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的资本悖论

2020-01-16 07:39张鑫
文化软实力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悖论资本

[提要]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是新时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综合国力建设中的具体要求。当前,新时代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这使得推动两者平衡发展离不开资本的积极参与,但资本在推动两者发展的过程中却容易呈现出复杂作用的二律背反效应,凸显为两者平衡发展的资本悖论。一方面,资本扩张能够缩小文化软实力相对于经济硬实力的固有差距,使两者在文化市场化的空间中相辅相成;但另一方面,资本扩张也会拉大文化软实力相对于经济硬实力的固有差距,使两者因资本扩张逐利性的泛化而互相干扰。因此,我们要培育新型文化实践主体、激发市场经济正能量精神效应与坚持科学发展,从而有效规制资本,不断推动两者平衡发展。

[关键词]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资本;悖论

[作者简介]张鑫: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作为实力的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归根结底都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恩格斯曾指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推进,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离不开资本的积极参与。资本作为价值的价值一旦形成就会不断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但资本在追求自身价值增殖逻辑的扩张过程中,又会不断破坏自身发展的逻辑前提。西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及产生的经济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文化市场化时代,随着资本与文化发展的文化乐观论与文化悲观论的现代性悖论的不断显现,一方面,资本扩张能够集聚大量的物质财富,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创新性的文化工作,实现资本对文化产业的不断投入等,从而提升文化软实力;但另一方面,资本扩张逐利性的泛化,又会造成对人的生存空间的压迫与理想信念的缺失,损害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价值之轴等,从而不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所以,我们在利用资本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的过程中绝不会一帆风顺,而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因此,我们要在规制资本力量过程中,通过培育新型文化实践主体、激发市场经济正能量精神效应并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推动两者平衡发展。

一 资本扩张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

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的逻辑前提就是,相对于经济硬实力建设来说,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提升还存在短板。这是由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各自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它们建设周期的长短、建设的效果以及软实力是以硬实力为基础等因素决定的。所以,当前资本扩张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一方面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缩小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差距;另一方面需要塑造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互动相长的持久张力。具体地说,一是资本扩张通过物质生产财富的积累,加大对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投入能够提升文化软实力。二是资本扩张催生文化创新精神能够提升文化软实力。以上两个方面可以动态地缩小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固有差距。三是资本扩张通过文化市场化的空间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相辅相成地平衡发展。

(一)资本扩张集聚物质财富能够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从文化内容方面挖潜、创造与传播而生成的无形力量,即文化软实力主要是从文化的现代性主体转型、文化产业的打造与对外传播的角度对文化物质化力量的呈现与激发。因此,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離不开有形的物质载体及聚合这些物质载体的物质力量,也即离不开资本扩张集聚的物质财富力量。可以说,资本扩张能缩小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固有差距,并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首先就是要集聚支撑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强大经济硬实力,不断加大资本对文化软实力的投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拥有现实根基与可靠保障,进而缩小当前文化软实力相对于经济硬实力的固有差距。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工业、科技、经济实力,不断打造出诸如好莱坞的电影业、法兰克福的图书出版业与迪士尼乐园等世界级的“文化产业航母”,从而提升自身吸引力与辐射力,并彰显与之经济地位相符合的文化吸引力与影响力,继而使得自身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与均衡发展。但这里需要澄清的是,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经济硬实力先行,因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离不开经济硬实力支撑的,这也是造成两者不平衡发展的根源。但另一方面,当经济硬实力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也会要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因为两者之间的差距过大会带来不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应对全球化的文化挑战等。再一方面,我们更要看到,虽然资本扩张带来生产财富的增加可能会使经济硬实力不断壮大从而使经济硬实力相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但是经济硬实力的集聚也会动态地提升文化软实力。正如马克思指出,“不论在法国或是在德国,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普遍的学术繁荣一样,也是经济高涨的结果。经济发展对这些领域也具有最终的至上权力。”与之相反的,如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指出,“一国经济和军事的衰落不仅使其丧失硬力量,也能使其丧失部分影响国际议程的能力,并丧失自身的部分吸引力。”因此,资本扩张集聚经济硬实力能够支撑及提升文化软实力,并通过一定动态的周期和转换,不断缩小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差距,从而推动两者平衡发展。

(二)资本扩张催生文化创新精神能够提升文化软实力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因此,新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离不开资本与现代性生成过程中催生的文化创新精神。具体地说,一方面,资本扩张追求自身价值增殖必然会形成竞争与淘汰机制,从而催生文化创新精神。而文化软实力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创新,因此创新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资本扩张催生的文化创新精神能够激发一个民族和国家原有文化的活力。文化软实力的生成与发挥离不开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不直接等同于文化软实力。可以说,只有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即资本与现代性生成的文化主体性建构过程中,文化才能通过创新而不断被激活,这样既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对外来文化的辨识力,又能使自身在参与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孕育新的形式与智慧。因而,文化不仅继承了文化传统的基因,而且还拥有了横向比较传播的文化力,使文化软实力真正得以发生与提升;再一方面,资本扩张催生的文化创新精神推动新的文化创造,从而丰富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和思想内涵。资本扩张推动文化创新在最本质和根本意义上,还是指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创造。因此,这能够带来文化发展量和质的现代提升,从而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通过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来应对综合国力的竞争,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参与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通过文化传承、创新形成具有客观现实意义的精神和思想财富的累积。而且一旦综合国力呈现持续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虽然在一段时期内文化软实力相对于经济硬实力仍存在差距,但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平衡发展却有了坚实的基础与平台。综合来看,在现实的文化软实力相对于经济硬实力存在固有差距的情况下,资本扩张催生以创新为核心的文化精神能够提升文化软实力,从而缩小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差距,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

(三)资本扩张的文化市场化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相辅相成发展

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的关键是形成两者互动相长的持久张力,建立一种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耦合机制,而这离不开资本扩张开拓的文化市场化空间。因为在文化市场中,一方面,文化的存在必须以现实的经济与市场化生活为素材与根基,否则文化只是一个空洞的、毫无意义的符号。所以在文化市场化中,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已然没有了明显的界线,而且一定的文化软实力必然是以一定的经济硬实力为支撑的,否则文化市场化将因没有了现实根基而丧失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另一方面,商品的流通必须经过文化的“装饰”与“包装”才能实现其价值,进而促使由庞大的商品堆积的市场的物的空间真正成为与文化发展同构的属人的生命空间。所以,文化市场化使得经济硬实力离不开文化软实力蕴含的文化理念、精神、理想对物质商品的浸润与渗透。由此,文化市场化时代,文化已经上升到同物质生产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而且作为建构的表象不断显现出来,发挥着引领生活方式、生成感觉体验、形成文化审美、影响消费偏向的作用,成为“现实社会非现实的核心”。而文化软实力也越来越被推向前台,经济硬实力则不断被隐藏于幕后,两者协同发展,共同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对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来讲,文化市场化最终是通过一国文化产业的打造实现两者高度互动的;是在经济硬实力基础上使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耦合为一个互动的整体,不断实现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扩大文化市场化空间与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

二 资本扩张造成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发展不平衡

资本扩张造成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是由进一步拉大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固有差距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发展互相干扰造成的。具体地说,一是资本扩张追求自身价值增殖而不断入侵人的发展空间,造成蚂蚁型社会结构与分工,从而使人片面性发展,不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二是资本扩张造成的社会生活的“金本位”扭曲导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也不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这两个方面会不断动态地拉大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固有差距。三是资本扩张逐利性的泛化使得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发展互相干扰,从而进一步加剧两者之间的不平衡发展。

(一)资本扩张造成人的片面性发展不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

资本有着自身强烈的逻辑指向,即它不断需要动力空间去满足自身价值增殖的需要。可以说,在资本扩张的动力空间中,人的发展空间也成为资本首要填充与挤占的空间。具体地说,一方面,从人的劳动力消耗是价值产生的源泉与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出发,我们可以判断出资本在历史生成的生产过程中已经对人的发展空间造成“侵占”。只不过在资本刚刚形成之初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但说到底“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另一方面,资本一旦形成就会不断扩张,一旦扩张到人的发展空间就会表现出狰狞的面孔,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形成蚂蚁型的社会结构与分工。即每个人都被固定在特定的细化分工的领域中,使得大部分人都只能掌握某种特定技能且要把它最大化,而没有全面发展的可能与必要。这都是不利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因为文化软实力归根结底是在依靠主体的人的对象性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一种文化张力,所以它需要主体的能动性不断得到全面发挥。因此,离开了全面发展的人的主体性,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由于片面性发展造成主体文化创造活力与理想的丧失,也可能会使文化软实力连生成都无从谈起。相应地,由于文化软实力提升效果将大打折扣,也容易使得物质力量因缺乏文化的、精神的、主体性的关照而失去发展的中心,继而显现不出规模集聚效应。

(二)资本扩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冲击不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

我们提出的文化软实力在本质上是不同于西方软实力话语背后的霸权思维的。它从根本上是在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我们迫切需要在一定的经济、军事与科技等硬實力积累基础上提升综合国力、应对各种挑战尤其是文化挑战而进行的文化力建构的话语创新与实践追求。但是,文化的力学发生是基于对自身文化的纵向深挖与横向传播的比较,这一过程必须从文化个性的现实着眼点切入,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所以,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力的发生首要的就是文化的价值观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强大,“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因此,我们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要注重物质力量集聚后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并且要避免物质力量的不受控对精神世界的发展造成阻碍。尤其是从资本与文化现代性悖论发展的文化悲观主义角度来看,资本扩张到文化领域后,极容易使文化在日益商品化、工业化的过程中,不断趋向夷平化、平均化与客观化,不断丧失多重价值取向与自由发展的可能。即德国学者西美尔指出的,“现代文化价值的平等化、量化和客观化,造成的是终极追求和意义的失落。”因此,资本扩张容易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共同理想造成冲击,使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缺少主体与轴心,动摇文化自信,导致出现这样的不利局面——即使再多的物质力量堆聚也无法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从而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普及。一旦资本扩张导致经济硬实力的力量因不受控制而不断膨胀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较大冲击的程度,必然会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产生强大制约,二者的平衡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三)资本扩张逐利性的泛化使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发展互相干扰

资本扩张造成人片面性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都不利于在推动文化软实力提升基础上缩小与经济硬实力之间差距的平衡发展。但更为重要的是,资本扩张逻辑演变为资本扩张逐利性的泛化使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发展互相干扰,才更加不利于两者平衡发展。具体地说,一是资本扩张逐利性的泛化,使资本世界不断“入侵与殖民”文化生活世界,造成资本生产与文化发展的现代性矛盾,使得经济硬实力在支撑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也会更多地造成对文化软实力的损害。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以强大经济硬实力为支撑,为确保自身利益、维护霸权地位而对外进行的一系列贸易战、文化战,其实同时也在损害他们自身的软实力。二是资本扩张逐利性的泛化,使得文化软实力因文化创造力的缺失而不能转化为经济硬实力。即资本扩张逐利性的泛化造成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发展的制约。具有转换价值意蕴的文化软实力的创造力能使精神变物质的能力增强,从而使得文化软实力可以转化为经济硬实力。但是“随着资本与商品交换的逻辑渗入文化领域,文化已经不再是个人高高在上的反思与创造行为,文化的生产和欣赏已转变为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行为,文化创造成为一种受经济利益驱动的世俗化行为。”正如法国学者利奥塔指出的,“对于这种文化而言,品位是无足轻重的,金钱才是价值的唯一体现。”所以,资本扩张逐利性的泛化促使文化商品化进而导致文化创造力的缺失,既不利于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实力的,也不利于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三是资本扩张逐利性的泛化容易使得资本因价值增殖逻辑挣脱制度的束缚,造成文化市场化的空间失去先进文化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从而使得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达不到共振的效果。在文化市场化空间中,商品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使得生冷的商品的物的属性在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同时,又不断因为文化因素产生的吸引力与渲染力而变得更能刺激人去购买,从而在商品的价值实现后能够转化为引领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的价值理念。可以说,资本生产方式是先于资本文化生成的,文化软实力在利用资本力量进行提升时,也要面临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其他领域的诸多障碍。打造文化软实力离不开资本,但是一旦资本扩张挣脱社会制度的束缚,一方面,会使得资本的恶的、俗的本性不断暴露出来,“低俗”“恶搞”等文化大行其道,这时资本物质财富不仅不能提升文化软实力,而且会对人类文明发展带来巨大灾难;另一方面,“低俗”“恶搞”等文化的流行对文化市场正能量精神效应的冲击,也会使得精神变物质的能力降低,社会层面的“软骨病”不断出现。所以,资本逐利性的泛化在挣脱了制度的限制后,就会造成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相互干扰。正如法国学者施韦泽指出的,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要面临一系列的障碍,“这些障碍既存在于精神领域,也存在于经济领域,特别是由于这两个领域之间日益糟糕的相互作用。”

三 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的对策

当前,我国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仍然少不了资本“保驾护航”,但是资本在推动两者平衡发展过程中却遭遇二律背反的实践境遇,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因此,我们要在规制资本力量过程中,通过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来培育新型文化实践主体、激发市场经济正能量精神效应与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推动两者平衡发展。

(一)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与培育新型文化实践主体

文化实践主体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实践者和根本服务对象,文化实践主体的培育与价值定位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建设的张力以及对物质发展的推动力。而文化实践主体总是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相对平衡的社会系统基础上形成自身价值定位、实践能力与目的要求的。因此,从资本扩张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遭遇的具体实践悖论来看,形成正确的文化实践主体的价值定位显得十分重要。唯此,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才能规制资本力量对文化应然价值的侵害,而不至于使文化发展、人的行为淹没在物欲化的、片面的、单一的实然逐利的行为过程中,也不至于使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内核因被资本扩张的逐利性取代而损害自身,更不至于使经济硬实力的发展失去把控与方向,从而形成不了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的态势。显然,在新时代利用资本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综合国力建设的平衡发展过程中,应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实践主体的价值定位。因为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社会提供的平台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物质层面或者精神层面,也就是说不能仅仅满足单一的物质需求或精神需求。任何一个层面需求的不满足都不可能是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认清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等是一些重要指标,但都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等。”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在规制资本的过程中培育全面发展的实践主体。简而言之,我们要在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中培育新型文化实践主体,即全面发展的人。具体地说,一是使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与核心指向;二是严惩政治生活中的贪污腐化之风,积极清除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正之风,树立先进性典型,从而起到模范引领作用;三是探索新型文化实践主体的培育机制,推动形成经济与文化互动相长的局面,在打造繁荣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更多地依靠文化创意的集聚、文化巨匠的涌现与保障制度的完善等来协同实现。

(二)健全制度保障与激发市场经济正能量精神效应

在利用资本推进生产力发展及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处理好市场经济的正能量精神效应与负能量精神效应之间的矛盾,就会使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平衡发展陷入悖论。比如,“从一般市场经济来看,都具有求利性、本位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而这些特征又都具有两重性,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既会产生正效应,又会带来负效应。”具体地说,资本扩张的重要空间就是市场,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甚至缺失,使得市场中的某些正能量的精神效应没有得到保护和弘扬,反而把某些负能量的精神效应极度放大。这就极容易扭曲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把它的精神效应看作与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相背离的东西,使市场经济对经济硬实力的集聚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相应的文化软实力,甚至损害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价值之轴。因此,我们要健全制度保障,规制资本在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中产生的负面效应,把市场经济的正能量效应与文化软实力的提高、经济硬实力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具体地说,一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熔铸到资本市场的打造过程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特殊定位。尤其是当前立足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的国情现状,我们在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同时,也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循序渐进地推进文化市场化的进程;二是通过确立制度创新与政策激励的国家长效机制,发挥社会主义高效、集体、协同的制度优势,从根本上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对市场经济的辐射力与把控力;三是更好发挥政府在文化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合理化制度安排,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激活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两翼齐飞与共振,为市场经济的正能量精神效应的发挥提供智力与动力支持。

(三)坚持科学发展与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

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说到底还是一个如何看待与利用资本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具体地说,经济硬实力因构成要素简单、作用效果明显、建设周期较短等,使得资本能相对较为容易地集聚经济硬实力。可以说,一方面,资本集聚的经济硬实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但另一方面,资本力量的不受控又会使文化软实力受到损害,实现不了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共振,反过来又会造成经济硬实力的下降。正如邓小平曾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設,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所以,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原则,既不能超越现实而走向“左”,也不能落后于现实而走向右。即对待资本不能浪漫主义地幻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灭资本后还能够求得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平衡发展。同样地,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也不能任凭资本横行而侵蚀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从而损害文化软实力。最为关键的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使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之间形成持久稳定的张力,塑造实现它们之间良性互动的自觉性,不能出现某一个层面的发展导致另外一个层面发展的不可持续,最终引发两败俱伤的局面。当前坚持科学发展既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增强中国经济硬实力,又要在展示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过程中提升文化软实力,彰显新发展理念在规制资本推动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平衡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悖论资本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美妆悖论
知足者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