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渝河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成效及做法

2020-01-21 00:29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8期
关键词:隆德县林田湖供水

孟 醒

(隆德县水务局,宁夏 隆德 756300)

渝河发源于宁夏隆德县境内的六盘山西麓,全长47.1 km,出境后进入甘肃省静宁县葫芦河,最终汇入渭河,为黄河三级支流。隆德县境内渝河流域面积481 km2,渝河保障着沿线11万多人的生产生活用水,是隆德县的母亲河。

1 渝河流域系统治理概况

2015年初,渝河因跨界水污染问题被媒体曝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环保部督导组赴隆德县调研督导,要求渝河出境断面水质年内稳定达到Ⅳ类标准。为此,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从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利用4个方面对隆德县进行了调研指导及顶层规划设计,提出在渝河流域“创新多元治水新模式,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建设宁南山区生态流域示范区”的目标。按照要求,隆德县以“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河库共治、高效节灌”为抓手,整合水利、环保、林业、农牧等项目资金,实施了一大批生态建设项目,促进水资源的综合配置和高效利用、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构。经过3年努力,2017年隆德县渝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了国家环保部要求的Ⅳ类标准,并持续向好发展,至2018年渝河中上游水质达到Ⅱ类标准。从此,昔日的臭水河变得绿树成荫、清流潺潺,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先后受到了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环保部、环保世纪行——宁夏行动、环保部西北督查局等的充分肯定,水利部向全国通报表扬,其治理成果入选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

2 主要做法和成效

2.1 抓保水,精准施策,促进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1)平田整地保土蓄水。针对渝河流域特点,精准施策,持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坡改梯等工程措施,使昔日水土流失严重的1 467 hm2荒塬变成了保土蓄水的高标准梯田,保持水土能力明显提高,水土资源环境显著改善。

(2)移民下山引水上山。配套实施县内生态移民工程,把山上生产生活条件极为不便的140户群众整体搬迁到山下河谷地带安家置业,迁出区进行生态修复。在三里店水库北岸建二级扬水泵站,新建47座调蓄水池和35 km管道,扬水上山,解决了渝河流域山腰山顶1 800 hm2林地灌溉问题,使生态林补植补造成活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80%以上,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2 治污水,疏浚清源,连通流域河湖库坝水系

(1)加大源头治污。聚焦问题、清单管理、源头控制、分段治理、精准施策。首先是对渝河沿岸排污口进行归并,铺设排污管道将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其次是对上游收纳县城污水的三里店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清除库底污泥,改善水库水质;最后是在渝河流域实施渝河水污染防治、库坝及供水管网连通、河道整治等工程,修建污水处理厂,关停污染企业,关闭河道非法采砂场,使渝河水质稳定达到Ⅳ类以上,引来大白鹭、苍鹭、青头潜鸭等各种鸟类在此栖息。

(2)重视生态修复。为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沿渝河铺设管道73 km,接通了6座库坝,在主河道建壅水坝、溢流堰、柳谷坊79座,在渝河两岸利用既有坑塘建蓄滞连通池12座,总容积246万m3,内外互补兼修,延长河道水滞留时间,通过砂石河床的大面积自然曝气和水生湿生植物的吸附降解,有效脱氮除磷,增强水体自我净化和自我修复能力。

2.3 保供水,引调互补,促进城乡饮水提质增效

(1)加大源头互补。落实水利扶贫攻坚计划,以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为重点,投资3.36亿元,先后实施了隆德县城乡供水水源、中南部水源至隆德县城等八大供水连通工程,形成了跨县、跨流域引水、调水配置水资源的格局,从源头上保证了供水能力。

(2)提升改造入户。集中开展农村人饮入户“清零行动”,加大供水管网覆盖率和入户改造,全县自来水覆盖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9.7%。

(3)三是强化水质监测。对全县29处水源地进行保护,42处饮水工程全部配套了消毒设施,建成净化处理厂6座,实现了水质检测和自动化控制全覆盖,提升了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水平。

2.4 促节水,提标扩面,推进灌区高效永续发展

(1)扩大节水灌溉面积。以水定发展、以水定产业,实施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化生态节水灌区等项目。对渝河川道老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建成以蔬菜、苗圃、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区1 333 hm2,在渝河北山上发展以红梅杏、核桃、醉鱼木等经果林和林药间作为主要特色的高效节水补灌区1 800 hm2,使隆德渝河流域内高效节水灌区面积累计达4 467 hm2(占全县灌溉总面积的70%),实现了流域内高效节水灌溉全覆盖。

(2)提高灌区生态效益。改造提升河谷老灌区,增加供水能力和效率,每年节约用水量210万m3,单位面积产值由改造前的4 800元/hm2提高到11 250元/hm2,节约的水用于渝河北塬新增的节水补灌区的经果林产业发展,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沿山打造了一条以山杏、山桃为特色的23 km旅游观光带,促进了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2.5 求创新,深化改革,工程运行管理科学规范

(1)率先试点促改革。把水利改革贯穿于水治理全过程,率先在渝河流域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农业水价、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等全国性改革试点,有效破解了水利工程四至不清、产权不明、重建轻管等难题。

(2)强化工程信息化。在高效节水灌区以自动化和远程控制用水量和智能计量为手段,实现泵站、输配水管道、田间灌溉系统自动化管理。健全人饮工程县、乡、村三级管理服务体系,对22座灌溉蓄水池、26处饮水工程进行在线监控,实现了从水源到用水户的全程智能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供水的安全性和保证率,管理成本大幅降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建立了集河道、水务事件巡办于一体的河长制信息化网上管理系统,保障了渝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项目正常发挥效益。

3 结 语

宁夏隆德县渝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一次以顶层设计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在全国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能为其他地区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猜你喜欢
隆德县林田湖供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
记一次写生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山水林田湖草研究概述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宁夏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制度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甘肃省发布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技术指南
连片特困地区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