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升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思考

2020-01-14 12:45牛宇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

牛宇

摘要: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2020年春季学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总要求。因此,艺术类高校思政课也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转向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线上教学,这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全新挑战。应对挑战,提升艺术类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以学定教是前提,吃透教材是关键,贵在改进教法,同时还要更加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沟通。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6-0166-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

艺术类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德艺兼备的专门艺术人才和文化人才的重要使命。2020年春季学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总要求。因此,艺术类高校思政课也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转向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线上教学,这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全新挑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对挑战,提高艺术类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以学定教是前提,吃透教材是关键,贵在改进教法,还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沟通。

一、以学定教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前提

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了解学情,就是要准确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进而依据学情合理取舍教學内容,选择最优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来优化课堂教学,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这里所说的学情,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能力基础、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和关注点,也包括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和对新知识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

总体上来看,艺术类高校的学生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文化基础薄弱,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都有待提高;特立独行、个性张扬,更多地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实践多,实践活动能力强,但也更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和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对于生活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比较强,但纪律观念普遍不强,课堂学习过程中交头接耳、瞌睡打闹等现象突出;喜欢上专业课,对文化课不太热衷,尤其是对思政课抱有较大成见。

具体来看,表现类专业比如美术、设计等和表演类专业比如舞蹈、戏剧影视等专业的学生也有一些差异。表现类专业的学生相较于表演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论基础更扎实,逻辑思维能力更强,在课堂学习中更安静也更坐得住;表演类专业的学生则思维更活跃,有更强烈的表达意愿,更擅于肢体表达,情绪波动也更大。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把握或者忽略学情,只是凭借自身的经验、意愿和教学进度无差别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千人一面”,就可能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坚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触及学生的需求,抓住学生的痛点,让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二、吃透教材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堂讲授是思政课教师的价值体现,也是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集中展示。清华大学刘书林教授指出:一个合格的思政课教师,首要的就是要在思政课堂教学讲授中站得住脚,经得起领导和同行的考察,经得起学生的评价。

要搞好课堂讲授,首要的就是吃透教材,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教材是课堂讲授的指导,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剧本。作为剧本编导的思政课教师如果不能对剧本了然于心,那么何来导演时的指挥若定?很多思政课教学能手的经验都表明,他们之所以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带来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在课前认真细致地、原汁原味地钻研教材,同时还能就相关问题进行延伸研究。正因如此,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运筹帷幄,对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精准把握、融会贯通、张弛有度。

目前,思政课教学使用的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也编写了专题教学指南。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吃透教材首先要求教师以“教师”的角色研读教材和教学指南,也就是凭借自身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生活阅历和教学经验深入教材,既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逻辑体系,搞清教材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又从具体每个章节的主题、内容、结构等各个层面领会编写组的精妙构思和匠心运笔,从而做好整门课的总计划。吃透教材还要求教师以“学生”的角色钻研教材和教学指南,也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和学习能力深入教材,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措施,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总之,只有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深化教材,最终实现超越教材。

三、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贵在改进教法

教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和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学生,他们的生活受网络文化、新科技产品的影响极大。在信息获取渠道愈发多元的今天,他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以及获得的知识内容和过去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互联网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教育手段和方法还停留在原有的模式上,单纯只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输或者完全脱离教材、夸夸其谈,不仅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还会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低质量。所以,在思政课教学中,改进教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堂精彩的思政课,首先要有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教学导人。优秀的教学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扬弃,注重精讲。完全由学生主导课堂或者学生自学自讲而没有教师合理的组织、引导,课堂教学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应该是以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该讲的讲深讲透,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努力做到既有深度,又有温度。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教师应该设计不同的课堂程序,构建不同的课堂结构,力求更深入地讨论参与,更广泛地互动交流,从而使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双向流动的过程。同时,还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读原著、诵经典,不断增强学生的理论功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良好氛围。当然,教师还要加快学习掌握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式,熟悉包括Vlog、抖音、知乎、哔哩哔哩等新媒体的运用,做好使用信息化平台开展教学的各项准备,认真积累线上思政课教学的技能和经验,将内容和形式有机融合,从而不断丰富思政课堂的打开方式。最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接地气的语言把道理的说出来、讲透彻,让学生坐得住、听得进,进而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四、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要更加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沟通

重视教学效果的收集反馈,是思政课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研究改进教学过程的重要渠道,同时对教学管理部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增强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刘书林教授认为,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沟通对于摸清思政课的教学规律,不可缺少,不容忽视。教育学家布鲁姆也认为,教师只有取得了对教学效果“十分及时的反馈信息,才能对教学作出恰当的评价并决定下一步的教学。”

反馈、沟通的途径有多种,比如师生课余交流、考试结束后的试卷分析、期末的学生评教以及学生代表座谈会等。如果思政课教师能够及时根据反馈信息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调整教学过程和手段,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更高效,同时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学校教务管理层面上,对思政课教学效果反馈沟通的认识和重视还有待提高,可操作性的措施还有待完善。比如在正常教学活动中,下课后,学生和教师就各自分开;考试结束后,学生和教师就不再见面,这就使得双方基本没有沟通和反馈的机会。在新冠疫情防控下的网课教学活动中,基于网络平台的沟通反馈与学生的配合度、参与度、思想状况等主体状态相关度较高,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难度较大,同时学生对流于形式的调查比较抵触。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和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并推进相关改革,真正建立起介于学生和思政课教师之间的、能够使其充分信任的平台和机制,以传递学生和任课教师的真实感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教育不是灌输思想的过程,恰恰相反,是解放思想的过程。由于艺术类高校学生的特殊性,对于艺术类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更需要在设计好、讲授好思政课上下真功夫。相信在无数思政课教师的不懈努力之下,主打“精准牌”的思政课也能成为学生最期待、最喜欢的课程,可以像一个老朋友一样,和每个学生微笑着拉家常、聊心事,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做到浇花灌根,育人育心,真正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猜你喜欢
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
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艺术类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