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击疫情看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2020-01-17 19:53雷江梅
湖北社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防控制度疫情

周 戎 ,雷江梅

(1.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中部发展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7)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疫情发生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国各地迅速反应,以雷霆万钧之势展开了一场群防群控的疫情阻击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反映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生成于中国特定历史环境下,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治国智慧的浓缩,无论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还是国家重大工程布局,无论是脱贫攻坚战还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个领域都彰显着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一、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根本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27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时强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以治理效能彰显制度优势。

(一)党的领导是实现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政治保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时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列为首位优势,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p6)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决定了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有力的思想武器,抓准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和重点工作,聚焦最大公约数,“集中力量办大事”。从制度生成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作为指导,在吸收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制度文化,领导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2]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在党,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之源,也是应对风险挑战的信心之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向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进展情况。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疫情防控工作做出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从1月25日到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11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和当前经济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全力应对这次前所未有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疫情形势趋缓后,党中央审时度势、因应施策,提出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针对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做出了一系列指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密切协作,形成了抵御疫情扩散蔓延的强大合力。中国共产党坚持在这场严峻斗争的实践中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经受考验,强大的组织优势展现出了超强的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二)用法治精神彰显制度执行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1](p13)法律是规范国家治理的根本依据和基本方式,法治是确保执政理念、方针连续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手段。依法治国,是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和法治思维在国家治理中的具体运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3]法治所蕴含的良法价值追求与国家治理相得益彰,并在政党、政府、社会和企业治理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功能。[4]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仅要有一套科学完整的法律体系,还需要强而有力的制度执行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需要遵循法治精神,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各项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治理工作,明确提出“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切实推进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5]当社会面临重大风险挑战时,法治的作用尤为重要。疫情发生后,我国依法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措施严格管理,全面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各省区市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回应了社会重大关切,顺乎国际社会普遍的文明理念;多地省区市的人大常委会纷纷行动,就全力依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召开会议、做出决定,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应急有效的法治支撑。在法治精神的保驾护航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经受住了疫情大考的“压力测试”,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成为治理效能。

(三)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彰显“中国之治”的大局观。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坚持“以和为贵”,注重“协和万邦”,倡导“和衷共济”。这种“和合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对外交往实践,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维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1](p40)从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到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中国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离不开具有全局性、引领性的制度机制做保障。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支持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平台机制化建设,不断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持续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进程,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在此过程中,“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项显著优势。[6]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这场波及全球的疫情,无比真实地反映出在“地球村”时代,各国早已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疫情发生后,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第一时间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信息;与全球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在前期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现汇基础上,又增加3000万美元现汇捐款,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支持发展中国家卫生体系建设等工作;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物资援助,向多个国家派遣医疗专家组。[7]中国恪守国际道义,为国际社会树立了良好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时提出四点倡议: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这些具有全局视野化、突出针对性的制度化建设,为推动完善全球卫生治理指明了行动方向,彰显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负责任的大国担当。疫情面前,中国展现的不仅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更是以人类共同利益为重的人道情怀。

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实践探索中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我国一跃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制造业、货物贸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做出新的概括,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1](p18)这一新的概括,是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创新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一)公有制为主体为疫情防控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过程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2018年,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类)资产总额210.4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58.7万亿元,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数量仅占4.9%,但主营业务收入占26.8%,利润占28%。2018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有120家企业上榜,其中中央企业48家,这些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占我国全部上榜企业营业收入的49.1%。[8](p73)公有制企业在载人航天、智能电网、高速铁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重要领域掌握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彰显了国之重器的实力与担当。公有制为主体,使国家能够集中有限资源用于急需的领域、行业,为资源的调拨、使用提供了便利。同时,公有制企业还扛起了社会责任,承担了许多社会职能,在基础性研发、精准扶贫、突发事件的救援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任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2018年中央企业在扶贫工作中投入无偿援助资金57.94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91.36万人。[9]公有制企业为我国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保护了经济独立和国家安全,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必须要巩固好、发展好公有制经济,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在防疫抗疫的关键时刻,中国建筑、国机集团等公有制企业勇担使命、冲锋在前,承担了全国100多家专门医院的设计建设改造任务,累计捐款超过25亿元。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战争中,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国药集团、新兴际华集团等中央医药储备单位紧急调拨医疗救援物资;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加强内外部资源的组织和集成,积极联系国外厂商,加紧进口防治肺炎的药品和物资;民航、铁路纷纷行动,及时运送医护人员;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央企全力以赴保障通信生命线畅通无阻;国家电网全力保障医疗救助用电;兵器工业集团、中粮集团等企业挖掘潜力、开足马力生产医护用品,确保物资供应。这些均彰显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优势,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公有制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推动公有制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度融合,使之在保障国家安全、控制国计民生行业、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方面贡献更大力量。

(二)非公有制经济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主体,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受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从“补充论”到“同等地位论”,从“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到“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演进,彰显了党在非公有制发展理论上的不断突破,制度性壁垒的不断消除。这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深水区”迈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是保障政府税收和国家财力的定盘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城镇就业的强力“吸纳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义、经济地位、政治属性、基本路径,厚植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土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不断满足其潜在的制度需求、增加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完善。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大善义举,为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截至2020年3月30日9时,全国共有110314家民营企业通过捐款捐物、设立基金、提供保险保障、租金减免、各种补贴等方式支持疫情防控,捐款172.14亿元,捐物价值118.83亿元,设立基金61.81亿元,其他类保险保障、租金减免、补贴等151.21亿元。[10]面对疫情冲击,众多民营企业坚守生产一线,守望相助,协力配合,体现了应有的情怀和担当。有的民营企业发挥各自营销网和产业链优势,全力以赴筹集调配医疗资源;有的民营企业努力克服生产经营困难,加紧调整生产线、改造生产设备,生产防疫紧缺物品,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有的民营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抗疫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例如百度的迁徙地图可以看到疫情暴发后自武汉迁出的人员去向,为精准防控提供方向;支付宝打造的数字化健康码为精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双重支撑。面对严峻的疫情挑战,民营企业提供的强大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是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底气。

(三)混合所有制经济彰显了国家经济治理效能的组合优势。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资本在企业或重要领域内的合作或融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支强大生力军,有利于提高资产运营效率。[11]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取长补短,实现体制相融、共同发展,有利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公司制度,提高竞争力、创新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1](p19)近些年,随着改革的深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中央企业及各级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70%。2018年,中央企业新增混合所有制户数达1003户,中央企业在产权层面已与社会资本实现了较大范围的混合。国内一些知名民营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也积极参与中央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有制企业实现了优势互补、融合发展。[12]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组合优势,形成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生共荣、相互发展的和谐生态,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夯实了稳健有力的制度基础,为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做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国家经济治理效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国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互相配合、相得益彰,驰援疫区保障供给,为我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生动诠释了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使命、力量与担当。

三、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从人类历史的整体性及发展的必然性出发,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创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13](p3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获得成功的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增进了人民的体制认同、政党认同、国家认同。

(一)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中国政治体制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为谁服务,维护谁的利益,是检验一个政党和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将坚守人民立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逻辑起点,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于我国国家治理的全部活动中。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来自人民。如果把党比作种子,人民群众就是孕育种子的土壤。只有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才能健康成长,从容应对各种风雨险阻和困难挑战。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14](p139)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服从和服务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因而能得到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例如,精准脱贫是我们要集中力量办的大事,与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高度一致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集中各方面力量,构建了以农民为主体,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三位一体”扶贫格局。[15]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从2012年年底到2019年年底,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348万人,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向世界证明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16](p144)人民是历史的评判官,人民是“疫情大考”的阅卷人,人民在生活实践的视角下不断书写历史、创造历史。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把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当作头等大事,这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根本要求,也是对人民至上的生动诠释。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及时关注食品、出行、医疗等疫情期间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城市到农村,从企业到机关,从社区到校园,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动员起来、团结起来,筑牢了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刚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做支撑,有勃发的人民力量做后盾。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次的兴衰存亡,不仅塑造了人民共同的价值基础,也形成了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的“集体人格”。越是在大灾难面前,我们国家的民族性越能够彰显,人民的斗争性愈能够激发。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还是“不拟霜同鬓,唯将国为家”的爱国精神,无论是斗争年代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还是疫情当下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都浓缩着集体主义的文化基因,都迸发出奇伟磅礴的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就是新时代集体主义思想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观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构筑起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严密防线。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战胜疫情的强大支柱,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中蕴藏的一切积极因素。人民群众是弘扬伟大精神的实践主体,正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形成了有序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强大社会力量,创造着中国速度、中国奇迹,彰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14亿中华儿女再一次诠释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袍泽情谊,演绎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民族品格。

四、全国一盘棋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前提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17](p16)坚持全国一盘棋这个显著优势是由我国国家结构形式决定的,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又一显著优势。这一制度在应对自然灾害、面临重大挑战、完成集体攻关项目时,更能显示制度本色和优势。疫情防控是一项紧迫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领域广,涉及环节多,更需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增强各地各部门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持全国一盘棋,实现资源的集中使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处理好疫情防控和其他工作的关系。

(一)实现资源的集中使用。

全国一盘棋、实现资源的集中使用,是后发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优先选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人均资源不足、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在世界现代化大潮中逐渐落伍。要想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必须瞄准短板,集中有限资源去攻克难关、突破瓶颈,从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总是有限的,哪些矛盾和问题要优先解决,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要实现资源的集中使用,首先要满足关键领域、重点行业的发展需要,明确发展的主次、顺序、方法,确保发展的系统性和协同性。要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于急需的领域、行业,以确保重大科技攻关的实施、推进重大工程建设的布局、谋划国家重大战略的实现。当发生自然灾害时,坚持全国一盘棋,实现资源集中使用,快速集结武装力量,最大化地提高公共应急效能,有利于确保政府在危机状态下拧成一股绳,担当起应对自然灾害的主力军。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口罩不再是普通商品,而是成为满足特殊时期国家和社会短缺防护战略物资。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我国政府迅速盘活资源、打通链条,组织企业复工复产、扩大产能,以最佳的效率和方式实现资源的集中使用,很快缓解了口罩、防护服、负压救护车等防疫物资的供需矛盾,为遏制疫情蔓延提供了坚实物资保障,体现着我国上下一条心、全国一盘棋的治理优势,展现着我们党和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大事往往是难事,需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办成。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全社会勠力同心、团结协作,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巨大政治优势。建立对口支援机制,能快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资源协调模式,是坚持全国一盘棋的细化措施,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在支持汶川恢复重建、脱贫攻坚、援疆援藏等方面,对口支援机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无私奉献和无疆大爱精神。针对湖北省疫情严峻的局势,国家卫健委统筹安排实行19省“一省包一市”政策。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各省彰显大局意识,迅速组织起精兵强将奔赴抗疫一线。从2020年1月24日至3月1日,全国各地累计派出344支国家医疗队、42322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划定“责任田”,调动积极性,凝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为取得抗疫攻坚战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在面对风险挑战、实施重大任务时,建立对口支援机制是行之有效的。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释放出无穷无尽的战斗力,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法宝。

(三)统筹处理好疫情防控和其他工作的关系。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2020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复工复产水平快速提升,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结合起来,把共克时艰与如期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做到谋长远之策,成长治之业。要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注重各个领域之间的统筹兼顾,推进各项政策之间的相互耦合,在协调均衡中发挥出整体效能。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全力支持和组织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政策“组合拳”,既要有针对疫情冲击的应急政策,发挥好对中小企业重要的“输血”作用,还应瞄准企业复工复产、融资担保、技术改造等政策堵点,出台对企业具有“造血”作用的系统性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排忧解难”的及时性、精准性和有效性,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复归活力,大力引导鼓励智慧产业、数字经济、远程在线等新业态发展。要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和加快补齐应急管理、公共卫生、市场监管、法治建设、储备体系等方面的短板。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启动战略物资的生产、流通和统一调度制度,提高我国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猜你喜欢
防控制度疫情
战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