外
——书写要点(三)
课本内外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