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植设计法的学龄前儿童益智家具设计

2020-01-15 02:20符羽栋杨琳
设计 2020年21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设计方法

符羽栋 杨琳

EDUCATIONAL FURNITURE DESIGN FOR PRESCHOOL CHILDREN BASED ON TRANSPLANT DESIGN

摘要:将玩具的趣味性、益智性应用到儿童家具设计上,丰富设计思路,促进儿童益智家具的创新设计。从儿童感知特性出发,采用横向移植的设计方法,對市场上儿童玩具进行益智分类与功能提取,将目标玩具的造型、功能等应用到家具设计中。得出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益智儿童家具设计方案。实现儿童玩具益智功能在儿童家具上的移植设计,为儿童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家具 益智玩具 移植设计 设计方法 学龄前儿童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11-0008-03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二胎政策的全面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为孩子购置家具,儿童家具的市场需求扩大。但在目前的家居市场上,许多家具品牌都面临着发展停滞、创新不足的考验。移植设计法的引入为儿童家具设计提供了新的创意构思方法,有利于设计师发散创造思维,突破设计瓶颈,设计出具有良好外观形式与功能形武的产品,促进儿童益智家具设计的发展。

一、移植设计法概述

移植可拆解为移动与种植,最早属于生物学范畴,指将植物移动到其它地点种植,后来引申到机体或机体中组织、器官的移植”1。在产品设计中,移植设计是一种具有创新思维的设计方法,是将一个领域中理论、原理、成果等移植到另一个领域之中。移植设计并非是简单的复制和搬移,而是要引进原有产品的优点,将其精髓保留,在新产品、新情境下再设计、再拓展和再创造,通过巧妙的移花接木来满足某种使用需求,达到创新的目的。

(一)移植方向分类

1.横向移植:横向移植是将目光转向其他产业,在其他产业中汲取设计灵感,激发多元化设计思路,从而进行家具的创新设计。横向移植强调不同领域不同产品之间的相互移植,由于种类不同,常常很难找到正确恰当的移植点。因此,在进行横向移植设计时非常考验设计师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设计师需要通过对不同类别产品的细致观察,在头脑中将造型、结构转化为艺术形式,并探究二者之间的某种规律与联系,将可以共通的功能和原理经过设计加工,通过视觉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以满足人们的审美快感和使用需求。

2.纵向移植:纵向移植是同类别产品之间的移植。相比于横向移植,纵向移植难度较低,因为同类产品更具可比性,两者在造型、结构、质量上的差异易于观察,功能的移植也相对方便。但进行纵向移植时需要谨慎,倘若缺乏思考和创新,一味搬运其他产品的外观形式和功能特点,很容易成为现有产品的复制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在移植的时需要结合自身产品特点融入_些新的设计元素,增加产品的新鲜感,与现有产品区分开来,达到“青出于蓝”的效果。另外,巧妙运用纵向移植法可以很好地提高产品的细节和质量,通过与同类产品的不断比较,吸取优点,完善自身。

3.综合移植:综合移植是灵活运用横向移植与纵向移植,根据具体的目标、情境、要求进行综合运用,把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产品原理与成果应用到同一领域或产品之中。

(二)移植内容分类

1.功能移植:家具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满足某项特定的使用功能,功能移植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不同的使用功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使用需求[2]。图1是由Supaform设计的“废弃咖啡桌”,由大理石和粉末涂层钢制成,造型结构十分简单。在桌子上有一个竖直的管道,设计师将咖啡桌与盆栽相结合,将花瓶与花盆的功能移植入桌面,让用户可以在里面种植或装饰一些绿植,丰富了咖啡桌的使用功能,为桌面带来了生机活力。图2是将灯具的照明功能移植入座椅设计之中,灯具由靠背向上延伸至座椅的上前方,用户即使靠在休闲椅上也能获得良好的光源进行看书活动。

2.造型移植:造型移植是一种较为直观的移植方式。通过仔细观察周边环境,发现并收集具有良好造型形态的事物,对其色彩、质感、形状、装饰等造型要素进行归纳提取,通过夸张、抽象、具象等艺术手法,运用到目标产品的设计中,使之具有相似的造型特点。大部分设计师喜欢从大自然获取灵感,将家具造型设计成动植物的形状或具有动植物的特点。这种移植手法可以很好地契合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拉近外界与儿童的距离。儿童通过观察、触摸这类家具,获取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信息,同时也锻炼了儿童的感知能力。例如著名的斑比椅,如图3,设计师泽田武受到牛、羊等动物的启发,将座椅的靠背设计成公羊角、牛角的形状,椅腿设计为蹄脚形,并通过逼真的皮毛来还原质感,使儿童可以通过座椅的外形以及触摸毛皮坐垫,来了解动物的特点。

3.结构移植:结构移植是将某种产品或某个领域的结构移植到指定产品中。结构移植的目的一般分为两种。一方面,结构是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由于结构跟产品的安全性息息相关,为了获得良好的力学强度和结构稳定性,将其他领域中安全稳固的结构移植入新产品,增强新产品的安全性,如图4。另—方面,结构是功能的载体,是为功能服务的。结构的移植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功能,来满足某些使用需求和解决特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结构的移植需要探寻各类产品间可以共通的原理。如图5、图6,Modume模块化家具移植了碗碟易于收纳的结构特点,在使用时可以将各个模块堆叠在一起当作桌子使用,闲置时也可以收纳在一起,节约空间[3]。

二、学龄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研究

家具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儿童自身特性出发,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为益智功能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依据。中国一般规定0-6岁为学龄前阶段,但由于认知发展的不均衡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0-3岁与3-6岁两个阶段。

(一)0-3岁儿童感知特点

1.相对薄弱的视觉感知:0-3岁儿童对色彩的感受性不断提高,可以辨别几种基本的色彩,对色相和明度有一定的区分。3岁儿童观察图形时,眼睛的视线是游离杂乱的,不能完整地观看图形[4]。同时,眼动轨迹与图形的外形不一致,所以观察图形的效果较差,只能观察形状简单、比较抽象的图形。在这个阶段,可以针对性地进行颜色、形状的视觉训练,促进儿童视觉感知的发展。

2.易被声音吸引:新生儿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5],导致注意力易分散。儿童相对于成人更加容易被各种各样的声音所吸引。关于听觉感知的发展,儿童从2-3个月开始出现区分不同声音的能力和情绪反映到逐渐熟悉声音[6],开始独自寻找声源。

(二)3-6岁儿童感知特点

1.较为成熟的视觉感知:儿童可以做到眼睛跟随物体移动,并开始使用工具。4-5岁儿童观察图形时,眼睛跟随图形移动的次数增加,眼睛的视线移动与图形的轮廓相契合,观察图形的效果较好,6岁儿童已能正确地认识图形。

2.手部运动不协调:多动手操作可以锻炼手指的感受性,触觉的刺激会促进大脑的发展。儿童通过肤觉,感受物体的硬度、粗糙度、冷热等,但是3-6岁儿童的双手运动不是很灵活、协调,尤其是在做精细动作时,导致许多孩子做事动作很慢、写字吃力而又不整齐。手部的精细动作主要有两个方面:手和手指的运动,同时强调手眼协调,在益智家具的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加入儿童手部精细动作训练的功能。

三、儿童益智玩具功能的分类、提取与应用

为了获取创新的设计构思,采用横向移植法,将研究领域转向玩具产业。通过对玩具益智种类的归纳与益智功能的分析,挑选出满足学龄前儿童成长发展的玩具类型,将其特点进行提取,把部分玩具功能融入儿童家具设计中。

(一)儿童益智玩具种类与功能分析

益智玩具不仅仅是娱乐和游戏,更是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各项能力的发展[7]。益智玩具种类繁多,根据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8],可将益智玩具按功能分为8类,如表1。

(二)基于感知特性的功能提取

如表2,0-3岁阶段的儿童好奇心强,容易被声音和色彩吸引,可以辨别基本色相,但观察图形的效果较差,以形状抽象为主,选择以视觉空间类为主的益智玩具;3-6岁阶段儿童的各项感知进一步发展,开始尝试使用工具,可选择更高级的观察类和动作协调类益智玩具,拼图、绘画、写字类玩具可以提升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操作的准确性,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益智玩具功能的提取,遵循儿童感知规律,以开发大脑潜能、提高薄弱感知为目的。其中积木、画板、拼图等玩具,既具有较强的益智性,让儿童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又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儿童手部的精细运动,促进了手眼仂调。另—方面,无论是形状不一的积木还是色彩缤纷的图画,对儿童色彩、形状的感知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这些益智玩具功能提取并运用到家具中,能针对学龄前儿童在视觉、触觉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训练。

(三)市场产品举例分析

1.如图8,幸运椅GLUCKSSTUHL设计精巧,将身体运动类益智功能融入到家具中,使一张椅子可以满足多种不同的功能需求。在造型上,幸运椅移植玩具推车的外形特征,结合座椅的设计要素,将玩具造型与家具部件巧妙结合,小车的扶手衍生为靠背,车轮衍生为椅腿,匠心独妙;在功能上,幸运椅移植多个玩具的功能特点。既保留了玩具车灵活移动的特点,又加入了画板功能,将椅面设计成黑板,为儿童提供了涂鸦创作的空间。

2.七巧板家具拼图,如图9,灵感来源中国古代智力玩具七巧板,由唐代的燕几演变而来。七巧板由七种基本的几何形状构成,趣味性和益智性很强,能拼出数百种不同的形状和图案。设计师通过调整大小、高度并赋予家具材质,将七巧板的造型和功能完美保留,移植入座椅的设计之中,使七块不同的“座椅拼图”能够自由组合成不同形状。在保证基本的坐、躺需求的同時,提高了儿童视觉空间感知,开发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基于移植法的学龄前儿童益智家具方案设计

(一)设计简介

“乐圆”儿童家具是一款多功能儿童益智圆桌,通过横向移植的方法,巧妙将积木、拼图、画板等益智功能融入桌面板中。“乐圆”始于家具却不止家具,在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的同时,还能开展促进感知发展的益智游戏,做到玩具益智性与家具实用性的有机结合。桌面的益智功能根据儿童感知发展阶段灵活变化,“对症下药”,加强了家具的益智教育性。家具整体造型以圆形为主,保证儿童使用时的安全性。家具材料以杨木、胶合板和中密度纤维板为主,朴素自然的木纹色搭配干净纯粹的马卡龙色,充满童趣与视觉吸引力。

(二)设计说明

如图10,该益智圆桌由桌面盖、桌面下储物空间和可成长性底座构成。桌面由五块桌面盖构成,巧妙融入积木、拼图、画板等益智功能,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感知特性进行设计。可成长性底座根据儿童生理特征,可作为坐凳或高度调节装置使用。圆桌半径250mm,高度为445mm或545mm。

1.针对0-3岁儿童的益智功能设计:如图11,每块桌面盖的中部开有孔槽,孔槽周围采用不同色彩的几何图案装饰,以刺激儿童视觉感官的发展。桌面盖配合几何积木,可以通过孔槽进行合理的投掷训练以训练儿童手部的精细动作。桌面的图案装饰有利于提高儿童对色彩、形状的分辨能力,而积木的投掷声则能刺激儿童的听觉,使儿童乐于多次训练。桌面盖下方是储物空间,用于存放和拿去投掷的积木,也可以放置儿童的玩具及绘图的画笔,让儿童养成良好的收纳习惯嘲。如图12,底座遵循可成长性原则[10]。0-3岁年龄段儿童使用时,可将底座部件作为凳子使用,高度为205mm,直径为200mm,与桌面高度差240mm,满足0-3岁儿童的坐深与坐宽,尺寸符合该年龄段大部分儿童使用[11]。

2.针对3-6岁儿童的益智功能设计:将画板与家具有机结合,桌面设计为可翻转桌面,如图13、14,一面为木纹桌面,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另一面为黑板,儿童可以在上面自由涂鸦、绘画。桌面盖形状类似拼图,可以将这些小画板拼成一块大画板,乐趣无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能力,又保证了家庭墙面的干净整洁。

总结

儿童家具的未来市场前景广阔,一款好的益智家具不仅能满足儿童的基本物质功能需求,还能达到开发智力的效果。针对目前儿童产品创新不足的问题,总结归纳了具有创新构思的移植设计法,同时将研究方向转向益智儿童玩具产业。儿童玩具与儿童家具虽为不同产业,但彼此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许多设计方法都可在两领域通用。对其他产业的研究,不仅可以汲取新的设计灵感,增加儿童家具的创意性和吸引性,还可以总结出一些新的设计方法,丰富家具设计理论。儿童家具产业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把握机遇,寻求改变,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灵活运用多元化的设计方法,克服当前市场的重重考验,设计出使消费者满意的优秀产品。

参考文献

[1]吴婕移植法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运用[J].艺海,2016 (11):95-96

[2]黄婷,周珊,刘洪海多功能家具的使用现状与设计[J].艺术科技,2019,32 (02):16+19

[3]张会,占玲,徐伟,詹先旭模块化家具没计思考与实践[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20,48 (06):26-29

[4]许铁梅5-6岁不同性别儿童绘本阅读的眼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5]袁蔚新生儿智护训练的体会[J].现代临床医学,2014 (5):373-374

[6]刀维洁.如何让聋儿学会聆听[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 (3):57-61

[7]逯瑞洁,张静雯,刘祎.木质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 (01):27-28

[5]周静,李军伟.对儿童家具设计的思考与探讨[J].林业科技,2013, 38 (01):60-62

[6]虞慧岚,于瑞.发展心学在学前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6 (07):110-111

[7]邵方素,蒋祖威.可成长性儿童家具设计研究[D].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 (08):18-19

[8]税梦瑶.学龄前儿童益智教育玩具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 (22):198-202

[9]盛琦轩,张静雯,刘祎.基于绿色理念的儿童学习桌椅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 (01):21-22

[10]余森林,程琪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儿童可成长家具设计案例分析[J].设计2018 (15):114-116

[11]仲曙林,袁铭瑶,于娜儿童学习椅的人性化设计[J].设计,2017 (21):106-107.

猜你喜欢
学龄前儿童设计方法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与应用研究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浅析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急诊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