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外语教育的文化自信

2020-01-25 16:06郭凤鸣
关键词:文化自信新时代

摘 要:“文化强国”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既让世界有机会重新认识中国,重新构建新的中国国家形象,也为高校外语教育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建设机遇。但与此同时,由于多年来高校外语教育政策“重知识、轻文化”的导向,导致外语教育的文化自信建设滞后于时代需要。为此,可以通过完善教学大纲、修编教材、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强化课程思政、优化测试与考评等途径,在外语教育中强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保持对异国文化的批判性认知与接受。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高校外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20)05-0088-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并呼吁要有文化自信的底气,他要求“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1]。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文化自信的厚重基础和强大力量“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3]。文化自信关涉国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关涉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复兴。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内化了的、某个群体共享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具有培养民族情怀,提升民族性格的功能;具有规范人的言行、滋养人的精神内核的作用。自信,就是发自内心的、具有积极性的自我肯定与自我认同。

近年来,学界从多维度探讨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从文化自信的表现形式出发,有研究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时代变革中既能保持自我又能面对世界的标识”[4],文化自信既有传统性又有开放性。从哲学出发,有研究认为,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5],文化自信是历经对传统文化重重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之后形成的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稳定的认同感,并对该文化的未来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有研究延展了文化自信的内涵,认为“不仅要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更要增强对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6],文化自信既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有对建设和振兴中华民族过程中所传承并创新的文化的肯定。在文化自信的功能上,有研究认为“既有助于克服文化独尊和盲目文化自傲,也有助于克服文化自卑和文化盲从”[7],在充分和准确认识自身文化的基础上,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保持一种稳定的姿态,不走极端。

上述研究,视角多维,颇有新意。然而,作为介绍、研究和引入外国文化、推介中国文化走进世界的外语教育对文化自信的研究却相對滞后。站在外语学科的视角出发,文化自信是对自己国家、民族及其优秀文化的充分肯定与认同,充满信心与信念。其核心要义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种自信源于国家的强大和民族文化的力量,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与动力,是应对世界异质文化冲突的心理支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二、面向文化自信的高校外语教育演进历程

费孝通先生早年做人类学研究时发现,在社会的大变动中,少数民族文化如何保存并长期生存下去,是文化转型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为此,他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认为这是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8]。简言之,文化自觉就是对自身所在文化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要有全局的认识和定位。费老先生所讲的“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就是希望我们不忘“根”,不忘“本”,为此就要开展“寻根”工作,对传统文化盘存,看看我们有哪些应该保留并传递下去的优秀传统与文化,并有目的、有意识地继承和发扬之。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一种通观全局的判断能力与眼界,培养预测未来的敏感度”[9]130,这是文化自觉的必由之路。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一组相辅相成的术语,“当对自身文化都缺乏一种自觉意识,那么很容易陷入一种盲目的‘文化自大或一种悲观的‘文化失落,这无疑都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而反过来,如果没有文化自信,当本土文化与强势外来文化遭遇的时候,由于缺乏一种积极开放的文化心态,自然也无法获得真正的文化自觉”[10]。在高等外语教育中,常常会有中外文化的相遇与碰撞,这其中势必会关涉中华文化与异国文化的较量与交融。那么,我们对此较量和交融的态度和行为就颇值得分析与探讨。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阵地,它表现在传承文明、探索未知、完善个人品质 [11]。高校的教育目标,凝聚着知、情、意与文化再生产的统一。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的设定需要思考文化在其中的角色与定位,思考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立足点与未来路向。高等教育就是要“不断地了解他人,同时深刻地了解自己”[12]。“了解他人,了解自己”的呼唤,是对高等教育理想与教育精神的一种追求,追求一种文化自觉,进而达至文化自信。

历史上,清政府一度以“天朝上国”自居,自恃“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3],从而关闭天朝大门。这种对自身文化的过分自信,对外来文化极度漠视的文化自大心态,使得清政府错过了了解世界、走进世界、借此而改革创新的历史机遇。这种文化自大与自负的状态,被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彻底摧毁与打破。洋务运动中一部分思想先进的革命者有了某种程度上的文化自觉,他们呼吁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洋务派对待中外文化交往时的鲜明态度。“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14]。故而,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开设为“了解他人”提供了可能和打开了通道。

毛泽东早年对中华传统文化就充满“自知之明”,他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固有之弊端是“思想太旧,道德太坏”,但他同时意识到西方文化也非甚好:“吾意即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15]。毛泽东这种深刻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始终引领着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号召“向苏联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了解他人”。在语言学习上,强调“自动学习俄文”。在国际文化交流上,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并且明确要求“就是要把戏台上的那个架子放下来”。“放下架子”就是放下身段,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既要有底气,也要有志气,“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搬,机械搬用”[16]。这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理念,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导原则。由于历史的原因,曾经一度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否定了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的外语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直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得以历史性地改观,学习和了解外国的外语教育被重新重视,“高水平的外语教育同时也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17]136。这,就是一种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表现,这个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既包含了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反思,也包含了对他文化的审视,这样的反思与审视,有助于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相互走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化开始全方位向中国涌进,一些大学生尤其是外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大量阅读了西方文化书籍,对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逐渐显露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否定和不自信,开始盲目地接受和吸收西方强势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的其他思想与意识,认为西方的一切都优越于中华民族文化,这种现象引起了外语界的高度重视和警醒。中国人民在遭受长期的屈辱中不断抗争,终于得以在世界之林中昂首,当中华民族文化面对新鲜的异国文化,面对全球化的时候,需要更加清醒、更加自觉地进行文化反思,摆正心态,清醒地认识自己和看清他人。1998年,《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紧急出台就是为应对这样的状况而发布的,该意见态度鲜明地宣示:“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宣传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18]。这个意见,就是要求外语专业的师生在接触与了解异国文化时,务必保持一种清醒的认识,保持一种批判的精神,意识到在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频率不断加快的状态下,这种交流与交往往往是双向互动,而非单向流动,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都对异文化有吸纳、有改造、有创新,丰富与充实各自的文化,最后形成各自文化中的新思想、新内容。

时至今日,中共中央明确要求:“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化并强调了“文化自信”,这为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发展路径,也是当下及今后高等外语教育理当担负的重责与前行的方向。

三、高校外语教育文化自信的现存状态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的实施,高校外语教育在重视外国语言文化教育的同时,强调跨文化交流,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对外推广和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强调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当下,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已然发生了巨大转变,以英语世界为核心的国际交往正在转变为全球成员的参与;以中国单向借鉴世界正在转变为世界与中国的双向交流,中国开始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略[19]。外语教育理应主动对接这些变化,全方位、多维度训练学生在对外交流中不卑不亢,尊重自身文化,欣赏他文化。

同时,“一带一路”为高校外语教育的文化自信带来了机遇,让世界重新构建中国国家形象。过去,由于外部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内部对外宣传媒介的局限,导致内外信息不对称,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从点到面,提供给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教育等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全方位视角。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由此前的被动、单向、双边状态开始转向主动、双向和多边状态。中国在“一带一路”上展现的新姿态,为外语教育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实践方向和参考,既练好内功,掌握中华优秀文化的来龙去脉和未来趋势,在相关领域适时推介中华文化,让其在世界绽放光彩;又对接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通过取长补短,协同共进,为强化文化自信、构建国家形象注入新力量,带来新机遇。

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外语教育由于深受“工具性”的影响,其教育教学都专注于外语的各种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训练与传授,忽视了对文化知识的深刻解读,忽视了引导和培训外语专业学生对异文化的批判意识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高校外语教育在文化自信上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

(一)外语教学大纲中,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缺位

这里以改革开放后颁布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为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78年)的教学内容“以国外题材为主,原文为主”[17]157,中华民族文化未被提及。《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1989年)在教学任务和目的中提到“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20],但并未进一步對“社会文化知识”作解释与界定,所以难以判断中华民族文化是否包括在其中。《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试行本)》(1990年)中提出了对文化素养的要求:“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等比较了解,熟悉中国文化”[21]。这是外语教育中难得的“文化自觉”,但不足的是,其尚未意识到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意义和价值。此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设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22],结合上下文来看,这里的“文化知识”指的是“英语文化知识”。在这个大纲执行其使命的这18年间,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原有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手段、测试与评估等方面都已经明显滞后于中国社会、国际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的掌握、传承、创新与国际传播未在大纲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之列,表露了外语教学大纲需要紧跟国家战略而亟待修订与完善。

历经五年的调研与论证,2018年出台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中提出了“素质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23],这三项要求中,对应了“文化”的分别是“素质要求”之“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知识要求”之“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能力要求”之“跨文化能力”。尽管这些要求都暗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素养在其中,但是,扩大中国影响力的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国际传播目标仍未得以明确。好在这个国家标准是外国语言文学类建设的普适要求,各个高校的外语专业尚有结合各自的办学特色、办学层次和人才定位而确定各自校标的空间,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诸多可能,通过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倍增文化自信。

(二)高校外语教材中,中华民族文化被挡在了门外

一些高校外语专业以引进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化的原版教材为主,着重介绍传授目的语国家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这样一来,中华民族文化很容易就被挡在门外。对国内高等教育外语规划教材涉及中华民族文化占比的研究,刘艳红等学者的数据很具说服力和代表性。他们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大学英语综合教材共计10套40册为研究对象,这10套教材,主要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出版,这些出版社的出版品质是公认的,所以较具有代表性。通过对这些教材的研究发现:“教材的中国文化比例过低,未能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加强中国价值的国际传播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4]。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现代大学生甚至外语专业学生在国际交往和跨文化交际中,很难用外语正确表达和传递中华民族文化,更遑论对其进行传播与推广了。而即便有部分涉及中华民族文化的教材,也多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主,如中国龙、饺子、中国功夫、中国汉字等,对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丝毫未有涉及,没有展现真实、立体与全面的中国,不足以改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刻板印象。

(三)高校外语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淡薄

当前高校外语教师学历普遍较高,有的甚至在国外取得了学历与学位。外语教师长期在外语环境里熏陶和学习,加之外语教育教学多年来一贯的“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的目标定位的引导,外语教师对外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外国文化等信息表现为一种积极的开放性,因而积淀深厚,造诣较高。

但与之相对的是,由于没有站位高远的“弘扬传承并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外语教育教学目标的引领和指导,外语教师对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递中华民族文化、反思中华民族文化、创新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意识还较淡薄。表现在:其一,对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地位认识不足,对其前世今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尽管可能知晓一定的中华传统文化,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精髓、本质与独特文化价值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了解不全面不深刻,对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和精神不求甚解,甚至认识有偏差或认识错误。其二,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疏离,民族文化个性没有得到彰显,较少反思与追问“我是谁”。全球化时代,每种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与他文化或产生交融,或产生冲突,或产生对抗,这个过程中,站稳脚跟,认清“我是谁”,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与肯定就显得尤为关键。但由于外语教师长期接触强势的西方文化,易于用彼之长比己之短,产生身份的摇摆甚至身份迷失,导致文化不自信,这种不自信甚至可能会传染给学生,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其三,对中华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淡薄,对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认识模糊,没有意识到文化传承创新“是文化自觉的落脚点与归宿”[25]。

一旦外语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不够,那么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创新就难以成为可能,更难以对学生提供适切的引导。一旦外语教师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系统学习、通盘掌握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素养的积淀不够,就可能导致不能深刻、批判地用目的语表达与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导致中华民族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弱化,这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外语专业学生来说是严重不够的,很容易导致培养的外语专业学生仅仅熟知外国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了解甚少,理解甚浅,最终导致外语专业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缺少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而反过来倒追异国文化。

四、新时代高校外语教育的文化自信建设策略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这为全面深化高校外语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高校外语教育必须坚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揽,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在抓好目的语文化教育的同时,注重中华民族文化教育,讲述中国革命文化好故事,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好声音,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中外融通型外语人才,着力提升沟通中国与世界、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参与全球治理的文化软实力。宏观而言,凝练国家文化安全观等核心理念,定位于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需要目标,瞄准国家外语能力建设和中华民族文化建设,为“一带一路”和民族文化的走进与走出提供智力支持与服务保障。中观层面而言,新时代高校外语教育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与破题。

(一)以文化自信为引领,修订外语教学大纲

新时代高校外语教育要始终服务文化强国等理念,始终坚持“四个自信”,按照“双一流”建设要求,修订高等学校外语教学大纲,补充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对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各高校的外语教育要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各校的办学特色来制定自己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对接学生日益增长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心理需要[26],在以往注重外语知识结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上,侧重社会主义办学底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侧重强势外语与非通用语种协调发展,侧重中华民族文化国際表达,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中外兼通型人才或融通中外型人才培养。

大学外语要改变为等级考试而教、为等级考试而学的功利性倾向,全面转向,走出应试教育的老路,瞄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着力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创新人才。为此,完善大学外语教学大纲,适当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在“处理好通用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关系”之外,处理好中华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引导中华民族文化参与国际交流,扩大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自觉抵御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霸权,培养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强化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维护中华民族文化安全。

(二)坚持中外文化兼修,修编新时代外语教材

新时代的外语教育,是国家的一项文化建设工程。国家文化建设要求“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新时代高校外语教育,站在与外国文化交流与交锋的前沿阵地,正是宣传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进世界的力量之一。这其中,作为文化传播的直接载体,外语教材的功能与作用要充分挖掘和重视,“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坚决抵制那些传播西方错误观点的教材进入我们的大学,打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材体系,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坚实支撑”[27]。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元素如果被排斥在外语教材之外,自然在外语课堂上就会鲜有触及,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和对外传播意识,就不易有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为此,外语教材编写,务必坚守国家主流文化阵地,在介绍、借鉴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防范外语教材中出现各种意识形态风险。在新时代,适当甄别筛选引进西方原版教材的同时,强化中国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外语教材,从只强调目的语文化向中外文化双向交流与互动转变,注重中外文化有效融合、互补与对比,着力培养中国大学生多元化文化价值观,保持和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身份。

(三)坚持以文化人,强化外语教师文化自觉意识

教师,是教书育人活动的主体。外语教师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和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以及中华文化自信与否。为此,作为高校外语教师,首先,要提高站位,牢记使命。外语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联通外部的“国际化”与内部的“本土化”,理性辩证保持他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优势互补、互利共生,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相互借鉴,推陈出新,确保中华民族文化在继承中走向发展,走向世界,从而走进世界。

其次,高校外语教师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思路与理念,培育文化自觉意识,从价值上意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参与世界治理的关键地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通识中西,争做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引领者与弘扬者,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与其他课程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向相行”和“协同效应”。

(四)坚持外语课程思政,拓展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就是学校教育的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向同行,与之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外语教育,更应当如此,要求做到把外语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价值引领相结合,发挥外语课程的育人价值,把显性的外语语言教学与隐性的价值观教育融会贯通,彰显语言之外的力量。培育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必须扭转高校外语教育长期以来的重知识轻文化倾向,挖掘外语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元素,强化价值观教育,实现外语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

为此,各高校可以思考设立外语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开展外语课程思政试点工作与研究工作,落实专项经费,激励外语教师探索并改革,促进外语教育的“工具性”理念向“人文性”理念的转向,“在听、说、读、写、译等工具性教育中增添富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人文性的内涵教育”[9]93。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在讲授外国文化时,不失时机地导入中华民族文化,并对二者进行对比与比较。加大专业必修及选修课中中外国家历史文化比较等内容的比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中外文化差异,引导学生读懂中国、了解世界,增强“四个自信”,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鼓励并支持外语教师面向全校开设有关中国及地方传统文化的全英文选修课,开设中国文化的英文讲座,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以外語进行表达的民族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树立多元文化理念。

(五)坚持融通中西,优化测试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和考核测试体系是教育教学的风向标与指挥棒。新时代,外语测试与评估应有一套新体系。一是在侧重点上,要从传统侧重考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向侧重考评中外跨文化运用能力转变。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从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型训练聚焦到提高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思辨能力及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能力上来。二是在内容把握上,要以考评目的语语言文化为基点,适当加大中华民族文化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考评力度,培养学生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中一脉相承的、前后贯通的文化内核、价值观念和民族美德的能力,提升师生融通中外的文化素养,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三是在考核方式上,在考评知识、技能、能力、素养之外,适当加大中外文化差异认知辨析考评力度,适当增加中华民族文化题材比重,最终培养师生的爱国主义意识,维护国家的国际形象、国际尊严和国际利益。

五、结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繁荣兴盛”这个命题和课题,为新时代高校外语教育指明了路径和方向。作为国家一项重大的文化建设事业的高等外语教育,应当认真思考和研究这个课题,写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在对外文化交流与交往中,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立场,凸显文化自信,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讲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表达,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建设高水平的高等外语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十三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主持[EB/OL].(2014-02-25)[2019-12-15].http://www.gov.cn/ldhd/2014-02/25/content_2621669.htm.

[2]秦金月.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直播全文)[EB/OL].(2017-10-18)[2019-12-15].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

[3]赵银平.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EB/OL].(2016-08-05)[2019-12-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05/c_1119330939.htm.

[4]王新燕.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N]. 光明日报,2013-04-07(7).

[5]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4):21-24.

[6]李君如.全面理解“文化自信”[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5):43-45.

[7]邱柏生.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需要对待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2,(1):14-19.

[8]费孝通. 费孝通谈人生:当文化走向自觉[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223.

[9]郭凤鸣. 坚守与超越: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教育演进的文化审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10]曹顺庆.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M]// 谢和平.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8-9.

[11]重提大學精神[J].书城,2000,(10):11.

[12]尼尔·陆登庭,刘莉莉.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1998,(4):3-5.

[13]熊志勇,苏浩,陈涛.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资料选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12.

[14]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辑室,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编辑组.洋务运动(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8.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 毛泽东早期文稿 (1912.6-1920.11)[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86.

[16]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

[17]四川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国外语教育要事录(1949-1989)[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

[18]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界,1998(04):3-5.

[19]彭龙. 外语多元考核,激发新的需求[N]. 人民日报,2014-06-10(12).

[2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制订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7.

[2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工作小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试行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7.

[22]高校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23]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2.

[24]刘艳红,Lawrence Jun Zhang,Stephen May.基于国家级规划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的教材文化研究[J].外语界,2015,(6):85-93.

[25]石娟.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J].中国教育学刊,2016,(8):96-100.

[26]何星亮.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N]. 人民日报,2017-11-14(7).

[27]袁贵仁.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5,(Z1):9-11.

Abstract:Chinese national strategies like Building a Cultural Power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not only give the world the opportunity to re-understand China, but also provide higher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with the chanc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constructions.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olicy, which focuses on more knowledge than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onfidence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lags behind the times. Therefore, higher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department can take some actions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such as polishing teaching syllabus, revising teaching materials, improving teachers cultural quality, strengthen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education, optimizing testing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new era; cultural confidence; highe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编辑:邹蕊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新时代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