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中用 融会开新
——阳太阳先生油画、水彩画艺术赏读

2020-01-19 02:02
贺州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水彩画油画太阳

谢 麟

(广西美术家协会,广西 南宁 530023)

20 世纪在中国乃至世界人类文明史上,都是一个伟大的世纪。虽然20 世纪的动荡与战争,同样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但正是这种不幸,使人类觉悟并获得了追求光明与自由的勇气和走向现代文明的奋争精神。这种觉悟,使人类走到了今天,更使中国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回首波澜壮阔的这段历史,在中华大地上,眼前除了一幕幕难忘的历史画面,一个个时代先驱的身影,同样让我们肃敬和仰止。他们在20 世纪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站在时代的前列,为民族解放、复兴呐喊抗争,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今天祖国的安定与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他们用青春和鲜血换来的。阳太阳先生就是这样的先驱。

1909 年出生的阳太阳,一降生就注定要与20世纪坎坷前行。他出生前几天,父亲就因病去世了;而1911 年,他两岁那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阳先生虽生在清朝,但却是在新的社会形态下成长。民国初期社会的动荡和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传统的激烈冲撞激荡,使他的启蒙教育既有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新思想的影响。这种文化特质,对他的艺术人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自幼喜欢画画,并显露出这方面的天赋,他读小学时,利用课余向私塾老师学习中国画,1924年,他考进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接受中西绘画的基础教育。其时,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祥地与中心,是学习美术的青年所向往的圣地。1929 年,20 岁的阳太阳怀着自己的理想考入上海美专西画系,1931 年转学上海美专西画研究科,他如饥似渴地在艺术的海洋里畅游,吸取学养。当时上海美专和上海艺专集中了一大批留学归来的美术家和国内著名的画家,阳太阳导师是留日归来的陈抱一先生。“西学东渐”在美术、西方美术教育的繁盛,特别是在思想观念上的激荡,使当时的许多热血青年不仅仅是在上海求学,他们大部分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直接参与了各种新思潮运动,走在时代变革的前沿,成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先行者。

年轻的阳太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的同时,还参与“新美术”运动。他和同学先后在校内组织“一一艺社”“二零春画会”,并举办写生、展览活动。毕业工作后,阳太阳先生与庞薰琹、倪贻德、张弦、王济远、周多、段平佑等人发起成立了“决澜社”,并举办画展,画展以西方美术展览的方式举办,加上作品大多以当时西方美术流派的艺术语言创作,在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环绕我们的空气太沉寂了,平凡与庸俗包围了我们的四周,无数低能者的蠢动,无数浅薄者的叫嚣。我们往古创造的天才到哪里去了?我们往古光荣的历史到哪里去了! 我们现在整个的艺术界只是衰颓和病弱。

我们再不能安于这样妥协的环境中。我们再也不能任其奄奄一息以待毙。让我们起来吧!用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色、线、形交错的世界吧!

我们承认绘画决不是自然的模仿,也不是死板形骸的反复,我们要用生命来赤裸裸的表现我们泼辣的精神。我们以为艺术决不是广告主的奴隶,也不是文学的说明,我们要自由地、综合地构成纯造型和色彩的世界。我们厌恶一切旧的形式,旧的色彩,厌恶一切平凡低级的技巧,我们要用新的技法来表现新时代的精神。

二十世纪以来,欧洲的艺坛实现新兴的气象:野兽群的叫喊,立体派的变形,Dadaism 的猛烈,超现实主义的憧憬……二十世纪的中国艺坛,也应当现出一种新兴的气象了。

让我们起来吧!用了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色、线、形交错的世界吧!”①

我们从“决澜社宣言”中,能深切体会到当年他们为改变现状的热血和激情,还有那强烈的时代使命及担当。在“新美术”运动的基础上中,他们在中国近代美术运动的开启上站在了时代的前列并推动了其发展。这使“决澜社”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阳太阳在上海学习的是西方美术,主要是油画、水彩。20 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运动的形成和兴起,极大地影响着当时的中国西画教育。在艺术观念上的革命,已激起美术家的强烈热情,从“决澜社”的宣言和他们的创作,我们能体会到这一点。所以,阳太阳在这个时期的油画创作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西方后印象派及现代主义一些画风的影子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从另一方面来说,他的创作与当时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是同步的,因为西方艺术对他的影响更多是观念上的,而他同时在创作中强调了自己的情感与个性。所以,他的作品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以自己的理解去创作,因此具有自己的艺术面貌。特别是在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艺术创作已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阳太阳油画艺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在上海期间及到日本留学时期,二是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及新中国成立前,三是新中国成立后。这三个阶段创作的作品都有明显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点。

我们知道,阳太阳学绘画是从传统中国画启蒙和入门的,因此,不论在艺术形式上还是在审美观念上,都是比较传统的。虽然在考入上海美专前在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接受了西画的基础训练,但正式学习油画并创作,是在到上海学习后。可是我们从这一时期他创作并参加展览的许多作品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不但熟练地掌握了油画技法,还在创作上达到了一个成熟的水平和学术的高度上。和老师、一些美术大家作为创社成员成立“决澜社”,常与一些著名画家联合办画展,就说明了他当年不仅仅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出现,而是以一名观念前沿和优秀的油画家活跃在上海美术界的,这就令人惊叹了。从1929 年考入上海美专到1931 年从上海美专毕业,用了短短的三年时间学习,然后就参与了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并成为代表人物,在油画创作上与时代同步并达到了一个学术高度,这种文化身份的巨变和艺术形态的华丽转换,除了时代因素的造就,更多的是他个人艺术天赋的使然。他思想的进步和艺术的敏感,是这种突进的条件。这使他这个时段的创作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很接近,比如1933 年的油画《烟囱与曼陀铃》、1934 年的油画《宇宙的沉思》1935 年的油画《林间》等作品。

1935 年,他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的日本大学艺术研究科学习。1936 年,油画《女青年》入选“日本独立美展”;大型油画《恋》入选日本“第二十三届二科美展”,与世界著名画家罗丹、戈雅、马蒂斯等大师作品同场展出,并印入画册。这是阳太阳早期油画创作成就的高峰。这些作品同样延续了他上海时期的艺术追求。象征、超现实和表现现实主义是这个时期的阳太阳油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1937年,阳太阳从日本学成后,本计划去巴黎发展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当年阳太阳去了巴黎,那他的艺术人生和成就可能是另一种情况。但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毅然回到桂林,参加抗战文化工作。他体现出在上海参与创立“决澜社”时的激情,在民族危难的时候,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前沿呐喊奋争。他参与抗战文化活动,兴办美术教育,创作了一批抗战题材和风景油画作品,如1939 年创作的油画《骑者与马》,《沙原上的船》,1941 年创作的油画《磨刀的人》《S 女士的画像》等作品。这些有着强烈民族和时代精神的作品,体现了阳太阳强烈的民族气节和时代的使命与担当。这种高尚的人格品德使他的作品在反映时代和民众生活的同时,表现出一种崇高的艺术品格。同时,作品开始探索民族审美特点和艺术个性。这个时期阳太阳的油画创作呈现出关注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阳太阳创作油画《继续前进》,同时,油画《祖国之晨》获华南文艺创作奖。1956 年他创作了《漓江之晨》、1957年的《芙洛丽莎》,1962 年的《黄山朝晖》等作品。之后,他创作了一些政治题材和人物肖像,其中有少数民族人物。这个时期,阳太阳先生在参与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事业建设同时,继续进行油画创作,并更重视表现广西地域题材的表现。同时,把更多精力投入水彩画和中国画创作,他的油画创作逐步减少。

阳太阳先生的油画艺术从超现实、表现现实主义到现实主义再到表现广西地域特色的探索,我们可以看他的艺术发展轨迹——受西方油画的影响、表现现实生活再到追求地域特色的表现。这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审视和选择自己艺术发展方向的艺术家的道路,是一种对自己本体文化回归的选择。这种艺术实践具有很典型的时代特征,也是中国现当代油画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其贡献和文化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阳太阳先生的水彩画创作始于哪年,因时代的动荡和作品的流失不得而知,创作于1939 年水彩《持枪的人》是如今我们知道的最早的水彩画作品。1954 年创作水彩画《桂林象鼻山和解放桥》并入选“全国水彩、速写画展”。同年创作水彩画《漓江木排》。《漓江木排》,是他水彩画创作成就的高峰,这幅作品和1955 年创作的《武昌造船厂的建设》入选全国美展。并参加了苏联国际青年艺术节并获“造型艺术奖”。当时苏联的《造型艺术》杂志发表了《漓江木排》并由苏联专家撰文评介此画。《漓江木排》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伐木工人在漓江放木排运输木材的景象,晨曦中充满朝气的劳作画面,使作品有一种清新的审美效果,体现出共和国成立初期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1957年,他随中国美术代表团出访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并画了一批水彩写生作品。之后,水彩画成为他的主要创作方式之一,一直画到2003 年,时年他已94 岁高龄。

阳太阳先生的水彩画艺术,一直以表现现实题材为主,并且是表现他家乡桂林山水居多。这是他晚期油画创作关注广西地域特点和个人风格的延续。在这期间,他在创作中不断追求在水彩画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特点,以新异的表现语言表现桂林山水。在创作中,他经常使用中国画的线条和构图方式,以及中国画写意的审美观念,使作品获得一种具有东方审美特征的视觉效果。如创作于1976 年的《塔山春早》,1979 年创作的人物肖像《静女工》、风景画《天空任鸟飞》《细会长流》《峨眉山道》,1982 年创作的《春泉》《春汛》《仓山晓色》,1983 年创作的《百色渡口》《壮乡银河落九天》,1987年创作的《西山小景》《山泉清音》,1988年的《山岚人家》,1989 年的《暮韵》,1990 年的《群山峰阵》,1997年的《暴雨如油》,2003 年的《江上小景》等作品,都体现这种审美特点。这是他追求水彩画艺术民族性与个性的体现。水彩画是阳太阳坚持了大半生的艺术创作,他的水彩画创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成就了他作为20 世纪中国水彩画代表人物的地位。

阳太阳先生的油画和水彩画艺术,正如他每个历史时期都站在民族命运、时代发展前沿,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贡献一样,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和精神财富,为现当代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注释:

① 引自:《决澜社宣言》,载《艺术旬刊》,1932 年第5 期。

猜你喜欢
水彩画油画太阳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我的水彩画
太阳几点睡觉
《岁月长又长》(油画)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夏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