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研究

2016-03-23 12:19吴海滨张卓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评价体系教师

吴海滨++张卓

摘 要:本文以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探讨构建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和原则、架构流程和评价方法、指标内容和权重比例等问题,最后对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了需要完善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 ;教师 ;评价体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当今,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才竞争也日趋激烈,同时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艺术类高校教师,由于其自身专业的特殊性,其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如何能够充分地调动艺术类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这关系到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在人力资源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上,以北京某艺术类高校为切入点,深入研究艺术类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引导艺术类高校教师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提高艺术类高校的竞争力,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教师评价指标体系(Teacher Evaluation Standard System),是指教师评价的一个完整方法,包括评价的目的、评价运用的规则标准、评价的目标群体、评价所要涵盖的范围、评价的步骤和方法、评价的手段、评价所要涉及的人员以及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等。[1]

对于高校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流行的是两种模式:一种是绩效式评价,另一种是发展式评价。绩效式评价是一种以目标为核心的评价,评价的核心指向教师工作的绩效,往往通过一定的量化指标来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果及目标的实现程度。与绩效式评价相比,发展式评价更关注教师的个人需求,更关注个人与组织需求的同步协调,发展式评价强调教师的内在激励,侧重从工作的内在价值来追求组织目标的实现。[2]教师作为一个从事负责劳动工作的群体,其工作的核心目标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过于强调绩效的评价,往往会导致教师只注重短期效应,不考虑未来发展,将自己的发展目标局限于狭窄的、可测量的指标上;纯粹的发展式评价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没有明确的量化考核,可能会导致平均主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现象出现。

通过查阅国内关于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大量文献综述,我国目前通用的高校教师评价指标内容基本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三个方面,涉及的二级指标大概十个左右,[3]如图1所示。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和原则

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始终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以“突出重点、公平竞争、优中选优、统筹兼顾”为基本宗旨,以提高艺术类教师教学、科研、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的,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核艺术类教师在教学、科研、师德、创作、管理以及社会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在具体的指标设计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在设计评价体系指标时,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基本概念和逻辑关系上注重合理性、严谨性,使评价对象更具针对性。

第二,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各级指标之间要具有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上下级指标之间应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同级指标之间的表述要尽可能简单、明确,避免出现指标之间逻辑不清、表述含糊的现象。

第三,一致性原则。一致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要以组织的战略目标和被评价对象的奋斗目标为基础设计指标,保持两者的高度一致性。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将评价指标逐级分解,将一级指标的实现手段变成二级指标的具体内容,将二级指标的实现手段变成三级指标的具体内容,以此类推、层层分解,形成“目标—关键手段—评价指标”的指标分析链。

第四,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评价内容要明确,评价过程要现实可行,评价标准要尽量量化、细化,如遇不能量化的指标,定性描述也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力争做到无论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能理解和掌握评价指标体系的含义和精髓。

第五,导向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与学校的长远目标直接相关,是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和学校总体战略的具体化和明确化的体现,是教师实现学校总目标的指挥棒,通过将学校的总目标逐层分解来引导和调整教师的行为规范,实现教师事业目标的定位,使学校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相一致。

2.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流程和评价方法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和原则,参考国内关于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大量文献和我国目前通用的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结合北京某艺术类高校自身特点,我们将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为四个环节,如图2所示。

第一环节,教学、科研工作评价。主要体现教师岗位最基础的工作任务的评价。

第二环节,部门评价。指被评价人所在部门对其进行的工作评价,主要体现被评价人为部门所作贡献的大小。由院、系学术委员会和教师代表(7人~9人)组成部门评议小组对被评价人参与部门相关行政管理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创造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第三环节,学术综合答辩。主要体现教师学术答辩的综合能力、个人魅力和社会影响力。

第四环节,学校评价指标体系委员会投票表决。根据被评价人在第一、第二、第三环节的分数加总(名次并列者均可进入),按照1:1的比例提交学校评价指标体系委员会,根据学科发展,结合各院、系实际情况进行讨论、表决,表决过程中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原则。

3.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内容和权重比例

由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差异性,选择一个合理的、普遍适用的评价标准是人事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无论哪种评价指标都有其相对性和局限性,在设计评估指标时,要尽量全面、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做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走访各个学院、系部,广泛征求意见。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由人事处牵头,教务处、科研信息处、研究生院等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商讨,全面参与测算相关指标内容和权重,最终形成了整个评价指标体系。

以北京某艺术类高校为例,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教学评价、科研评价、部门评价和其他综合评价四个方面,每一方面都会对应若干个二级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是对评价指标体系四个方面的具体细化过程,如表1所示。

第一,教学评价,是艺术类高校教师的工作根本,是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包含基本教学工作量、超课时工作量、教学效果及学生评价、任现职年限等指标。

第二, 科研评价,是检验教师科研工作能力和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高低,包含科研项目、论文、著作等指标。

第三,部门评价,是教师所在部门对教师所做的工作和贡献的评价,包含参与学科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研究生数量、参与部门行政管理等指标。

第四,其他综合评价,是教师社会影响力的体现,包含专家鉴定意见、教学获奖、师德表彰、创作获奖、学术答辩等指标。

由于研究时间有限,我们将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应用在实际工作时发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 评价指标内容有待丰富

目前,艺术类高校教师的评价指标更多关注的是艺术类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但对于艺术类教师的教学成果转化和艺术创作获奖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艺术类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在工作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艺术类教师肩负着更多的职责,不仅要注重教学、科研,还要兼顾教学成果转化和艺术创作获奖。但目前教学成果转化和艺术创作获奖还没有一个科学权威的量化标准,所以在艺术类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并没有把教学成果转化和艺术类创作获奖作为一级指标。针对教学成果转化和艺术类创作获奖的问题,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和进一步细化讨论。

2. 评价权重比例有待调整

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权重比例是以艺术类高校教师的现状为基础,其首要任务是完成评价体系的制度入轨问题,所以如果以一个普通高校教师的标准来要求科研评价的权重比例,确实有些偏低。但随着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未来艺术类高校会针对不同研究类型、不同职称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科研权重要求,充分发挥指挥棒的功能,以求达到艺术类高校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

3. 评价指标质量有待提高

艺术类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对体系指标的数量有明确的要求,如工作量、科研项目数量、论文发表数量、出版著作数量等,但对于质量的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如论文被引用数量等。未来艺术类高校教师在普遍达到评价指标体系中数量的要求后,艺术类高校将进一步细化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对指标的质量作出更为科学详尽的目标要求,从而不断提升艺术类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

构建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是一项艰巨、严肃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教师队伍的发展,对促进教师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构建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方面因素,走访了多个相关部门,征求了大量的艺术类高校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了本研究既不脱离艺术类高校的实际情况,也不将评价指标标准束之高阁。通过实践证明,启动艺术类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是艺术类高校人事改革的关键一步。只有不断地实践思考、深入地完善提升,才能探索出一套符合艺术类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梅露露.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分析与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2]钟宇.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3]陈绍辉.吉林省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人事处)

[责任编辑:于 洋 实习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艺术类高校评价体系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秋天在哪里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美育教师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艺术类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