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为本,行走为题 校园研训,美育童心

2020-01-18 08:52
好家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研训游戏幼儿

文 付 妹

丹阳市大泊中心幼儿园坐落于丹阳市开发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北部片区,临近高速路口和城际高铁站,外来人口密集。户外场地不足、班级人数较多、教室空间狭小等因素,导致我园课程游戏化进程缓慢。如何缓解与突破困境,探究空间的最佳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多元整合?我们提出校本研训,让师训、课训、生训同步进行。

我园校本研训的阶段课题是《行走悦童年,美育润童心》。校本研训的课题内容是 “行走课程”初探,在“课程与游戏谐融共生”理念的引领下,共构儿童游戏,体现师幼平等。

一、校本研训的阶段课题实施理由

快乐前行,主动拓展多维体验的生活空间。关注游戏精神的渗透,根据课程内容和幼儿特点,改善活动空间和活动形式,让幼儿逐步形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尝试、乐于探究等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效同行,适时整合多元探索与深度学习。引领教师树立“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形成课程游戏化的价值导向,增强教师对幼儿生活的敏感性,提升教师开发、组织和实施游戏化课程的能力,打造善于思考、乐于研究、勇于开拓的优秀教师团队。

合力助行,共同提升多方资源的最大效能。立足幼儿生活,营造自然、本真、有趣的活动环境,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不断丰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途径与方式,完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体系,生成具有特色的行走课程。此外,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活动,和家庭建立双向互惠关系,提升家庭科学育儿能力,在“行走”中实现高效的家园共育。

二、校本研训的阶段课题实施步骤

(一)教师行走——理念的内化提升

1.教师的专业化是推进课程游戏化发展的关键

对于我园来说,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第一,通过各类培训、专家引领,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第二,通过读书交流、游戏案例评选等研讨活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第三,通过帮扶园陪伴式教研活动和跟岗活动,让教师从实践出发,真正让游戏化课程落到实处。

2.从直接指导转为间接指导

长久以来,教师在活动中发现幼儿遇到困难会立即指导,这种直接指导的方式,缩小了幼儿思考的空间,限制了幼儿能力的发展,增强了幼儿对成人的依赖。现在我们倡导教师“睁开眼,管住嘴”,不去干预幼儿的游戏,将幼儿抛过来的球再抛回去,鼓励幼儿自己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3.从关注结果转为关注“哇时刻”

以往,教师指导游戏只关注最终结果能否达成,游戏过程中总是牵着幼儿往成人设想的方向走。现在,教师不再从“教”的角度去引导幼儿,而是以幼儿的视角去追随幼儿,了解他们的经验、想法。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策略,做幼儿童年的守护者。

(二)作息行走——追随儿童活动的不断优化

1.作息时间弹性化

本学期我们从调整弹性时间入手,以中班年级组为实验组,进行了5 次实践与调整,将“时间点”扩展为“时间段”,板块化的时间段让教师和幼儿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将幼儿按组分流,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更好地观察幼儿连续性的行为。

2.我的生活我做主

为减少教师对幼儿一日活动的支配作用,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内部需求,我们让幼儿参与到在园一日活动的安排与管理中。由于班级人数多,幼儿自愿分为AB 两组,即室外自主体育活动和室内自主区域活动。自行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尝试让幼儿参与规划半日活动流程:早晨进园之后准备干什么?接下来准备做什么?为自己的活动画出计划图。这种方式大大提升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一段时间以后,幼儿变得独立了,不仅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能独立地完成要做的事情,还养成了互相提醒、帮助的行为习惯。

(三)环境行走——环境的改造优化

空间行走,优化课程环境尤为重要。为了从室内走向室外,我们改造了幼儿的活动场地,丰富了幼儿的活动材料:改造园区所有灌木丛,创设了彩虹战斗营、生活体验区、冒险游戏区等场所;购进大型碳化积木和乐高积木;根据季节、主题、游戏内容,定期更新大厅、楼道、走廊环境的布置,使环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本学期,教师和幼儿在不同楼层一起规划设计了“百变创造力” “光影俱乐部” “梦想嘉年华”等区域,让幼儿与环境结合、互动、对话。

丰富的游戏环境、各式各样的游戏材料,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情趣,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发展,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为幼儿打造出一个集儿童化、游戏化、教育化于一体的彩虹乐园。从园内走到园外,有的幼儿在小池塘里体验捞鱼、赶小猪、掏鸡蛋,有的幼儿去高铁站首次独立远行,还有的去水晶山探秘、寻访石头和昆虫日记。自然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脚下行走的路程和眼前不断更替的风景,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快乐,增强了体质,更让成长与收获不期而至。

(四)课程行走——课程的多元化

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蕴藏着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与需求,能够支持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建构经验和获得发展。我园以《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的适宜行走课程为基础创设辅助课程,包括家长助教、亲子活动、特色早操,开展运动节、阅读节、感恩节等主题活动,还与节日相结合进行走访慰问等活动。

1.汇集资源,生成多样活动

为幼儿提供体验学习的机会,如“‘六一’亲子游园” “端午粽香”“中秋团圆夜”“祖国妈妈的生日”“大手牵小手,快乐泊幼娃”“玩转足球,健康成长”“奔跑吧,泊幼宝贝”亲子运动会等活动,让活动成为幼儿成长的契机。

2.立足实际,充实班本课程

有共同关注生命成长的“蚕宝宝养成记”“慢慢爱上你”、季节性的“嘿!萝卜”、文学作品延伸出的“有趣的洞洞”、探究自然现象的“光影的秘密”等主题活动;还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春季踏青的小观察活动、社区实践的小农场活动、踏秋寻美的亲自然活动、幼小衔接的小记者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幼儿的视野,还增加了幼儿的生活体验。

3.整合家长资源,拓展活动形式

家长资源是一个丰富而强大的隐形宝库。家长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专长及不同的优势,都能成为课程游戏化的资源。我园每学期都会举行“家长助教”活动,家长走进校园,介绍自己的职业,展示自己的特长:护士妈妈解答怎样保护自己,不让自己生病;在高铁站工作的爸爸带领幼儿走近高铁,认识高铁,现场模拟如何坐高铁……家长参与幼儿园行走课程,成为课程的重要资源和中坚力量。

三、校本研训的阶段课题总结

本学期,我园教师采用以合作、探究为主的同伴互助式的研训形式,促进了专业化成长。同伴互助活动将每一位组员都聚集在一起,成为参与者、受益者,使参与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品尝到合作的快乐,并在心理上找到归属感。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分组,园长带头参与研训活动,每周定期组织教师将行走课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讨论、交流,用教师的集体智慧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形成了良好的研训氛围。

儿童为本,行走为题;校园研训,美育童心。在行走课程之路上,我们将继续更新理念,完善活动,挖掘资源。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用天真的双眼去观察,用感恩的心灵去感受,用质朴的语言去表达,用稚嫩的双手去描绘。让幼儿在寻找、发现、游戏的过程中,开启心智,玩转缤纷、多彩的童年,成就至美泊幼儿童。

猜你喜欢
研训游戏幼儿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