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非洲猪瘟后复产技术指南

2020-02-14 14:57韩荞忆马贵达韩庆安左玉柱马增军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区圈舍猪舍

张 倩,韩荞忆,芮 萍,马贵达,韩庆安,左玉柱,马增军⋆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066000;2.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071000;3.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50035)

非洲猪瘟(ASF)自2018 年8 月传入我国以来,目前已经蔓延至全国31 个省市。 疫情波及到的规模猪场和散养猪户,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全国猪群存栏量严重下降,市场对猪肉食品的供需平衡发生变化,猪肉供不应求。 一些猪场计划恢复生产,但又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有的复养失败引发疫情。 为此,河北省生猪创新团队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和成功经验,编制了《规模猪场非洲猪瘟后复产技术指南》,以期对疫后复产有所助益。 本指南主要包括疫情追溯及风险评估、清场与消毒、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检测、引种与防疫等。

1 疫情追溯及风险评估

发生过非洲猪瘟疫情的猪场,猪群清场空栏后,先要对猪场发病根源进行系统性地调查和分析,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传入的风险点、生物安全和经营管理漏洞等进行全面排查,同时评估猪场周围疫情情况。

1.1 疫情溯源 查阅疫情发生前至少30d 内的各种记录,包括引种和出猪记录, 进入猪场和进入生产单元人员的各项消毒记录,车辆和物资入场消毒流程、采取的消毒措施和消毒记录,饲料和水的来源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记录, 猪只销售流程和出猪台洗消记录,病死猪和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记录,猪场环境消毒记录,猪场周围与本地区疫情数据,分析病原来源。

1.2 传播途径分析 重点分析是否通过人员 (外来人员、场内员工)、车辆(饲料车、转猪车、出猪车、拉粪车、购物车、轿车等)、用品(饲料、饮用水、引进的种猪或精液等)、生物学因素(蜱、老鼠、蚊蝇、鸟、猫狗、野猪等)、餐厨废弃物(泔水)、售猪等途径进行传播。

1.3 疫情扩散原因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猪场非洲猪瘟检测是否常规化,是否存在潜伏期猪群检测、清除发病猪不及时等因素造成潜伏期隐性带毒猪传播病毒问题; 是否只是对个体发病猪清除,没有进行整栏、整单元或整栋的清除;是否采取了以生物安全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猪场是否处于非洲猪瘟重灾区,存在附近非洲猪瘟疫情严重和周围病毒污染严重等现象等。

1.4 饲养管理问题分析 管理方面主要分析执行力度是否到位,猪场管理是否规范,各项管理措施是否科学,是否关注到了细节,是否建立了科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机制等。

1.5 复产前风险评估 对非洲猪瘟再次传入猪场的可能性因素和生物安全漏洞、经营管理漏洞进行排查、分析,重新进行猪场地理位置与防疫环境评估, 评估因素包括养殖场规模和选址(包括养殖密度、地势地形和主风向等)、周边疫情情况和经济社会环境(包括养殖场间的距离、与河流的距离、与病死猪填埋场或无害化处理厂的距离、与屠宰厂的距离、与公路距离、公路上活体动物过往的频率等)。 制定生产恢复计划时,要针对上述风险采取更为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1.6 制定生产恢复计划 经评估后,若本场具备恢复生产条件, 则根据本场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整改, 做好生产恢复前的准备。

2 猪场复产前的清洗及消毒

要对整个猪场进行全面、系统、不留死角地清洗、消毒。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选取清洗、粉刷、喷雾、熏蒸、火焰等消毒方式,选用不同的敏感消毒剂轮换消毒。 所有清洗、消毒工作反复操作至少两次。 复产前最后一次消毒工作应该由里向外,依次从生产区、附属生产区、生活区再到场区外的顺序进行,渐次消毒,防止交叉、反复污染。 消毒完成后设置警戒标志,不允许任何人员再次进入,直至复产。

2.1 猪舍

2.1.1 初步消毒 用1%~3%NaOH 全面喷洒栏舍,至表面湿润,至少30min 后清扫灰尘、饲料残渣、粪便和蜘蛛网,清空粪沟。尽量拆下圈舍内能拆卸的设备,移出圈舍外消毒。 对猪栏、水管等固定设备,用热水、除垢剂清洗,必要时先用钢丝球加清洁剂进行擦拭;使用高压水枪将猪舍彻底清洗干净,干燥。

2.1.2 彻底消毒 冲洗:先用1%~3%NaOH(或其他适当的消毒液),充分喷洒圈舍,24h 后用清水高压冲洗至表面干净,干燥。

消毒:选择下列两种消毒方案进行再次消毒。

方案一:喷洒消毒药,选用推荐的适当消毒剂,按照说明书配制和使用。 一般以消毒剂浸润、冲洗、干燥为一个消毒周期。 建议循环3 个消毒周期。

方案二:石灰乳涂刷消毒。 使用1%~3%NaOH 溶液与20%的石灰乳制成碱石灰混悬液,彻底涂刷栏舍、墙面和地面,不留死角。 每隔2d 消毒,至少3 次。

熏蒸:对于相对密闭的圈舍,可使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或商品化的烟熏剂密闭熏蒸48h,然后通风干燥。

有条件的猪场,可在缝隙、死角处进行火焰消毒。

2.2 生产器具 铁制品可采用火焰消毒法进行消毒, 可浸泡的器具则采用1%~3%NaOH 溶液浸泡消毒24h。将猪舍内所有能拆卸的设备移至室外清洗、消毒后,置于室外晾晒。 空栏空舍,最大限度地接受自然阳光、空气。

2.3 场区道路、墙壁、出猪台、粪尿沟(池) 猪舍内漏粪板下的粪尿及舍内外粪沟、排粪管道和蓄粪池都要处理干净,然后洗消,消毒方法同猪舍。 并对粪污进行堆积发酵、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2.4 料线水线 拆卸料线、 饮水器和接头等, 清洁后煮沸15min,再放置于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药中浸泡2h,然后清水清洗,组装恢复。 蓄水池或水塔清洗、消毒后,添加氯制剂对管道浸泡消毒2h,然后用水循环冲洗24h。 清空所有饲料库存,用烟雾熏蒸方法进行第一次处理,再拆除能拆卸的绞龙、管线等零件进行清理和消毒。 1~2 周后再次进行消毒处理。 将剩料埋于地下或用于家禽等不易感动物,严禁复产后再用。

2.5 药房库房 无害化处理或焚烧剩余的兽药、 物品外包装等。 库房密闭熏蒸消毒。 库房内所有备用器材、设备、工具等进行熏蒸、浸泡或高压喷洗消毒。

2.6 通风系统 水帘、风机、控制器、传感器等后洗刷,然后消毒、干燥。 更换破损的卷帘布、百叶窗等设备。

2.7 办公室、食堂和宿舍、生产线洗澡间更衣室 无害化处理所有剩余的衣服、鞋子和杂物,现清扫,然后进行熏蒸消毒,再用20%石灰乳粉刷墙壁,干燥后,再使用过硫酸氢钾等消毒液喷洒消毒, 干燥。 待整个养殖场内完全排污后再进行二次清洗消毒。

2.8 车辆 建立洗消中心, 运输车辆由洗消中心污道驶入,先清扫污物、移除车内所有可拆卸设备,然后对车辆全身(底部、轮胎、 车身等)、 拆卸物品等使用发泡清洗剂喷洒、 浸润15~20min,再使用凉水(夏季)或60℃~70℃热水(冬季)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顺序进行冲洗,直至无可见污渍。 沥干车上存水,使用消毒药对车辆内外表面、底盘、车内地板进行消毒,对驾驶室地垫、工具等物品进行消毒液浸泡消毒,消毒时间至少30min。用消毒药浸泡的抹布擦拭驾驶室内各部位。 车辆洗消后驶上30°斜坡,先沥干水分,再进入烘干房进行烘干,最后从净道离开洗消中心,驶入指定地点。

洗消中心消毒:工作结束后,先高压冲洗地面和墙面,然后喷洒消毒液消毒。 抹布1%戊二醛浸泡至少30min, 然后清洗烘干。 所有洗消工具清洗、消毒、干燥后放入指定地点。

2.9 进猪前消毒 进猪前7d,用甲醛等消毒剂对圈舍熏蒸消毒一次,方法同2.1.2。

2.10 消毒效果评价 猪场在消毒结束后, 建议空栏4~6 个月。 对猪场周围环境、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物资、车辆等分别进行系统的采样,然后进行非洲猪瘟病原检测。 当所有样品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时,即可引进哨兵猪进行监测和观察。

3 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通过疫病溯源,查找出猪场发病时的生物安全漏洞,并及时进行彻底消毒。 然后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确保非洲猪瘟病毒不再进入猪场。 猪场内不存在非洲猪瘟病毒是决定猪场恢复生产成功的关键。

3.1 提高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 非洲猪瘟是一种烈性疾病,猪群感染非洲猪瘟以后,尚无有效疫苗和药物进行有效的控制。 因此,培养猪场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必须放在首位。 制定考核标准,对所有工作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和具体操作规程,定期开展生产培训、生物安全培训和考核等。

3.2 坚持自繁自养和分区管理 规模猪场要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减少从外部引种次数。 公猪舍、空怀和妊娠母猪舍、哺乳猪舍、保育猪舍、育肥舍等各生产单元要相对隔离和独立管理。 有条件的可在猪场内建立曾祖代、祖代种猪群,配套相应的隔离圈舍以及后备猪圈舍。 猪场整体布局要求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猪场周围设置100~150m 的隔离区。

3.3 健全门卫功能 在猪场大门口设立门卫值班室、 淋浴室、物品消毒室、全车洗消车间等功能区。 所有外来人员、工作人员和各类物资、物品需按程序进行严格消毒后进入,不得直接进入场区。 严禁红肉(猪、牛、羊等肉品)及其制品进场。

3.4 生产区和生活区的隔离 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建实心围墙,在其外围使用围栅建立至少50m 宽的缓冲区。生活区又分为内外生活区。 外勤、后勤、返场的需要隔离的员工等相关人员一律居住在外生活区,生产区员工居住在内生活区。 从外生活区进入内生活区的人员或者物资均需要严格消毒。 所有的餐食加工均在外生活区完成。

3.5 建立洗消中心 在猪场外3000m 左右处建立洗消中心,外部车辆在场外洗消中心清洗消毒,减少车辆传播病毒,特别是屠宰运输车、饲料运输车和转猪车。 猪场内建立场内洗消中心,内部车辆使用完后要在场内洗消中心清洗消毒。

3.6 建立车辆运输系统 严禁猪场内部车辆与外部车辆接触。 建立自己的物流运输系统,猪场外的猪只转运、饲料运输车需配备专用车辆,猪场内部的运猪车也需配备专用车辆等,不能交叉使用,严格将病毒隔绝在猪场外部。

3.7 建立中转平台 建立中转卖猪台和饲料中转站。 拉猪车和运输车是最大的传播隐患。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距猪场3km 左右建立卖猪中转站,禁止收猪人员与场内员工的直接接触。 建立饲料中转站和料塔,禁止运输饲料的车辆和人员进入猪场。

3.8 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中心 有条件的猪场,在猪场下风口建设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中心。 中心地面做硬化防渗处理,周围设围栏防止其他小型动物进入。 中小规模猪场也可设尸体处理井进行处理病死猪。 猪场配备专用的病死猪暂存间、专业的病死猪转移工具。 病死动物由专人、专车负责运送;运送人员应穿防护服,每次运送后应对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消毒,每天应对死猪暂存间进行一次严格消毒。 场区内严禁治疗非洲猪瘟病猪、解剖非洲猪瘟死猪。

3.9 生物媒介的防控 猪场禁止养猫狗,严禁场外猫、狗等其它动物进入,定期杀灭场内蚊、蝇、蜱、老鼠等等生物媒介,场区内安装驱鸟器,防止通过生物媒介传播病毒。

3.10 环境卫生管理 清除猪场内及围墙外50m 内的杂草及垃圾,并无害化处理。 围墙外50m 内和猪场内的草丛及树木,每周喷洒一次除虫剂。

3.11 饮用水管理 在疫情压力较大或者疑似地下水受到污染的猪场,需要对饮用水定期消毒和定期抽检,确保用水安全。

3.12 完善设施设备 修补圈舍内破损的地面墙面的孔洞和缝隙。所有的猪舍和连廊均做封闭化处理,安装防鸟、防鼠网。配有完善的排污管线和高温高压冲洗设备管线。 养殖场应安装监控设备,覆盖圈舍及养殖场周边等场所。

4 投放哨兵猪

当猪场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且环境中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均阴性后,再空栏4~6 个月,再进行综合评估合格后,方可引入哨兵猪。

4.1 哨兵猪的选择 以断奶仔猪和后备母猪为主

4.2 哨兵猪数量及放置方案 产房、妊娠舍、保育舍、育肥舍和隔离舍等所有圈舍均放置哨兵猪,每圈舍放置3~5 头,在饲养场圈舍外区域也放置办法移动哨兵猪。

4.3 哨兵猪监测

4.3.1 哨兵猪进场前需临床健康,且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重大疫病病原学检测全部阴性。

4.3.2 哨兵猪在隔离舍饲养观察21d 无异常,且采样监测阴性后,才可引进生产区。

4.3.3 哨兵猪在生产区饲养21d 无异常,且采样监测阴性后可准备恢复生产。

4.4 恢复生产前准备 将哨兵猪集中到一起饲养,并对放置哨兵猪的场地进行清洗、消毒和干燥。

5 引种及其注意事项

5.1 猪的来源 尽量选择就近引种,引种最好集中于一个种猪场,尽量不跨省区引种。 坚决不从非瘟疫区引种。 已经解除非洲猪瘟疫情封锁的疫区, 必须两个非洲猪瘟病毒潜伏期以上才能引种。 来源猪场及周边近期未发生重大疫情。

5.2 引种前检测 引种前对拟引种场的同群猪进行非洲猪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疫病病原学检测,且全部阴性。 引种场需提供近期该场免疫程序、药物保健程序、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病原学检测阴性报告, 并能够按生猪调运相关规定申报检疫。

5.3 运输路线 对人员安排、运输拟通过的区域、路线及备用路线、时间、临时停靠点等进行规划,用洗涤消毒好的专业运输车运猪, 并派专业兽医押运。 运输车中途避开疫区及高风险区,尽量不停车、不进入服务区,避免接触其他动物,运输人员不能携带和食用猪肉源性食品。

5.4 引种后隔离观察 生猪进场后先隔离21d, 派专人封闭饲养。 经检测,无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后再转入生产舍。

6 复产后防疫要点

6.1 增强防控意识 猪场需对所有员工开展全面、 系统、规范的培训,确保其自觉遵守生物安全规范,主动落实生物安全措施。 全场人员合理安排,明确岗位职责和考核方案,提高员工岗位责任意识。

6.2 加强生物安全监管 按照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要求,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减少物料进场和售猪的频率,严控外来病原的侵入,保障复产成功。 做好合理的药物保健方案,保证猪群健康生长。 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科学评估生猪生产成绩,及时发现并解决日常生产中的各项问题。

6.3 开展预警预报

6.3.1 猪场内病原监测 复产后半年内对猪场每月进行一次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 每栋随机5~10 头,必要时重点猪舍加大采样量。 猪场内环境采样点包括生产区的土壤、硬化道路、猪舍、化粪池、进场物资、水质、饲料、人员衣物、人员头发,生活区的厨房、办公场所、淋浴间等。

6.3.2 猪场外疫情排查 在猪场附近10km 内以村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工作,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并做好预防措施。

6.3.3 临床排查 复产后密切观察猪群健康状况, 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方面排查疫情。 发生疫情时,及时上报并按照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19 年版)》进行处置,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控制。

猜你喜欢
生活区圈舍猪舍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出行受限情景下生活区景观对压力情绪调控的研究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建筑施工生活区节电设计探索
探讨医院生活区推行物业化的可行性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