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行政执法工作分析

2020-01-12 10:25张卢笑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5期
关键词:执法人员法律法规水利

张卢笑

(河南省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

1 基层水行政执法的现有问题

1.1 群众水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由于宣传水法律法规不充分不到位,群众水法律意识不强,基层水行政执法所在区域群众相对文化水平不高,群众中以传统的“水是天上下的、地下流的,吃用自由”“河流、湖泊是自然形成的”的思想为主,从而导致水事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例如有的当事人在河道中私搭乱建,造成行洪障碍,破坏防洪设施;随意向河道内倾倒生活垃圾;未经相关部门批准私自取水等违法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不能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我国水利事业的稳定发展。

1.2 执法人员办事效率低,执法不规范

基层水行政执法人员入职门槛低,文化程度不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存在执法手段缺乏统一性,执法效率低,执法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另外,兼职水行政执法人员现象较为普遍,很多水行政执法工作人员是其他部门抽调或者身兼数职。这些执法人员每天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导致没有时间对水行政执法知识进行学习,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欠缺。因此在执法工作中主动性不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执法行为、不准确引用法律法规、未有效获取关键证据等问题。例如按照法律规定执法人员在执法时需先出示自己的执法证件,而基层执法人员大多没有这个意识;基层法律文书尚未统一,易出现不规范填写法律文书等问题。

1.3 领导干预执行难问题

无论第一二三产业,没有一个生产过程能离开水,都直接或者间接的与水产生联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有的企业因利益驱使存在着不当用水甚至是违法用水的情况。然而在基层水行政执法的过程中,有的执法部门领导因企业经济效益较好干预行政执法,插手具体案件的办理,不按照法律法规办事,违反法律程序。这导致水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中难以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夹在中间难办案,增加了执法人员执法工作的难度。这使得广大一线基层水行政执法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被严重削弱,使基层水行政执法队伍的形象严重所损[2]。

1.4 配套水法规衔接不紧密,规章制度不健全

目前基层水行政执法工作可依据的法律有很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会随着社会进步做出修改或调整,国家的法律法规修改实施后,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实施较慢,存在时间差问题,从而导致水法规衔接不紧密,极大的削弱了水行政执法的力度。基层水行政执法工作是一项需要严肃对待的长期性工作,但就全国的基层水行政执法单位来看,很多地方未能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执法监督机制,这严重降低了基层执法人员对于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效率,因此建立水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

1.5 基层水行政执法人员的正常工作难以保障

受执法经费不足的影响,使得基层执法队伍的装备相对落后甚至是装备不到位,常常无法满足正常的工作需要;执法人员意外伤害保险未能及时和足额购买,因无法规避执法过程中的未知风险直接影响到执法效果和执法人员的积极性。

2 水行政执法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水法宣传,普及水法律意识

水法宣传能有效预防违法行为,宣传水法及配套法规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首先,通过多渠道、多媒介,加大水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更加懂法。结合“3.22 世界水日”以及“12.4 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水法宣传日,加强水法律法规宣传,使水法律法规知识得到全面普及,从而使全民树立起牢固的水法律意识和水法制观念。人民群众要认识到水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水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遵法、守法的自觉性。其次,应重点围绕执法目的、方法、效果三个方面,加大水行政执法的宣传。在对私自凿井取水,在河道、渠道的管理范围内违章搭建等违法行为,进行执法时,执法人员要表明执法目的、说明执法方法、通报执法情况及效果。让群众了解到,这些违法行为,不但会被坚决查处,同时相关人还要负法律责任。第三,水利部门要加强水执法监督,施行水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制度。水行政部门相关人员要及时、定期走访行政处罚主体,倾听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消除当事人的抵触情绪,促成当事人自觉执行行政处罚决议。对于存在问题的,要及时处理、整改,防微杜渐,从而提高执法效率,使行政执法的结果能够落地落实。

2.2 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执法程序规范化

为了使基层水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应加强执法人员业务理论知识学习,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从事水行政执法工作者必须参与统一的培训和考试,要坚持持证上岗,对于没有通过考试的人员禁止其上岗。定期组织基层执法人员学习有关水利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尤其要加强对最新出台的涉水文件和政策的学习,并每年举办相应的考核审定。其次,要克服官僚作风,放下架子,不妨换位思考,说服与教育相结合,耐心地与当事人沟通要提高执法人员办案的规范化。执法人员要及时对违反规章程序的现象进行总结,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坚持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有法必依,杜绝不文明执法行为,努力造就成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思想积极的基层水行政执法队伍。

2.3 加强部门协作,加大执法力度

切实做好水行政执法工作,不仅需要依靠水利部门的集体努力,还需要与公安、环保、国土等相关部门加强部门合作,从而推动执法效率有效提升。各部门集中时间和力量,积极组织和开展行政执法活动,严厉打击各种与水事违法行为。水行政部门应管理和监督处罚并重,严格保障河道管理质量,增强执法监管质量,为保障良好水事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保障水行政执法工作的高效实施。执法人员要努力做好水行政执法工作,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知难而进。这样不仅可以树立一个良好的执法形象,同时还能有效震慑一些违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民群众自觉遵法守法,从而推动水利法制化发展进程。

3 建议

当前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已经满足不了新时期水行政执法工作的需要,存在基本执法装备不足、执法监管手段落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当前,要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扭转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局面。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明确水政执法队伍的地位和职责

从根本上实现水利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一是应当把水利综合执法推行工作纳入整个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提高各级部门认识程度,形成统一思想,狠抓工作落实。二是从立法上解决执法队伍的法定职责和法律地位,使行使执法职能相对集中,贯穿于执法的全过程,全面提高执法效能,切实保障水法规的全面贯彻落实,促进水利的改革和发展。

3.2 逐步提高水行政执法的科技含量

开展水行政执法工作,一方面要立足工作实际,健全职责划分清晰、分工明确、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同时要勇于开拓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水行政执法模式,与时俱进,提高水行政执法工作的科技含量,加强“数字水政”建设。通过建立各级水行政执法队伍的网上交流平台,开发水行政执法移动信息化平台,实现各级水行政执法信息传输数字化,日常执法、水事违法案件查处办理、违法监督等监控网络化,常规咨询及时化。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出了水行政执法改革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

3.3 推行水行政执法责任制

推行水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行政管理公开化,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为了将水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到实处,保证水行政执法工作能够高效、准确的开展,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必须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其落实与实施。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水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水行政管理与执法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和义务能力培训,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每年对执法情况进行评议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贯彻施行水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落实水行政执法的关键步骤。

4 结 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水行政执法工作将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是实现依法治水的前进方向。水行政执法人员要再接再厉,鼓足干劲,努力改变工作现状,让基层水行政执法工作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执法人员法律法规水利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俄执法者击毙恐怖分子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