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的建议

2020-02-04 08:04邓梦兰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制度体系建议高职院校

摘 要: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具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是指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合作,尤其是政府、企业和学校。高职院校是培育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使命所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培育 制度体系 建议

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使命所在。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迫切需要一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这是达成《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人力支撑。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具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价值观。企业员工的工匠精神高低决定着企业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质量。拥有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始终是企业永恒的追求。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秉持工匠精神,是提高质量的重要因素。完善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校企合作是关键,深化产教融合是重点,“1+X”证书制度是主要途径。

一、工匠精神概述

工匠精神,是指某个行业或职业通过“师徒制”的方式在传授技术和技能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理念与工作态度,是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对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所谓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是指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只要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就能发掘潜能,提升工作品質。a“工匠精神”也是一种持久专注、精雕细琢、追求卓越的理念,此为“匠”心之魂。广义的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工商业领域,而且在其他领域广泛存在和广被需求,其实质就是一种精细化的发展之路所需的技能、态度、职业、产业、价值观。

工匠型人才则是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工匠型人才, 必须具有良好的创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产品加工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加工工艺,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一丝不苟。因此,在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必须使“工匠精神”与相关专业的技能训练、技术养成相结合。 “工匠精神”与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一致,每个职业人都应该是爱岗敬业的代言人;倡导“工匠精神”反映出产业工人对社会“平等”的追求,要形成认同工匠精神的社会风气;只要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国家富强的目标指日可待。工匠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b

二、亟须完善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不甚重视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问题,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未能彰显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工匠精神是评价高技能人才的核心指标,培养出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衡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标准。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合作,尤其是政府、企业和学校。高职院校是培育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高等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作为直接服务一线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从20世纪5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扩招”政策的落地,应届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及农民工四类人员,成了高职院校的培养对象,意味着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工匠精神的培育,也显得尤为重要。推进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培养出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高职毕业生,对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制度不健全是制约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症结,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有赖于政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亟待完善相关制度。

三、完善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的建议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应该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高职院校应该把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把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匠精神培育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主动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加强校企合作是关键

在工匠精神的培养过程中,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应当在培养过程中得以体现。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完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构建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或者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来充实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学校不但可以尝试实施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让高职学生在企业中接受实训,与企业职工在同一环境、标准、制度下工作和学习,而且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人才,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高职学生接受企业实训,想方设法使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潜移默化领会、传承工匠精神。另外要鼓励教师去企业兼职锻炼,了解企业最前沿的人才需求,并将这些需求特别是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中,按不同的职业素质维度将培养目标量化,针对不同专业设计出不同课程,让工匠精神培育更接地气,可操作性更强。学生在校阶段,工匠精神就得到培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深化产教融合是重点

与企业进密切合作,安排专业教师与企业对接,建立了每月例会制度,共同研究解决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换学生学习状态信息,增进双方互信,推动校企双方教学团队融合,深化产教融合。务实推进工匠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精细化实施。

积极拓宽在企业的合作范围。在了解企业产品和工艺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双元人才培养的合作机会。 在服务小企业人才需求的同时,也与大企业进行合作洽谈,双方在专业建设、“双元制”课程开发以及师资培训及认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融合过程中,不但各级领导要重视工匠精神培育,从物质和政策上鼓励高校教师参与工匠精神培育,引导社会资源合理介入,逐步引导能工巧匠的工匠精神服务社会。而且各高职院校应该成立工匠精神培育相应机构,由学校主要领导挂帅,协调学校部门,整合分配资源,从而把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落到实处。

(三)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1+X”证书制度是主要途径

“1+X”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之外,还要拓展多元化的综合素质,着力工匠精神培育,掌握更多更实用的有效技能。“1+X”证书的落实主体是各行业不同的企业,由企业来设计及落实,也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符合企业与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要求重复简单工作的岗位已越来越少,而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却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技能型人才除了需要更新知识结构,更需要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对制作不竭余力地进行理想精神追求。落实“1+X”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径。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关注高职学生的职业态度、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培养富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和重要使命。

a 和力:《品质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体制》,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9年版,第34页。

b唐妍霞,李艳,吕全影:《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读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年版,第1页。

参考文献:

[1] 和力.品质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9.

[2] 唐妍霞,李艳,吕全影.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读本[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XJK17CZY093)阶段性成果

作 者: 邓梦兰,语言文字学硕士,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中文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教育学。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制度体系建议高职院校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体系及实施路径研究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