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体育实施游戏化教学的作用

2020-01-13 05:13金彩冰
下一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幼儿体育游戏化教学作用

金彩冰

摘 要:在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的情况下,身心健康成为每个人内心的祈愿和生活的主题。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还有幼儿时期开展体育训练等因素。幼儿时期接收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不仅为一个人成长奠定身心健康的基石,还对幼儿智力发展、性格形成及能力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符合幼儿身心成长规律和国家对幼儿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探讨怎样把游戏活动融合到幼儿体育教学中,成为幼儿体育老师应当迫切思考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幼儿体育游戏化的作用意义,明确阐述幼儿体育游戏设计的目的性、安全性、纪律性等原则,同时把幼儿体育教学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在此与大家分享,以期共同探索幼儿体育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幼儿体育;游戏化教学;作用

一、游戏化的作用意义

长期以来幼儿体育教育不被重视,往往把它划分为辅助课程,简单认为体育走步、跑步、打球只是玩玩而已,缺乏对幼儿体育教育实际意义的认识。而且在多数幼儿活动场所运动器材不健全。这两个原因直接造成幼儿对体育课堂不感兴趣,幼儿体育教学质量不高。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幼儿体育教师发现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把游戏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相融合,让孩子在自由欢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进行身体素质训练,不仅解决了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问题,还有助于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对幼儿成长发挥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首先,幼儿游戏活动锻炼身体、增长知识、提升品质。幼儿通过体育游戏中跑、跳、搬运、托举等动作锻炼身体协调性等素质,在游戏活动中也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有助于加强道德品质提高。其次,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团结协作能力。游戏活动经常是多人同时进行,需要小朋友们一起参与合作,才能获得最终成绩,这样就锻炼了幼儿之间的合作协调能力,有利于班级整体力量的提升。第三,促进了幼儿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为了获胜,能够主动思考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怎样尽快完成游戏任务,这样就促进了幼儿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二、体育游戏设计原则

(一)目的性

体育游戏的设计应当与教学目的相一致。例如,力量素质的训练可以采用“推车”、“负荷传递”、“足跳”等游戏来达到腿部力量训练的目的,采用“1-2-3步”游戏方式,可以强化跑步能力和灵敏度。同时要根据儿童身体素质、年龄等进行分组,把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素质的儿童组织成一组,才能反映了各组的竞争力。

(二)安全性

游戏运动经常伴随危险性,动态教学模式不容易掌控,孩子的身体心智发育不完全,很容易受伤。在游戏教学的建构过程中,教师应当把安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在游戏中由于兴奋过度,孩子们会忽视安全规则存在,这可能给孩子健康的带来损害。教师在考虑活动场地、规则等因素时,必须综合考虑安全因素,避免儿童因场地而跌倒。

(三)纪律性

教師应注意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规范,强调纪律性,及时引导幼儿的错误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孩子不遵守规章制度是一种普遍现象。教师应及时停止活动,及时对违纪儿童进行教育,避免个别儿童对整体教学计划的影响。教师还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孩子的身体素质来调整难度,使游戏教学的质量提高。

(四)评价总结

由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缺乏合适的评价标准,除了期末考试,孩子们往往对自己的水平和表现感到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及时对幼儿的良好表现进行评价,及时对幼儿的体育活动提出建议。

三、游戏教学实施方法

(一)情境教学

体育教师应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幼儿更好地融入教学活动,将体育游戏与生活相结合,体现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功能,从而提高幼儿的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例如,在幼儿立定跳远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游戏环节和情感语言,提高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立定跳远就是利用田径场上的沙坑,让孩子们简单地模仿老师的动作,然后进行直线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在效率和质量上都是低效的。教师可以让幼儿模仿青蛙的动作,规范幼儿的跳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比赛,提高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给予鼓励。通过激发孩子的获胜心理,让他们在比赛中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孩子在课堂上的参与感。

(二)创新教学模式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学习新鲜感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目前学校的游戏教学模式大多类似于体育教师常用的“射击比赛”和“接力比赛”。它不仅降低了儿童体育活动的新鲜度,也导致了儿童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疏忽。人越多,脚就越多。”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还可以让孩子通过团队合作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课堂的凝聚力。教师应在原有的游戏中加入新的内容,因此教师在编排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创新和教学目的,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增加游戏在体育活动中的趣味性。将“老”游戏融入“新”元素的方法,既能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又能保证游戏的正常实施。例如,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接力赛”,增加“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老鹰抓小鸡”、“猫抓老鼠”等游戏来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将有趣的活动与培训活动相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儿童是一个人身体成长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不同的体育比赛由于性质的不同,或多或少会涉及智力测试的方面。例如,在接力赛中,孩子们被要求用他们的大脑来思考和刺激他们自己的思考。此外,体育游戏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行为,规则和环境,这是非常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也可以提高儿童的适应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把游戏活动融合到幼儿体育教学中,不仅为一个人成长奠定身心健康的基石,还对幼儿智力发展、性格形成及能力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符合幼儿身心成长规律和国家对幼儿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文革.浅谈游戏在幼儿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8(7):72-73.学体育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8(63):118.

[2]黄永强.体育游戏在幼儿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卷宗,2018(21):172.

[3]冯昶.幼儿体育教育中体育游戏的合理运用[J].神州,2018(17):102.

猜你喜欢
幼儿体育游戏化教学作用
幼儿体育课程合理化设置分析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浅析幼儿体育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