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养猪场防疫技术开展和防治体系建立

2020-02-14 14:57格绒志玛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养猪场猪舍疫病

格绒志玛

(理塘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 627500)

1 前言

就目前我国整体生猪养殖的发展环境看,小型养猪场的防疫技术开展和防治体系建立还有很多不足, 部分养殖者在防疫技术使用和防治体系建立上还存在较大误区, 防疫技术的认识提升了,但技术和方法应用错误,依然难以达到预期的生猪养殖目标,没有办法真正规避生猪可能出现的疫病。 由此,本文对小型养猪场防疫技术的开展和防治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

2 小型养猪场防疫技术开展中面临的问题

2.1 小型养猪场防疫技术相关人员缺失

我国小型养猪场都是家庭式养猪场,养猪场内的工作人员是养殖者,也是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很难对养猪场内防疫工作监管到位。 一般来说,养猪场内的兽医、防疫人员、卫生监管人员都是不可或缺的。 但养猪场因规模和经济效益影响,往往一人多职,难以保障对小型养猪场防疫技术的保障和工作开展。 专业技术和防疫人员缺失,在面临疫病的时候,难以找到相应的、快速的处理方法。

2.2 养猪场内部的空间环境不合理

随着每个生猪生产日期的不同,每一个季节都可能导致防疫瘫痪,这就要求猪舍高规格的建立,做到防寒、保暖、干净、通风等。 小型养猪场内的猪舍面积不大,且单位面积内养殖的生猪数量过多,如果出现病猪就容易出现传染引发疫病。 单位面积内的生猪数量过多,对排泄物的处理和卫生清洁工作做不到位,加上环境内比较潮湿、通风性能差,也是引发疫病的条件之一。 所以,保障养猪场内的空间环境合理是规避生猪疫病出现的关键。

2.3 对防疫工作开展认识不全面

在生猪防疫中,最新的防疫技术能够保障猪能够最大限度避免遭到疫病侵袭。 为避免疫病影响,要与本地过去的防疫经验进行结合,以保障对生猪防疫技术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针对猪进行不同比例的药物配置,对疫病进行预防,增强养殖猪抵御疫病的能力,保障猪生产质量。 因规模和管理者,部分养殖者对防疫技术认识不全面,导致防疫技术即便制定体系也形同虚设。

3 完善小型养猪场防疫技术对策

3.1 强化养猪场猪舍布局

养猪场内的环境是否卫生和干净与疫病出现有直接联系,一般来说环境较差的养猪场容易产生病原体和一些传播性疾病。 要完善防疫技术和建立防疫体系就应当优化养猪场内的环境,保障养猪场内的卫生清洁,净化空气质量,降低不良气体或尘埃对养猪场内环境影响,对一些污秽物及时清理。 保障养猪场内的正常通风、保温等工作。 要做到科学合理处理生产期间可能出现的状况,让生猪可以平稳地恢复到原有正常生活,保障生猪健康成长,避免发生疫情。

3.2 提升消毒技术规范性

提升消毒技术的规范, 养殖人员应当首先了解现代化的防疫技术,在此基础上对生猪防疫新技术进行应用,进而才能更好地保障猪的产品质量和产量。 防疫技术是现代化畜牧业和科学技术进步下发展的产物, 尽管目前防疫技术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不能避免的问题,但是通过防疫技术的管理和发展,可以看到只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预防,完全可以将这些问题避免。 通过防疫技术的不断完善, 生猪防疫也必将给养殖户带来真正的实惠和便利。

3.3 强化防疫技术认识

保障生猪防疫技术,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是关键。要求提升工作人员养猪防疫过程中的判断能力, 能够始终坚持用生猪防疫理论严格要求自己,在以质量对猪定价的基础上,客观、真实工作, 在短时间内给出准确的生猪防疫技术方向。 从上述观点看, 可以看出生猪防疫技术提升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生猪防疫理论知识以及多年成熟的生猪防疫经验。 从我国目前多地的养殖猪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经验看, 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明显不足是造成生猪防疫技术出现落后的主要原因。 所以,要求相关部门提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保障生猪防疫人员能够将生猪防疫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4 结论

总的来说, 小型养猪场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已经趋于标准化和规模化, 只是如何在小型养猪场开展防疫技术和体系建立有所不足。 防疫技术开展和防治体系建立也是我国养殖业发展的重要一步,以小型养猪场为例进行的防疫技术和防治体系建立,也能够为其他牲畜养殖中规避疫情提供相应的参考, 实现我国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养猪场猪舍疫病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