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之有效性探究

2020-01-25 16:10李丽群
职业·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体育教学

李丽群

摘 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人们有序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技工院校应当重视体育学科的教学。在教学中,技工院校体育教师应当采用差异施教、创建竞赛、磨炼意志等科学锻炼策略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参与锻炼中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从而为未来参加工作、做好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技工院校    体育教学    差异施教    创建竞赛    磨炼意志

为了切实提升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技工院校体育教师应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逐步激活体育课堂。

一、结合体质,差异施教

技工院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常常采用“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往往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至于不同学生所达到的锻炼状态不同,这无疑会加大学生之间的差距,降低体育教学的效果。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体质,为学生安排不同的训练任务,以便在差异施教中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授“三步上篮”动作时,为了提高训练的有效性,让所有学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成长,教师就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是否练习过“三步上篮”动作,并请有经验的学生进行演示,同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定位和层次的划分。对于有过学习经验且能以正确动作完成三步上篮的学生,教师将其设定为“提高层”学生;而对于动作不标准或者没有学习经验的学生,教师将其设定为“基础层”学生。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训练任务的差异性安排。对于“提高层”的学生,教师为其设定进一步熟悉三步上篮动作并且提高命中率的任务,而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师则为其设定学习基本动作的任务。

通过教师的差异施教,不同的学生都能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在精准化练习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坚定进行体育锻炼的信心。

二、基于项目,创建竞赛

技工院校所开设的体育话务员项目,大多都有对应的国际赛事,而技工院校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延伸练习的空间,使学生在课下也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所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创建体育竞赛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足球运动的教学中,当教师同学生传授了脚内侧踢地滚球、守门等动作技巧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观察,以便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组建参赛队,使不同参赛队伍的综合水平相当。紧接着,教师为学生讲解竞赛的基本规则,并指导学生根据组内队员的特质进行位置的安排,如将防守能力较强的学生安排在守门员的位置,以便学生在各司其职的团结协作中赢得比赛的胜利。在学生完成比赛后,教师除了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外,还应当根据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结合自己参赛的表现,认识到自己足球运动动作技巧上存在的不足,从而让学生在不断地改进中逐步提升其自身足球运动的质量。

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项目竞赛,不仅能够为体育运动的教学营造紧张的气氛、活跃体育教学的环境,也能够优化反思、评价的方式,引导技工院校学生在改进中不断提高练习的效果。

三、傳递精神,磨炼意志

随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技工院校教师也开始关注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品质的培养,所以,为了在当前课改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训练指导,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精神,在体育锻炼中磨炼意志,让学生在塑造自身形体美的同时,促进自身心灵美的发展,以更加坚韧的姿态面对未来职业和生活中的挑战。

例如,在进行排球运动的教学时,当教师为学生示范了发球和传接球的基本动作后,学生会进行自主练习,来巩固学习的成果。但是,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学生手腕处会出现疼痛、酸痛的情况,这时,许多学生的脑海中就开始有了放弃的念头,如果教师任由这种情况的发生,那么势必会降低学生练习排球运动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弘扬体育精神。所以,发现这种情况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暂停练习活动,并向学生介绍中国女排在训练和比赛时遇到的困难,以及她们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训练态度。随后,教师再对学生讲解中国“女排精神”,引导学生以中国女排为学习的榜样,从中国女排队员身上汲取学习的养分,督促学生克服困难并主动地完成排球训练任务。

教师为学生介绍中国女排的训练情况,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女排精神中坚持完成训练任务,从而促进其体育精神的内化,坚定学生训练的信心,形成其顽强拼搏的意志力。

四、控制强度,科学锻炼

学生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也不能要求学生在一节课上就完成体育运动中所有动作的练习,这样无异于“揠苗助长”,影响学生学习的进度和学习的效果。所以,在技工院校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当对训练的任务科学地进行安排,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体育锻炼,在由易到难中提高练习的效果。

例如,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时,如果教师直接为学生安排1 000米跑的任务,那么不仅会让学生产生疲惫感,认为练习中长跑运动是困难的,也会让学生减弱进行锻炼的主动性。所以,体育教师可以改变训练的方式,先让学生进行600米跑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途中跑等运动技巧,调节自身在跑步过程中的呼吸节奏,锻炼自己的耐力。在学生逐步达标后,适当地增加难度,指导学生进行800米跑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耐力,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体能。最后,再为学生安排1 000米跑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在不断挑战自身极限中,完成训练。

教师根据体育运动的训练任务进行练习强度的科学安排,能够让学生在稳步提高自身体能中完成锻炼,从而提高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效果。

五、小结

总而言之,在技工院校开展体育运动的教学,教师需要通过差异施教、创建竞赛形式、传递体育精神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练习的效果。同时,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切实提升体育训练的有效性,不是单单依靠上述策略就可以实现的。因此,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情况、体育运动的训练项目以及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以便逐步完善训练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汪国政.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措施探讨[J].江西化工,2017(6).

[2]张健.素质教育下技工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才智,2017(32).

[3]朱燕强.论技工院校教学中体育教育与拓展训练的结合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7(14).

[4]高锋.新课改下技师学院体育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8(31).

[5]李根.技工院校体育教学困境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30).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体育教学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