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会福祉的老年人购物车设计研究

2020-01-15 02:20易显钦金晓锋
设计 2020年21期
关键词:服务设计系统设计老龄化

易显钦 金晓锋

摘要:以设计的角度介入社会福祉群体老年人,通过老年人购物车设计实践,让处于“弱势群体”的社会福祉群体感受社会发展的福利,设计生态的力量。从面向社会福祉的老年人购物车设计与服务系统作为切入点,采用用户探旅、设计洞察等设计方法,提炼获取设计方向,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实践。得到老年人购物车创新设计方案。新一轮的经济消费升级过程中,要把社会福祉问题有效地转化为服务,服务再转化为商业机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等多元创新模式,面向社会价值的产品系统设计服务,让更多的社会福祉弱势群体实现更美好的生活。

关键词:老龄化 社会福祉 服务设计 系统设计 老年人购物车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11-0014-03

引言

在工业4.0阶段,工业设计从有形的设计衍生到了无形的设计,而随着当前设计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服务系统设计等结合,诞生了新的设计形态,设计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外观形体表现形式,而是逐渐往系统性设计和服务设计延伸。另外一方面,社会福祉群体下的重要人群群体一一老年人,作为社会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和公众视野的关注,在国家密集推出设计扶贫、新农村建设等关注民生基于社会价值的一些列政策,以及在2020年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逐步内循环的政策背景下,在未来长期一段时间,老年人产业发展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人口老龄化

我国早在1 999年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54亿,所占总人口比例18%[1],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达空前的1.18亿人(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将时间拉长到2035年,中国总人口当中老年人的比例占比将超过1/4,到2050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到达顶峰4.87亿,占我国总人口的34.9%[2],这也就意味着在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如表1。

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带来挑战,同时,失去人口红利,也将会对社会的创新动力、经济持续增长带来一定影响。这是新时代下我国发展面临的重要风险和障碍。与此同时,在老龄化的进程中,也将带来新一轮的“银发经济,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照护养老、养老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等需求将迎来爆发期,在老龄化的进程中,蕴含大量商业机会和设计机会缺口。因此,当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二、社会福祉

在20世纪九十年代,在欧洲荷兰埃因霍夫召开了“第一届老年福祉科技国际研讨会”,并在本次会议中对年福祉科技研究的进行了基本定义。随后在1997年“国际老年福祉科技学会”(ISG)在欧洲正式成立,并将“老年福祉科技”定义为“设计科技与环境,使高龄者能够健康、舒适、安全地独立生活并参与社会”。

现代实用汉语字典中有关“福祉”的解释为:“祉”,即“福”;“福”,即幸福,福气,与“祸”相对。因此“福祉”的内涵是幸福,是使人心境愉悦的生活状态,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一方面是从外部环境去体现福祉对人的作用,另外—方面从用户个人的体验这个视角去体现对人的积极作用[3]。老年人福祉由“老年人”和“福祉”两个概念有机组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是老年群体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从广义上来讲,老年人福祉就是在全社会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体现在老年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总体,主要包含老年人经济福祉、老年人政治福祉、老年人文化福祉、老年人社会福祉和老年人生态福祉。

我国宏观上從中央的顶层设计和地方的措施都提出了很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和措施。在新时代经济转型升级爬坡阶段下,从人民关系最密切的民生领域,如健康、教育、养老、就业、扶贫、文化等方面入手,推出了系列的组合拳积极应对老年化,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度和生活尊严感,努力让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福利覆盖社会人口的各群体和阶层。“老龄化社会”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共同面对的重大命题,面向社会福祉群体中重点群体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以敏锐的时代触觉和广泛的人文关怀深入其中,推动面向社会福祉的老年人服务产业发展,打造新的福祉产业新业态。另外,深入洞察老年人福祉文化需求,将最新的数字化设计、信息化手段、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用于亿万老年人福祉民生产业,并把设计领域的创新研究推动中国老龄化社会福祉的发展[4]。

三、老年人购物车定义

老年人购物车是一个辅助老年人进行运输、助行、省力等其他辅助功能的一个设备工具,在当前城市老年人群体中使用非常普遍,与老年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然而纵观现有市场上的老人购物车,却发现无论是在外观形体、使用功能、人机工学、情感设计、用户体验、材质细节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根据设计洞察和现场调研,以广州市中心城区海珠区为例:老年人平均每周需要外出进行购物2-6次,每次购物需要1-2小时[5],使用老人购物车的场景包括外出采购日常物资、搬运小件物品(如跳广场舞所使用音箱、取快递等)、散步助行等等,其最主要最主体使用场景为:外出采购物资。

(一)老人购物车分析

购物车国外市场上比较有名的有日本的特高步(Tacaof)公司、德国DriveMedical公司等,国外老人购物车加入了一些助行、智能终端等比较人性化设计,同时其产品定位为高档产品,材质使用上按照医疗器械乃至航空铝材标准,从而其产品结构强度高,表面工艺精湛,从而其用户体验也较好,但是价格也昂贵。以日本的特高步(Tacaof)公司生产的常见老人购物车为例,通常其价格都在1000-5000元左右,而国内生产的老人购物车通常价格定位都在50-200元中间,其价格相差5倍乃至10倍以上,这一方面是基于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消费习惯会把老人购物车当成耗材产品看待,同时消费习惯偏向节俭和保守,通常不太能接受以2000元的价格购买一款老人购物车。现将市场上几款具有代表性的购物车进行分析,分析见表2。

(二)老人购物设计洞察

对老年人做用户画像,运用用户旅程图分析老年人早上起来出发准备去超市到完成购物整个过程。在设计点上我们发现:老年人使用购物车时候,携带问题以及如何在不同场景的拓展好用性是一个比较大的疼点。比如:老年人携带购物车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如何与地铁、公共汽车进行衔接;老年人在出去采购路途中,如何更方便携带购物车;老年人在采购过程中,如何跨越台阶、水沟以及路况复杂的路况。

另外一方面,当前城市中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刚刚从工作岗位切换到退休状态的这部分老年人群体,其消费习惯和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四五十年代的那个群体老年人经历过物资不太富足的解放初期,整体较为节俭,勤劳,在商品上比较侧重产品实用性和功能性,对价格较为敏感,对于产品的颜色和形态注重沉稳、可靠[6]。而60年代乃至70年代初的这部分中老年人,他们在信息时代下的各种生活方式和理念并未脱节,他们善于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并不希望或者主动与时代割裂。他们通常有很好的消费实力,具备一定程度审美,对生活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对于产品选择上,他们不仅注重产品易用性和好用性,也会关注产品的档次和质量,需要在设计上更加注重老人购物车给他们生活品质的体验和感受,如图1。四、设计定位和方案呈现

(一)设计发散

基于前面的老年人购物车分析以及设计洞察,在老年人的设计方案上,我们设计定位要消除当前市场上老年人购物车所呈现的低档次感和粗糙感,从风格上以简单利落面和几何化形态为主,设计元素上要能既能体现60-70年代人的时代属性,也能让他们感受与时代共同进退而非与时代有割裂感。

因此,我们调研60-70年代人的他们生活的时代特点,发现他们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走向工作岗位后,很多人会有使用到黑色公文包,在当时语境下,上下班提着公文包是一个时代特点,通常情况下也意味着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基于此,设计上我们把较有时代语意的公文包作为设计符号,从公文包上面提取线条作为购物车的外部轮廓线,消除他们从工作岗位切换到退休状态那种时代迭代感[7],另外一方面,从老年人购物车的携带和折叠方面做结构创新设计,让其方便携带,经过从产品功能、设计语意、结构创新等方面进行草图发散和推敲,得出如下草图方案,如图2。

(二)方案呈现

通过对草图不断演化和模型制作形体推敲,同步在结构上进行整合,最后进行外观和结构建模如下,老年人购物车设计方案有使用、折叠两种状态,如图3。

1.折叠状态。老年人购物车把手、车轮等结构件可以隐藏在主体形态,结构上,将车轮两边做结构可以进行翻转折叠,折叠后,车轮可以与主体框架贴合一体,方便整合携带。因此从外观上看,折叠起来时候的老人购物车,如同一个具备时代寓意的公文包,使用上可以手拎起来外出方便携带,也不会影响空间,而且方便中老年人搭乘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8]。

2.使用状态。老年人购物车主体结构,后面有储存空间分为二个区域,可分别放置不同的大小和类别的物资,还可以做到干湿分离,卫生干净;主体上表面有支撑架,在拖动购物车行进过程中可随时停下脚步且不会失去平衡;当碰到台阶或者路况复杂路面时候,可以抓住购物车上面的手提软杆,越过台阶或者路面,轻松方便。

3.材质选择。整体外框轮廓选择低密度高强度航空铝合金,在主体结构上用软质的皮革作为储物袋,可以有很好的折叠性,颜色搭配上金属银主体,搭配芥黄色储物袋,表面面板设计为浅蓝,使得整体风格更显得活力一些。

总言之,相比当前市场上的老年人购物车,现有设计不管是外观设计形态上,还是结构整合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颠覆性,细节及场景如图4。

结论

对社会福祉群体运用可持续和系统方法去解决这个群体的问题,需要整体从降低对地球资源的扼取,同时又系统提升人民生活幸福度之间进行科学的一个契合点,这是时代发展的规律和潮流趋势,同时也是“十三五规划”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们把社会福祉问题有效地转化为服务,把服务再整合转化为商业机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等多元创新一体化的面向社会价值的产品系统设计服务,让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享受时代进步与科学发展的红利[5]。

项目来源:2020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项目编号2020KQNCX148);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SK2019-064)。

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R].城市规划通讯,2013 (5)

[2]王晓璐,陈锦文.向社会福祉跨越中老年人养老意愿转变与和谐养老探析[J].新西部,2011 (15):9-10

[3]周玲.基于福祉地理学的中国老年人福祉空间分异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炉温,2015

[4]陈嘉嘉基于社会福祉的广场舞机器人服务系统设计[J].包装工程,38 (10):48-54

[5]于东玖,易显钦,王样.基于用户体验的老人购物车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38 (12):99-103

[6]曲晨.中国城市老年人购物车设计研究[J].设计,2014 (05):162-164

[7]朱梦瑶.产品语意学的GRASSHOPPER蚱蜢校车设计研究[J].设计,2020 (05):20-22

[8]史耀军,侯喜鹊.基于用户体验的超市智能自助购物车设计研究[J].设计2018 (23):130-131

[9]陳嘉嘉服务设计——界定语言工具[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服务设计系统设计老龄化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健康月历
基于老龄人群需求的区域性公共自助医疗一体机研究分析
基于汽车用户行为研究的矫正司机开车姿势穿戴设备设计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一种基于SATA硬盘阵列的数据存储与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目标特性测量雷达平台建设构想
基于O2O模式的餐饮POS机设计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