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就业重要论述的四个维度

2020-01-17 19:53吕菊芳刘怀元
湖北社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劳动国家生活

吕菊芳,刘怀元

(1.武汉商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56;2.湖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1](p3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提出了诸多具体要求。2020年是我国决胜脱贫攻坚、圆梦全面小康之年,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1](p36)首当其冲摆在首位。就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习近平从世界、国家、社会和个人四个维度全面论述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理论,为我国劳动就业事业取得巨大成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南。

一、世界维度:就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国际重要场合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路径,描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然成为处理国际关系、推进国际合作、畅想国际愿景的关键词,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围绕世界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随着世界发展的多极化和全球化,没有哪个国家是一座孤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国家和世界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1](p433)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理念和新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给出了具体的内容,即“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p46)从中不难看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质在于,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出发,总体布局、总体建设,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上做足文章。其中,和平和互利共赢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内容,我们只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才能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p79)

就业对于国家之间维护持久和平、实现互利共赢意义重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其一,就业是维护持久和平的基础。和平是处理个人与个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当今世界亘古不变的主题之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谐发展,没有和平一切都是空谈。当然,“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3](p446)和平一定是建立在国家繁荣富强、家庭幸福美满、个人安居乐业基础上,和平的终结、战争的开始往往源于个人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纠纷。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p187)人类开展生产、交往等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在于追求个人利益,尤其是个人经济利益,然而“个人利益总是违反个人意志而发展为阶级利益、发展为共同利益,后者脱离单独的个人利益而获得独立性,并在独立化过程中取得普遍利益的形式,作为普遍利益又与真正的个人利益发生矛盾。”[5](p273)当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取得一致时,各个利益主体就会和谐共处,形成持久和平;而当某个集体、民族或国家只关注自身利益,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共同利益之上,就会使得各个利益主体为了各自利益发生冲突,甚至引发战争。就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以创造经济利益,是利益的重要来源之一。各个利益主体均可以通过劳动就业来获取各自利益和团体利益,劳动就业成为他们的共同交往方式,使他们和谐共处,进而使得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取得大体一致,达到持久和平的状态。正如马克思所言,“同那个经济贫困和政治昏聩的旧社会相对立,正在诞生一个新社会,而这个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因为每一个民族都将有同一个统治者——劳动!”[6](p61)就业可以“消除贫困,实现持久和平”。[3](p457)“贫困是动荡的根源,和平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3](p457)因为,“无事可做,必然生非”。对于个人而言,一旦不能顺利就业,就意味失业。失业者无以为生,失业人口过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就增多,继而引发社会治安混乱。对于国家而言,就业是世界重要议题,一旦某国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领导层为了减少失业、创造就业、转移国内矛盾、掠夺和掌握资源以及扩展市场,全球范围内必会矛盾丛生,风险频出。

其二,就业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基础。互利共赢,就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互惠合作,共同应对威胁和挑战,共同谋划利益和福祉,进而实现互惠互利的共赢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1](p202)正是基于此,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将带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7](p316)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中国“朋友圈”中更多朋友充分就业。同样,通过就业可以使我国改革开放和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惠及全球人民和世界各国,充分实现我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正如习近平所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8]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以来,通过就业实现互利共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谈到,“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9]

二、国家维度:就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行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阐述中国梦,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7](p36)之后,他在很多场合多次提到中国梦。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应邀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首次给出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7](p274)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离不开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离不开脱贫攻坚,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也是经济发展和扶贫成果的受惠者,中国梦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因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7](p40)人民创造了历史,就业推动了经济发展,为脱贫攻坚带来了希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可能。因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7](p44)

其一,就业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关乎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此,2010年中央提出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0](p128)就业为人提供了劳动的机会,劳动产生了生产资料,发展了生产力,继而推动了经济发展。“劳动力的供给形成绝对化的增加,至此,社会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无法相互作用,所以才产生了失业问题。”[11](p680)为了减少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必将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能治本。正如习近平所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12](p245)就业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还在于就业可以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动力即驱动力,内生动力是指组织内部或个体因自身需要而自发产生的动力,是干成一件事的关键。一个组织或个人总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各种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5](p286)国家为了保障就业,会直面当下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创新、增强市场活力,进而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如习近平所谈到的,“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13]企业为了扩大就业的需要,会扩大生产,也会加速将创新发展作为先进生产力,这些都是经济发展所需的内生动力。经济发展一方面关键在国家和企业,另一方面“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1](p157)就业是每个个体生存发展的基础,个人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会主动转变自身观念、提升自身能力、激发自身干劲,这些均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所不可或缺的。2015年12月4日,习近平在约翰内斯堡参加中非企业家大会时就谈到,“促进非洲劳动力素质提高,创造就业,增强非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14]

其二,就业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消除贫困是其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1](p154)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梦圆小康社会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贫困群体是由一个个贫困家庭组成,每一个贫困家庭又是由一个个贫困的个体组成。因此,贫困群众不仅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攻坚的主体,打赢脱贫攻坚战应坚持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进而使其有干事的激情和活力。正如习近平所说,“群众参与是基础,脱贫攻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组织和支持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15]“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16](p50)就业对于贫困个人至关重要。“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16](p49)就业,通俗地讲就是劳动者去从事某个工作或职业。有了工作和职业,就有了信心。信心有了,自然就有了干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有了工作和职业,就有了提升能力的决心。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必要时获取新职业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德性。[17](p158)为了获得稳定的就业,贫困群众会自觉地提升自身能力,以维持就业以及必要时获取新职业。一旦有了较强的就业能力,“脑袋富裕”了,脱贫智力跟上了,掌握了劳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脱贫自然不在话下。正像习近平所说,“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3](p85)就业对于贫困家庭也至关重要。“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15]贫困家庭往往是一家老小全部失业,没工作,也没收入,对于这样的家庭而言,因人因需提供就业服务,保障至少一人能够稳定就业,就保证了贫困家庭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和脱贫的希望。

三、社会维度: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18]社会稳定对于国家、社会意义重大,事关经济发展。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有坚实基础。”[7](p68)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19](p284)离开了稳定的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社会稳定既是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人民安居乐业,也关系国家、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正是基于此,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19](p286)当然,我们应该了解“社会稳定不是指社会生活的稳而不动、静态不变,而是指社会生活的安定、协调、和谐和有序,是通过人们的自觉干预、控制和调节而达到的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20](p23)现实的社会和社会生活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国际环境与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心理,均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就是稳思想、稳人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就是稳社会秩序;就业是财富之源,就业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和谐的劳动关系。近年来,我国克服重重困难,顶住种种压力,在就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基本实现了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然而,随着世情的变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就业领域矛盾依然存在,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就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面对当前形势,做好稳就业工作,尽可能地实现高质量就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就业是人民思想稳定的关键,高质量就业是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不仅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其一,就业是人民思想稳定的关键。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更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幸不幸福、满不满意,是社会稳定的核心所在,深刻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安全稳定,即人民思想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根本所在。人民思想稳定就是心理稳定、人心稳定。具体表现为人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和所处的环境感到满意、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心理上对生活有幸福感、对社会有安全感、对国家有认同感。它是一种心理判断和情感归属,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人民安居乐业、利益诉求得到解决是思想稳定重要保障。对于国家来说,维护社会稳定就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p221)就业是民心工程,关系着每个人的日常社会生活,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因为,一个人就业了,有收入了,就可以解决个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需要,甚至还可以让一家人过上温饱乃至小康生活,这种稳定的生活可以让其本人和其家庭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他们从心理上深深地认同国家和社会,继而维护社会稳定就多了一分力量。正如习近平所说,“一个人就业,家庭就多一份收入,社会就多一分稳定。”[18]相反,一个人没有就业处于失业状态,甚至一个家庭都没有就业没有收入,他们连日常生活都很难保证,日子过得就会十分艰难,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会离他们越来越远,“……无法融入社会,也难以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失业的人多了,社会稳定就面临很大危险。”[18]

其二,就业是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劳动者进入劳动市场,一经就业便与用人单位产生了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不仅关系着每个劳动者,也影响着企业和国家。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稳定之基,和谐劳动关系可以促进企业和谐、社会和谐乃至国家和谐。正如习近平所说,“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21](p8)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圆梦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发和中美贸易摩擦使得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加大,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和谐的劳动关系利于化解劳动者的焦虑,有利于缓解社会管理压力。因此,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认真倾听职工群众呼声,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包括农民工合法权益,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7](p47)和谐的劳动关系既包括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享受社会保险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利等在内的职工基本权益,也包括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等在内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在于高质量就业。劳动者工作时间长、环境差、状态不稳定、工资过低等不是高质量就业,工作环境舒适、劳动报酬与工作付出成正比、基本权益能够得以保障才是高质量就业。就业质量越高,劳动关系越和谐,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四、个人维度:就业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

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等,即整个人生的全部。从个体维度来看,生活分为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吃、穿、住、用、行、娱、医、旅等是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愉悦、民主、公平、正义等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美好生活应该包括美好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美好的精神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对美好生活是这样描述的,“人民美好生活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p9)此外,习近平在2017年7月2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也曾谈到,“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3](p61)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p35)创造美好生活既是党、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既是广大人民的需要,更是党和国家的初心和使命。人的需要总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日益丰富和多样化。马克思认为,人的各种需要都是社会性的需要,不仅需要本身由社会引起、需要的性质和内容由社会规定、而且需要的满足和发展水平也取决于一定的社会条件,随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0余年的发展,我国即将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不久的将来还将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起点、新征程必然带来新的需要,需要的内容也必将向更高层次迈进,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创造美好生活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p1)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是党的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与现实反映。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p2)创造美好生活是人民至上的最好诠释。“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22]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党和国家应该时刻将人民需要变为自身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p16-17)

就业是劳动就业,通过从事社会劳动可以获得劳动报酬,继而保障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地活动即劳动,是人的本性,劳动带来的获得感以及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充分满足了人的精神生活。因此,就业是个体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

第一,就业是人日常物质生活的保障。日常物质生活是一个人和家庭得以生存的基础。就个人而言,“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3](p152)每一个个体是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个人,也是一个个具体的历史的个人,个人生存和发展是其重要部分,人们必须通过日常物质生活才得以生存,继而得以发展,才能过上美好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6](p1002)“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3](p154)更谈不上生存和发展,也谈不上创造美好生活。就家庭而言,每个个体是家庭中的一员,承担着家庭及其他成员的生存及发展,个人生活得好,家庭才能生活得好,家庭成员才能过上美好生活。相反,个人连生存都困难,家庭日常物质生活的必需都存在困难,个人及家庭美好生活更谈不上。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和生产是人类日常物质生活的基础,就业保障了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和生产,继而为人类日常物质生活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的美好生活才能得以实现。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就业所得的报酬和收入,保证了个人和家庭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进而保障了个人和家庭的日常物质生活,最终才能朝着美好生活迈进。

第二,就业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保障。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事关人的解放,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使人得以过上美好生活。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一个人在生命完全自由、随心所欲的状态下,能够听任自己的整个身心选择一个生命发展的方向,一条生命走向完善的道路,并且他得以自由地沿着这个方向前进,走在他所选择的人生道路上,当人处在这样的生命过程之中时,他的人生就是美好的人生了。”[24](p283)首先,日常物质生活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3](p152)人得以生存是日常物质生活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才得以开展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恰恰日常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等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正如上文所说,就业使人得以生存,进而才能开展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得以保障;其次,人的本性得到充分的解放是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而劳动是最基础、最广泛的实践形式。马克思认为,人的本性在于劳动。人通过自身的劳动就业使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人通过自身的劳动就业使自身潜能和本性得以实现,最终是自身得以真正自由全面的发展。最后,通过劳动创造幸福也是保障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25](p7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人及其社会的存在本体,是人之为人的基础存在规定。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还塑造人、成就人、提升人,从而劳动构成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内容。劳动为人提供了日常生活必需,也满足了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人正是通过劳动,其生存需要、成长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才得以实现。从这一点来说,劳动创造了真正的人的幸福,离开劳动的幸福生活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发给各国的就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中国也不例外。“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26]习近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兜住民生底线。面对形势、新困难,“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27]依然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稳”就业和“促”就业的不二法宝。习近平要求,“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28]因为,人民群众就业了,个人就有收入了,家里就有保障了,社会就能稳定了,离美好生活和中国梦的实现就更近了。

猜你喜欢
劳动国家生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热爱劳动
把国家“租”出去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生活感悟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