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蒸脐疗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证验案*

2020-02-13 13:23刘小聪葛来安江西中医药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脐疗腹痛胃肠

★ 刘小聪 葛来安(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常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不定型。IBS并非单一性疾病,而是以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性改变为主的症候群,临床无法通过一项确切的检查手段来确诊,以往是针对患者的症状,检查是否存在感染、溃疡、肿瘤等其他器质性病变,在排除了这些器质性病变后再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并予以对症治疗。IBS罗马Ⅲ诊断标准:在最近的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症状。并具有下列中的2项或2项以上:①排便后症状改善。②伴随排便频率的改变。③伴随粪便性状的改变。诊断标准建立于患者至少在诊断前的6个月内出现症状,并在最近的3个月持续存在,在观察期间疼痛(不适)症状的频率至少一周2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IBS发病率为7%~21%[1],而我国普通人群的发病率为6.5%,IBS多见于女性患者,且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产生大量医疗费用,却不见明显疗效。

1 发病机制

IBS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有研究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以下内容有关:(1)内脏感觉过敏:IBS患者的腹胀腹痛症状可能与胃肠黏膜下的传入神经末梢兴奋阈值的降低或中枢对外周传入信息的感知异常有关;(2)胃肠动力学异常:不仅发生在结肠,常可涉及到全胃肠道;(3)结肠分泌和吸收的改变:结肠黏膜分泌增多,小肠转运加速,胆汁酸、短链脂肪酸等吸收不充分,进入结肠,从而刺激结肠运动,影响肠道的重吸收功能;(4)胃肠激素的变化:影响胃肠动力,加速或抑制胃肠蠕动,引起腹泻或便秘;(5)精神因素:是机体对各种应激的超常反应,可诱发或加重症状;(6)食物的不耐受:部分患者对牛奶、麦类、油腻等食物不耐受,通过检查却未发现有过敏证据[2]。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在临床上很常见,患者会求医于很多医院,做很多检查,并寻求中西医治疗,部分患者仍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葛来安教授在临床上常应用中药蒸脐疗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且疗效显著,深得广大患者的好评。笔者有幸跟随葛师学习,了解到中药蒸脐疗法的整个准备、治疗过程,也亲身为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复发次数明显减少多数患者未再复发,现笔者将葛师应用中药蒸脐疗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做一个回顾,并做简要总结。

2 解剖及药物吸收理论

中药蒸脐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治疗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极具优势,清代吴师机在《理渝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故用脐疗可治疗内脏疾病。《会元针灸学》对神阙释名时讲到:“神阙者,神之所舍于其中也。上则天部,下则地部,中为人部;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形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赖母之气以相传,十月满,则神注于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所以神阙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作用,是一身气机升降的总枢纽[3]。《难经·八难》记载:“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脐下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一名守邪之神。”从位置上讲,脐位处中、下焦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外敷药物通过灸蒸的作用,可透肤入里,调脏腑之功能。从现代解剖而言,脐表皮角质层最薄,神经血管较丰富(有大量的腹腔丛、盆腔丛等重要植物神经丛,还有许多重要神经节,如腹腔节、肠系膜下节等)屏障功能最弱,渗透性强,利于药物穿透吸收,吸收入血的药物经此而发挥其治疗功效。蒸脐疗法主要是用药物和艾灸刺激脐部(神阙穴),激发经气,健脾固元,调整脏腑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有安全无痛,操作简便,材料易得,针对性强等优点,最重要一点是通过脐部给药避免了消化道和肝脏代谢对药物成分的破坏,有利于对药物的充分利用,而且熏蒸结束后可封盖药饼,可较长时间对药物进行吸收,脐疗还有依从性强,适应症广等优势[4]。因此蒸脐疗法治疗IBS有广泛的治疗前景与研究空间,其作用机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关注。

3 操作方法

葛来安在应用脐疗时自创了一个治疗便秘的中药处方,全方养血润肠通便,具体方药如下:当归60g、牛膝50g、枳实100g、火麻仁150g、肉苁蓉150g、莱菔子100g、白术200g、冰片50g。其中当归性温,味甘辛,归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牛膝性平,味苦、酸,活血化瘀,补肝肾;枳实性苦、辛、寒,归脾、胃、肝、心经,具有破气消积的作用,同时对胃肠平滑肌呈现出双重功能,既能兴奋胃肠,使蠕动增强,又能降低肠平滑肌张力有解痉功效;火麻仁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火麻仁含有大量的脂肪油,能润燥滑肠,滋养补虚,油脂润肠通便,还具有滋补功效,因此,适合体弱者、老人、产妇及津血不足者肠燥便秘时应用,还能刺激肠黏膜,使分泌增加,蠕动加快,并减少大肠水分的吸收,故有泻下的作用;肉苁蓉性温,味甘、咸,归肾、大肠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的作用,同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使用后纤维能在胃内吸水膨胀,增加饱腹感,并且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加快粪便的排出,能减少肠道对食物中水分的吸收,湿润粪便,改善粪便的干硬度,改善便秘;莱菔子性平,味辛、甘,归肺、脾胃经,具有治疗食积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或疼痛,配白术可治疗食积气滞兼脾虚症。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肝、胃经,具有健脾益气,行气通便的作用;冰片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双向调节作用,最重要一点是可以促进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首先,准备好上述中药,艾灸盒一个,艾条(切割成3~5cm左右),白醋,75%消毒酒精,酒精缸,压舌板,无菌棉签、纱棉,火柴。先将中药打成细药末,取一小勺药末(要能完全盖住肚脐)放酒精缸内,倒入适量的白醋,以药末调至柔软,可肉眼见白醋为宜;然后用无菌棉签蘸取75%消毒酒精涂擦肚脐一遍;用压舌板将调好的药末放至肚脐眼中,铺成薄薄一层药饼覆盖肚脐为宜;点燃艾条,放入艾灸盒中,将艾灸盒对准肚脐上药饼,拿衣物将患者腹部其余暴露部位盖住,以免受凉,一次灸20~30min,中途若药饼湿度不够,应间断蘸取白醋,以增加湿度,以避免烫伤,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灸完后用无菌纱棉封住药饼,继续保留4~6h为宜,如有不适,可提前取下。

4 典型验案

4.1 病案一 患者徐某,男性,62岁,退休教师,于2018年4月15日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主诉为反复大便秘结不适4年余,再发加重2个月。4年前突然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大便质干,量少,在外院住院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并排除了肠梗阻可能,经治疗后(具体用药不详)症状缓解,后反复发作,反复复查均未见异常。在我院门诊拟“肠易激综合征”收入我科住院。入院症见:神志清,精神可,慢性病容,腹部胀痛不适,以脐周为主,压痛,无反跳痛,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少许口干,无口苦,纳欠佳,进食后腹痛加重,寐一般,平素大便质干,大便3~4天1行,量少,小便平,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患者既往无病史,无过敏史。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三大常规,降钙素原,血尿淀粉酶,生化全套、PT、肿瘤系列、电子胃肠镜、腹部立卧位平片、腹部彩超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上葛师予以中药蒸脐疗法,并嘱患者注意休息,清淡饮食。次日查房患者诉在做脐疗时腹部暖和舒适,且疼痛稍有减轻,但今日仍有胀痛不适,稍有便意,量少,住院期间患者严格按照葛师医嘱进行生活作息,于住院第7天,患者诉腹痛症状明显减轻,且大便仍质干,日行1次,葛师嘱患者继续治疗几天观察,于住院第12天,患者诉腹痛症状消失,大便成形,食欲明显改善,故于第13天予以办理出院。出院情况:神志清,精神可,无腹痛腹胀,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仍有少许口干,纳可,寐安,二便平,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出院诊断:肠易激综合征。出院医嘱:1.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2.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3.适当锻炼;4.随访。出院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电话随访患者,自诉腹痛症状未再复发,大便规律。

4.2 病案二 患者陶某,女性,71岁,化纤厂退休职工,于2018年4月1日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拟“便秘”收入消化内科住院。主诉为反复大便秘结2年余,再发加重1个月。2年前患者出现大便干结,量少,伴有脐周胀痛不适,在当地医院行电子胃肠镜,腹部彩超及腹部立卧位平片均未见明显异常,自行服用乳果糖后大便可解,腹部胀痛症状稍有缓解,后症状反复发作,近1个月来患者服用乳果糖后症状未见减轻,且腹痛加重,遂来我院住院。入院症见:神志清,精神软,脐周胀痛不适,有压痛,无反跳痛,腰背部及肩胛部无疼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心慌,无口干口苦,纳差,寐欠佳,时因腹痛难眠,大便4d未解,小便无急胀不适,舌质暗淡,苔黄腻,脉弦滑。入院后按常规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RP)、生化全套、血尿淀粉酶、肿瘤系列、降钙素原,电子胃肠镜,腹部彩超,心脏彩超重新复查腹部立卧位平片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因患者进食较少,故葛师先予以补液能量支持,同时予以蒸脐疗法,次日查房患者诉腹痛未见改善,精神较前好转,葛师嘱患者继续脐疗,并放松心情,注意休息,养成晨起蹲厕习惯,清淡饮食,住院第3天查房患者诉腹痛症状有所减轻,今日大便已解,量尚可,且质干好转,住院第5天患者诉腹痛症状明显减轻,偶有进食后腹部胀满,嗳气后可缓解,大便日行1次,质软。葛师认为患者目前对脐疗有较好的敏感性,且疗效较好,故继续予以脐疗,待大便完全正常及腹痛症状消失后可办理出院。于住院第10天患者诉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纳可,寐安,二便平,舌质暗淡,苔黄腻,脉弦滑。葛师同意患者办理出院,出院诊断:肠易激综合征。出院医嘱:1.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2.调畅情志,适当运动,养成晨起定时蹲厕性;3.随访。出院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电话随访患者,自诉大便正常,且无腹部不适。

5 结语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是一些处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情志因素是本病的主要发病诱因,患者做完全身检查后仍未找出病因,我们将其归为IBS后,予以中药蒸脐疗法,根据罗马Ⅱ标准对治疗的意见是给予患者有效的安慰,说服患者及家属减轻顾虑,避免诱发症状发作的各种心理因素,饮食要避免高脂肪食物,据报道微生态调剂对治疗IBS的肠功能紊乱有调节作用。

本病容易反复发作,长期困扰患者的生活,降低生活质量,虽然我们目前对IBS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在临床上主要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中药蒸脐疗法随着在临床上的不断尝试,也在不断地改进,以达到高效、安全、方便的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脐疗对IBS疗效确切,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脐疗腹痛胃肠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邮购信息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脐疗新探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