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引河芒山闸除险加固可行性研究

2020-01-12 10:25边江伟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5期
关键词:灌溉面积砌石砌块

边江伟

(永城市水利局)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基本情况

永城市王引河芒山节制闸(以下简称芒山闸)位于永城市芒山镇镇区西南王引河上,闸址所在河道设计段流域面积为890 km2,属淮河流域洪泽湖水系。该闸是一座集蓄水灌溉、补充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中型水闸,始建于1959年,1975年扩建,共12孔,每年可拦蓄地表水量700万m3,设计灌溉面积约2 400 hm2。

1.2 初建情况

芒山闸初建于1959年,由原永城县水利局按4级建筑物设计,5 a一遇设计除涝水位36.04 m,设计流量290 m3/s;20 a一遇校核流量460 m3/s,对应水位是37.42 m;水闸正常蓄水位为36.14 m。共4孔,每孔净宽3.00 m,总宽12.00 m。

1.3 扩建情况

经原商丘地区水利局批准,于1975年重(扩)建,原闸闸底板保留,其余全部拆除。重建后的芒山闸为开敞式结构,闸孔净宽60 m,每孔净宽5.00 m,共12孔,闸室总宽71.40 m,全闸总长74.50 m。闸室顺水流方向13.50 m,底板厚1.20 m,上下各0.20 m 厚140#混凝土,中间0.80 m 的水泥砂浆砌条石,其高程为32.14 m,闸墩高6.20 m,高程38.34 m,材料为80#水泥砂浆砌条石。闸门采用直升式钢筋混凝土双曲薄壳闸门,门高4.70 m,6台25 t卷扬式启闭机,动力电源配75马力电机组。机架桥为浆砌块石排架柱,钢筋混凝土机架桥梁、板,桥上配有工作机房,闸右端建有桥头堡。闸上交通桥为汽车-13 级,桥面净宽6.50 m,桥面高程为39.24 m。上游铺盖长度20 m,粘土上铺筑浆砌块石,两岸为浆砌条石圆弧翼墙与闸室连接;下游消力池深1.00 m,长21.00 m,两岸为直立式八字墙;浆砌块石海漫长20 m。

2 水闸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启闭机室、桥头堡严重裂缝

启闭机室、桥头堡均为砖混结构,与闸同期所建,启闭机室室内墙脱落,屋顶裂缝漏雨,墙体四角均出现裂缝,最大缝长度2 m,最大缝宽3 mm左右。桥头堡外墙瓷砖脱落、裂缝;桥头堡砖砌体风化,顶裂缝,窗损坏。

2.2 闸墩砌石风化、脱落

闸墩为浆砌石结构,自建闸以来,未曾维修过,其水位变化区浆砌石勾缝砂浆部分脱落,部分浆砌块石表面风化严重。

2.3 闸门锈蚀、渗水

闸门为混凝土双曲薄壳闸门,闸门梁多处露筋并锈蚀,壳体表面混凝土脱落、裂缝且渗水,虽经采用环氧树脂和水泥砂浆抹面,但处理效果不够理想。闸门止水木及止水橡皮损坏严重,漏水严重,致使拦蓄功能丧失。

2.4 交通桥下沉、损坏

为浆砌石拱桥,变形下沉,浆砌石桥墩在水位变化区浆砌石勾缝砂浆部分脱落,桥栏杆钢筋锈蚀严重,出现大量露筋现象,沿石裂缝、露筋,部分检修桥栏杆损坏。桥面铺装层破损严重,右岸局部塌陷。

2.5 上下游连接段损坏

上游连接段两岸为浆砌块石圆弧翼墙,其水位变动区浆砌块石勾缝砂浆大量剥落,左右岸翼墙均与闸边墩止水缝开裂,最大宽度20 mm,长5 m,外倾变形。下游连接段的消能防冲段为浆砌块石海漫。八字墙水位变动区浆砌块石勾缝砂浆大量剥落,左右翼墙均有多处裂缝,两岸的砌石护坡较短,河坡冲刷较重。下游海漫段冲刷损坏严重,基本上已完全塌陷,消力池已破损、塌陷。

2.6 机架桥梁板通缝

机架桥梁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板均有混凝土风化、露筋现象,缝墩处从上到下有一通缝,缝宽约2 cm。

2.7 启闭设备老化、损毁

启闭机和电机均为建闸时期购置,已运行四十多年,设备老化,运行缓慢。闸门上吊环、销钉以及滚轮锈蚀,钢丝绳多次断裂。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电气设备及控制保护系统老化、陈旧。

2.8 管理房损坏

管理所共有房屋14 间,与水闸同期所建,均为砖结构,其中办公室5 间,生活用房5 间,配电房、仓库4 间。由于年久失修,管理房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屋面沉陷,墙体裂缝,存在安全隐患配电室门窗损毁严重,内墙粉刷脱落,房顶漏雨严重。

2.9 缺少通讯系统

水闸缺少工程维修管理、控制调度运用的对内、对外通讯系统,不能满足自动测报、优化调度、信息传递、防汛报汛和抗洪抢险的需要。

3 水闸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3.1 工程存在重大安全问题

基于上述该闸存在的各类隐患,2012 年9 月,经河南省水利厅核查该水闸安全级别为四类。为解决水闸病险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须重建该闸。

3.2 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王引河芒山闸设计灌溉面积约2 400 hm2,年蓄水量707万m3,承担区域内农田灌溉和补充地下水任务。由于水闸多年带病运行、漏水严重,灌溉面积大大衰减,严重影响灌溉效益的发挥,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

3.3 提高防洪排涝标准的需要

芒山闸为3级建筑物,现有设计标准为5 a一遇,校核标准20 a一遇,水闸现状已不满足水闸强制性条文规定的20 a一遇设计、50 a一遇校核的标准。

3.4 工程安全运行的需要

水闸下游河道两岸有薛湖镇、刘河乡、陈官庄乡、茴村镇、苗桥乡等,永城—陈官庄公路、永城—刘河公路等,有1 600 hm2耕地及19.40万人。水闸常年带病运行,一旦失事必将造成重大生命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

3.5 保护生态的需要

工程实施后,将使区内河道及支流蓄水量得到增加,蓄水时段延长,耕地抗旱应急能力大大增强,灌溉条件和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地下水得到补充,起到涵养水源、改善区域小气候的作用。有利于河道及周边绿化,可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将使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对植物多样性、水生物繁衍提供较高的保障,生态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区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都会产生有利影响。

4 移址重建的可行性

由于原闸址下游海漫段被永芒路公路桥占用,原闸址处已不具备重建条件。经对王引河沿线进行实地勘察,对多处可以选址的河段进行研究,经比选,在原址下游约7 km处即幸福沟引水口下游约100 m处作为新闸址方案最优。

4.1 地质条件符合建筑要求

经对拟选址河道段进行地质勘察,地质条件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4.2 灌溉面积不减少

原芒山闸控制灌溉面积约2 400 hm2,下移7.23 km 后,原水闸控制的最上游7 km 控制灌溉面积变为下移7.23 km 控制面积,经对新水闸控制灌溉面积测算,面积为2 413 hm2,稍大于原灌溉面积。单次蓄水量235.65 万m3,年调蓄3 次,拦蓄引黄退水和降雨径流,年蓄水量706.95万m3,与原工程年蓄水量700万m3基本相同。

4.3 增加芒山镇南部生态供水

位于芒山镇的芒砀山旅游景区为国家5A 级风景区,原水闸位于芒山镇西南,不能向芒山镇南部供水。新闸址位于芒山镇南部,可增加芒山镇南部生态用水需要。

4.4 增加调蓄供水范围

由于原水闸闸址偏上游,不能向其支流幸福沟、小王引河供水。新闸址移至紧邻幸福沟处,从新闸上游100 m处分水可向幸福沟、小王引河供水,增加了调蓄供水范围。

4.5 正常蓄水位满足控制范围灌溉需要

新闸正常蓄水水深与老闸相同(均为4 m)。王引河沿线地面坡降较缓(1/6 000左右),新闸闸底板高程、正常蓄水位按老闸的底板高程、正常蓄水位按地面自然坡降降低确定,因此新闸正常蓄水位能够满足控制范围内灌溉需要。

新闸正常蓄水位35.00 m,经实地查看和测量,低于控制范围内最低地面高程36.00 m。

4.6 工程规模不变

经查看王引河河道成果,该位置与原闸址位于同一河道设计段内,流域面积不变,设计流量均保持不变。

5 结语

文章通过对永城市王引河芒山节制闸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对该闸进行除险加固十分必要,但限于现状,原址重建已无可能。基于此,文章又对移址重建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经分析,移址重建方案可行。建议工程设计时,仍需对选址和工程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确定选址最佳位置,使工程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灌溉面积砌石砌块
◆我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67亿亩
浆砌石施工技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用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红寺堡扬水工程大泵改造后灌区用水分析
砼灌砌块石挡土墙在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中小型水利工程砌石质量控制技术措施的探讨
中世纪早期罗马式建筑艺术分析
一种便于搭砌的挡土墙砌块
建筑工程中使用砌块的注意事项分析
建筑砌块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