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捐出巨款, 该不该收?

2020-01-22 06:06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巨款积蓄善款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社会各界聚集力量,共同抗击疫情,人们的捐赠热情空前高涨,大家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捐款捐物。然而,一些关于老人捐出巨额善款乃至毕生积蓄用于疫情防控的报道,很快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不少媒体和网民担心,老人捐款之后生活会受到影响,认为慈善机构不应该接受老人等“弱势群体”的捐款。但是,捐款不是自愿的吗?谁有权力替老人决定捐不捐款呢?

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佳作展示一

山河有恙,当尽力而为

◎张宇梦

尊敬的爷爷、奶奶们:

你们好!疫情当前,所有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涓涓细流正汇成浩荡江河。这其中也有你们的鼎力相助!有的老人捐出了巨额善款乃至毕生积蓄用于疫情防控。相比于那些只说不做的人,你们令我心生敬佩!可是,疫情防控虽然重于泰山,但各位爷爷、奶奶还应量力而为。

面对国家危难,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人,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鲁迅有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还说应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份光和热没有大小的标准,因为它是以爱国情怀凝聚而成的。所以可敬的老人,您不必将毕生积蓄倾囊而出,因为您也是需要关注与帮助的对象,我在此建议您将捐款中的一部分收回。相比于物质捐款,你们的爱国之心更让人感动。你们心系祖国,渴望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国家有难,你们纷纷慷慨解囊。其实,仅凭这颗爱国之心,便足以让国家与社会欣慰。

你们捐赠巨款的行为值得赞颂,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捐出巨款乃至毕生积蓄的后果是什么?你们也许会变得生活困难或生活水平大不如从前。正在进行扶贫工作的党和政府是不愿看到这样的情景的。我们国家想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扶贫攻坚战至今仍在继续,扶贫任务仍然艰巨。你们在捐出巨款的同时,可能会无形中“返贫”。你们是时刻被国家与社会挂念的一群人,所以我在此恳请你们收回巨额捐款中的大部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危机之中,理性尤为可贵。

年迈的你们需要保障,所以不必捐出巨额款项。“爱是积累,不是透支”,支援方式可以有很多种,金钱在此时固然重要,然而实际行动带来的帮助千金不换。各位爷爷、奶奶可以通过劝导家中年轻人为抗疫多作贡献的方式,发挥自己的能量。当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志愿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志愿者的服务可以切实有效地防控疫情,参与其中,就能在这场阻击战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国家打赢这场“战役”。疫情防控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你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在疫情防控时期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活动。

可爱的爷爷奶奶们,山河有恙,当尽力而为。请你们要在保证自己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再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致

敬礼

×××

××年××月××日

这篇作文采用“给尊敬的爷爷奶奶们一封信”的形式阐明自己的观点,感情真挚,极具感染力。内容围绕“山河有恙,当尽力而为”这个中心论点,融合作文材料,结合当前疫情、扶贫政策的社会实际情况、以行动支援,从三个分论点展开分析议论,使作文的中心突出,内容丰富。

思路导航

以上作文材料的核心人物是捐款老人,核心事件是讨论慈善机构对老人捐出的巨额善款该不该接收的问题。作文应围绕材料中“老人捐巨款”的现象进行写作,考生可从支持、否定及辩证分析三个不同的角度展开构思。

1.如肯定老人捐巨款的行为,可从以下角度构思:(1)此类爱心行为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温情与善意,也可激励更有能力的人行动起来,投身社会捐助。(2)“一刀切”地不让老人捐款的想法过于武断。老人不等于穷人,不应绝对化地把老人跟“弱势群体”画上等号。

2.如否定老人捐巨款的行为,可从以下角度构思:(1)超过自身能力的行善方式可能会在社会上产生负面影响,也可能会让受助者心生愧疚,难以承受这份过于沉重的善意。(2)捐款要量力而行,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3.如从辩证分析的角度发表看法,可从以下角度构思:(1)任何人的爱心都不应被辜负,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细致扎实的工作,让每一份善意都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2)慈善机构不仅要确认捐赠人拥有财产的合法分配权,还要建议捐赠人慎重考虑,理性捐赠,量力而行。

佳作展示二

婉言拒绝,保留世界的颜色

◎彭心怡

疫情當前,不少老人因捐款而“倾家荡产”。他们的爱心没有错,但我们不能让老人们“困中救困”,我们应婉言拒绝,保留世界原本的颜色。

委婉拒绝,不让火红的热心黯淡。疫情一线形势严峻,不少社会团体和个人纷纷捐资。每个捐资人的热心,都似一团火一般给医疗人员带去了温暖。善良是美德,没有人能剥夺他人捐资的权力。但收入微薄的老人是特殊群体,需要我们特殊对待。捐款行为是自愿的,没有人可以干涉,但为了老人以后的生活保障,不少善良的人担心老人没能考虑周全,进行劝说。老人们一想到国家有难,便想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怎能让他们寒心呢?不由分说地拒绝收款是不可取的,应当和他们分析现状,提醒他们要先保障自己的生活。我们绝不能单以善意去给一颗热心泼上冷水。

更多关爱,让绿色的生命之光闪耀。拒绝老人捐款,说明我们不只关注疫情,也在想着保障他人的幸福。疫情中的医疗人员和病人需要帮助,积蓄微薄的老人也要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为了国家和他人,不一定非要牺牲自己的幸福,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并没有实质性的冲突,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推向绝境。老人不同于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有限,他们也需要关怀和爱。拒绝接受他们的捐款没有错,每一个生命都需要被善待。

理智评论,让社会重抹一道平静的湛蓝。老人捐出巨额善款乃至毕生积蓄的报道不是第一次出现,媒体对于老人和儿童捐款总是特别关注,极力报道其善心之举和高尚品质,把其当作噱头吸引关注。但那些报道是真实可信的吗?是不是在极力夸大事实,制造“卖点”呢?舆论导向让普通群众认为,此类事迹是体现自身品质的重要机会。难道为了救别人“出刀山”,就要把自己“推进火海”才算高尚吗?报道称老人将自己的养老金全部捐出,可谁又真正关心过他背后的艰辛生活呢?没有人能为老人作决定,但希望大家能理智“膜拜”,老人也能理智捐款。

老人自愿捐款,社会婉拒收款。大千世界色彩纷繁,莫要让它失去本来的颜色。

作文将“是否拒绝老人的善款”与“世界多彩的颜色”相结合,构思新颖独特。作文主体部分从委婉拒绝、关爱他人、舆论导向三个方面论证“婉拒善款,保留世界的颜色”的论点,全面地论述了“面对老人的善款我们应如何选择”这一问题。

猜你喜欢
巨款积蓄善款
“圣诞老人”滑雪筹善款
各地妇联网课亮点纷呈 为复工复产积蓄力量
产业蝶变:积蓄由大到强的新动能
退还天降巨款 美女律师“一夜走红”
公开善款去向才能拉直问号
每一笔善款都应成为“烫手山芋”
巨款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