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2020-02-14 05:53厍学研
商情 2020年2期
关键词:内控管理对策分析行政事业单位

【摘要】本文将针对当前新形势为什么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管工作,以及怎样有效实施行政单位内部管控工作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提高内控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希望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控管理  必要性分析  对策分析

一、引言

我国的行政单位具有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发展和进步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其内部进行科学地管理能够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组织的稳固性和先进性,尤其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具有基础服务职能特点,这就需要在进行内控管理时重视保持管理措施的公益性,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出发,从而不断提升其单位内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二、基于必要性分析为何在新形势下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控管理

(一)有助于增强政府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时刻关注自身便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要重视对自身内部进行有效地管控工作,使自身的服务职能更加完善。如果忽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控工作的重要性,则会导致政府的监督职能失职,同时也会造成单位内部出现腐败、权力失衡的现象,从而引起人民的抗议和不满。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大监督行政内部管理的工作力度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实现对事业单位内部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有助于政府更好地行使监督职能,保持组织内部的纯洁性,从而增益于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有助于促进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利用

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工作能够有助于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只有真正意义上利用好每一笔资金,增加资金调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才能够有效建設廉洁政府,并且提升工作人员的个人工作效率。因此为了加强行政单位内部自我管理的管控力度,很有必要重视资金的合理管理和利用,实现每一笔资金都用到刀刃上,每一笔资金的去向都清清楚楚,从而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三)有助于增强风险防治能力

事业单位是否能够进行高效地内控管理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防范风险。因此事业单位需要重视对内部服务风险和会计风险的把控和防范,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有效实现风险管理关键在于对单位的内部进行管理和监督,因此重视内部监管工作能够有利于增加行政单位的风险处理能力以及的风险评估能力。

三、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内部实施管理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不足

当前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十分复杂且多样,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单位内部的管理意识不足、管理工作的制约作用不强导致的。很多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过于关注业务的开展状况,从而忽略了对内部进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组织内部权力失衡,甚至出现腐败和贪污现象。

(二)管理流程效率低下

总的来说,很多事业单位在实施管理工作时对于职能的分工不合理,导致很多单位出现兼职的情况,甚至很多不相容岗位的分离机制建设地不健全、不完善,致使单位内部出现严重的管理漏洞,贪污腐败分子有机可乘。并且,很多行政单位的职能制约结构也不完善,导致单位内部财政管理执行力不足,在控制预算方面无法保证工作的高效性。

(三)风险评估标准不合理

随着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不断扩大、所处理的业务逐渐增多,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对风险的评估意识却没有随之提高,并且也没有提出相应的新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导致很多事业单位在组织内部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责任落实管理以及内部的财务控管方面都缺乏一定的风险评估和风险识别机制,致使很多事业单位在工作的关键点出现严重的管理漏洞,导致人民的财产受到严重的损失,给政府的权威形象和公信形象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基于有效性分析如何在新形势下合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控管理

(一)树立具备战略发展观的管理意识

想要真正意义上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效率,首要任务是管理人员应该从战略发展观的视角去认识内控管理,并制订相应的内控措施。在日常的管理中可以面向内部工作人员定期组织专题讲座进行培训,领导人员应该注重自身的榜样作用,树立自身良好工作形象,在管理工作中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从而在管理工作中起带头作用。另外,还应该根据单位的工作实际情况结合工作人员的自身特点制定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管理措施,从而保证管理工作的落实力度。

(二)优化内控管理的内部组织架构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组织架构无序失衡,则会影响到单位的总体工作效率并且工作各环节之间会出现断层和分离的现象。因此不断优化内控管理的内部组织框架十分重要,在进行内控管理工作时应将单位的核心领导设置为内部架构的总体负责人,在管理过程中必需严格遵守制衡性原则,同时将内部的控管部门作为内部架构的核心部门,在处理单位的财务、纪检工作时,要保证各个部门之间保持相互制衡、相互独立的工作模式,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强内部组织的风险评估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保持内控管理工作的稳固性,从而促进内部控管工作可持续性发展,单位的工作效率保持良性状态。

(三)加大对风险防范的控制力度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保证内控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在进行内控管理时,应该重视培养组织对内、外风险的控制能力。一旦出现特殊的紧急情况时,单位应该具备对风险及时进行改善、调节工作的能力,确保单位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另外,单位内部每年定期开展一次及一次以上的风险评估工作,在对风险进行预知和评测之后,还应该对会议的结果进行汇总和研讨,基于研讨结果生成研究报告,为之后的工作提供参考。除此之外还应该针对风险评测和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点进行加强管理,采用定量、定性的分析方法,增加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四)坚持内控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后,一个健全的管理机制不仅需要对相应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同时还应该基于长远效益的角度进行相关的保障工作。为了建立内控工作的长效保障机制,促进内控管理工作的可续性发展,就需要实行内控管理工作时重视内部工作的实时动态和特征,在工作中坚持不断地优化和创新内控管理机制,通过持之以恒地努力,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形成和谐、公正、科学的人文工作环境,从而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改革提供长远效益保证。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目前的新形势之下,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针对内部的监管工作做出新改变,不仅需要在认知层面采用长远发展的策略观念来树立管理意识,同时也需要对内部管理架构做出积极地完善和优化,提高单位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最重要的是建立具有长效保障意义的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玉晖.分析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8,(19).

[2]王海霞.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6).

[3]王娟.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9).

[4]卢琰玑.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8).

[5]王建华.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4).

作者简介:厍学研(1979-),女,汉族,沈阳人,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心,高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财经。

猜你喜欢
内控管理对策分析行政事业单位
关于集团预算及内控管理的思考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浅谈电力施工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
谈构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模式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