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家政和养老进社区构筑面向现代化的高质量民生港湾

2020-01-21 14:12李璐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家政杭州市居家

李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浙江省杭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家政和养老服务进社区为抓手,扎实推进高质量社区建设,打造面向现代化的民生港湾。

一、新老社区齐更新,共筑民生目标

社区是民生服务的基层阵地。杭州市提出未来社区、新建社区、老旧小区三类社区建设模式,在城市更新中兼顾新老社区,共筑民生目标。

未来社区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升级加强版”,每个社区涵盖“九大场景”成为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其中,“健康场景”聚焦健康服务全覆盖,在社区内构建日托康复、居家照护、在院医疗的全场景连续健康服务。“服务场景”将公共服务、物业服务、家政等商业服务有机结合在智能化社区平台,打造“智能互联”的未来社区服务体验。未来社区通过集约土地、功能整合、设施改造和智慧互联,实现治理、健康、创业、交通、服务、教育、邻里等中心“七心归一”,极大方便了社区群众。

社区“微更新”在老旧小区中做精做细服务,同样实现便民利民。拱墅区位于主城区,到2020年底建成社区“阳光老人家”78家,形成社区“一刻鐘”服务圈,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域。为方便老年人就近养老,在老旧小区集中的社区率先探索建立10—30张床位的“家院一体”微机构,100%实现养医结合。针对老年人最急需的餐饮需求,构建“中央厨房+中心食堂+助餐点”的助餐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新建、改造、提升老年食堂、助餐点31家,其中市级示范型老年食堂10家。

二、两大行业齐发展,聚焦民生需求

杭州市作为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和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聚焦人民群众家政和养老需求,深入社区开展服务,破解民生难点和痛点。

一是推动家政进社区,提供社区网点设施,打造统一服务模式。在未来社区设置家政、养老、托育等综合服务设施;在新建小区建设或预留家政服务网点设施(场地);在老旧小区嵌入家政、养老等服务设施,同时政府投入800万元补助星级网点。结合服务人群、网点规模和服务业态,打造社区家政服务七大服务模式——“小太阳、有志青年、我爱我家、夕阳红、超级保姆、康养护理、全管家”,明确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品质化需求。

二是推动养老进社区,分层分类布局,精准实现各类服务机构功能。在街道层面突出“重综合、强辐射”的枢纽作用,重点解决老年人日托、中短期全托以及不超过15天的“喘息服务”需求,每6000—8000户配建1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社区层面突出“重特色、强覆盖”的作用,发展开放式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将原新建住宅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建标准由20平方米提升至30平方米,积极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资源,打造50张床位以下的“嵌入式”微型养老机构,真正实现了“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同时,在社区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试点,促进志愿服务和互助养老发展。目前,全市共建成照料中心2898家,其中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200余家,全市覆盖率达90%以上。

三、线上线下齐动员,丰富民生体验线

杭州市积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城市大脑”为城市运行、资源布局、服务配置提供了智能支撑,也使智能家政、智慧养老成为可能。

一是全域联通。家政服务联通“城市大脑”等数字平台,实现通办通查、通用通享的大数据服务模式。家政企业接入“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的“安心找家政”应用平台以及商务部业务平台、“浙里办”“信用杭州”等平台,所有家政企业、从业人员信用信息以及消费者评价反馈实现了一网通查、信息共享。

二是全程便捷。社区养老拓展了“24小时智能监测、无接触取餐、智慧餐台自助选菜、刷脸全市就餐、养老服务机构VR全景导览”等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全方位为老年人打造一个舒适、安全、适老的安居环境。

三是全员覆盖。为避免科技的冰冷感,杭州市着重加强“有温度、广覆盖”的智慧养老服务。特别向孤寡、独居老人发放智能养老终端14万余台,老人一键快捷呼救,服务商全天候“助急”服务。疫情期间,杭州市养老行业首创服务员上岗和老年人下单“健康码”线上查验,覆盖全体养老服务人员,全省率先恢复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四、投资消费齐拉动,共赢民生经济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发展新格局,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的重点任务。杭州市在适老化改造、创新投资模式、家政养老消费领域的积极探索,既解决了民生需求,又拉动了民生经济。

一是聚焦适老化改造,针对老旧小区广泛进行社区和家庭适老化改造。尤其是在全国率先推出家庭适老化改造服务项目,将之作为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进。2020年将完成1914户困难老年人、残疾人家庭改造,内容涵盖“如厕洗澡、室内行走、居家环境、智能监测、辅具配备”等五方面。下一步,在政府补贴基础上,也将带动普通家庭的个性化适老化改造服务,从而有效带动居民适老化消费。

二是创新建设经营模式,实现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有力带动。杭州市两批共11个未来社区建设项目纳入省级创建试点,预计总投资3282亿元,直接受益居民近20万人。以萧山区瓜沥镇七彩未来社区为例,瓜沥镇政府与投资商采取BOT模式合作,一期社区建设项目完全由投资商投入并运营,5年后由政府收回物业设施。其中,创新性地采取公交场站TOD综合开发模式,实现土地混合出让的模式提高设施利用率,丰富了应用场景和使用效率。

三是引导家政养老消费,实现便捷使用和便捷支付。杭州市构建了“线上+线下”的供需对接和电子支付平台体系。率先创设养老电子货币(重阳币)和电子养老卡,实现了线上无卡支付和线下一卡支付。助洁、助餐、助浴等53项上门养老服务均可在市民卡APP端预约,235家入驻商家、3262名养老护理员在线接单,累计已达84.94万单,已为11.57万特殊困难老年人发放7604.93万重阳币,并数倍带动广大老年群体和家庭消费。

我国将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杭州市立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发挥智慧科技的平台支撑效应,发挥行业市场的专业服务能力,发挥财政投入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推动家政和养老服务进社区,构筑面向现代化、体现高质量、服务大民生的温馨港湾,打造社区建设和服务的民生标杆。下一步,杭州市还将着力从制度建设、人才引进、服务质量、行业标准等多方面,提升家政和养老行业的管理和服务效能,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贡献更多的杭州经验。◆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所)

猜你喜欢
家政杭州市居家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坚守与创新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杭州市支援武汉医疗队等6个集体获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
中介型家政O2O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微生高的往事
初四居家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