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段上盖工程主体施工阶段监理控制要点
——以青岛地铁 2号线辽阳东路车辆段上盖工程为例

2020-02-15 10:36杨显志青岛东方监理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建设监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监理部施工单位监理

杨显志(青岛东方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0 引 言

青岛华润城三期 A 区工程位于青岛市辽阳东路以北、深圳路以西,是在地铁 2号线车辆段顶上盖建造的车库层和 5 栋 11 层住宅楼,也是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个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并且地铁 2号线及车辆段已经正式投入运营。该工程由青岛华润置地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与以往常规建筑工程相比,本项建筑工程颇具独特性:地铁顶盖以上设计车库层和结构转换层,车库层内只作停车库功能使用,上面覆土后不再加盖楼层;从转换层上重新规划布置柱网轴线,建起 11 层住宅,实现由地铁大框架到住宅功能的结构转换。转换层楼板厚度为 250 mm,梁柱设计为框支梁、框支柱。梁的截面尺寸有 600 mm×1 800 mm、1 200 mm×1 500 mm和 1 200 mm×1 800 mm 等,个别框支梁尺寸达到宽1 800 mm、高 2 000 mm;柱子截面尺寸有 1 500 mm×1 500 mm、2 000 mm×3 000 mm 等;箍筋规格设计为10 mm、12 mm、14 mm 和 16 mm;梁柱纵向受力钢筋直径设计为 25 mm、28 mm、32 mm 和 36 mm。

另外,上盖住宅楼还有一个设计亮点,就是住宅楼每层楼板钢筋都使用 CRB600H 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该钢筋抗拉强度达到 660 MPa~690 MPa。这表明 CRB600H 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系数,节省了钢筋用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和楼体重量,还使得钢筋的生产工艺更加简便,无需添加合金元素,节省了合金资源。此外,在冷轧处理过程中,无废水、废气污染,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雾霾,有利于环境保护。

在主体工程监理过程中,青岛东方监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监理管控。

1 事前阶段

事前阶段的监理工作重点是做好方案的敲定、施工的分段、原材料的控制和预留粗钢筋的原位调直整理等工作。

1.1 高大模板专项方案的确定

由于转换层楼板厚度为 250 mm 且梁的截面尺寸都很大,按照相关规定,本工程被归类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分项工程。为此,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公司监理部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以下简称“施工单位”)在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单独编制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专项实施方案并由施工总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组提交了安全技术工程专家论证报告,对论证的内容提出了明确的意见。该报告对梁下板下立杆间距、步距、顶部自由端、横向竖向剪刀撑等都作出了明确要求,并且提出了柱与梁板分两次浇筑的实施方案:第一次先浇筑柱子,待柱子混凝土强度达到 C30 以上时,方可对梁板进行第二次浇筑。实施方案被确定后,公司监理部严格按照此方案执行,保证了高支模架在浇筑过程中满足刚度、承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

1.2 对施工段的合理划分

施工前,公司监理部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图纸中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对整个地铁上盖车库层及转换层合理地进行施工段轴线范围的划分,预先确定好施工顺序,从宏观上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整体规划。

1.3 对钢筋原材料的控制

(1)优选正规的钢筋生产厂家,确保钢筋原材料符合进场要求。材料进场后第一时间进行取样,按照规定进行各项物理性能的检测,包括对施工中钢筋机械连接头拉伸的检测。被测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可用于施工。

(2)控制钢筋材料的混用。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柱用钢筋的型号是 HRB400E,梁用钢筋的型号是 HRB500E。监理每次在巡检验收时都要检查柱筋上是否标识“4E”字样,梁筋上是否标识“5E”字样,绝不允许混淆。在验收第一个施工段钢筋过程中,监理检查出其中一道梁有 5 根直径为 32 mm 的螺纹钢筋被错误地安装了标识为“4E”的钢筋,要求施工单位全部进行了更换。总监在监理例会上进一步明确了此项控制点,随后再也没有发生过错用钢筋的情况。

1.4 预留粗钢筋的原位调直

对地铁上盖欲将施工的柱子进行了钢筋预留且钢筋都已做了套丝,原预留钢筋都被包裹在低标号混凝土中。在破除混凝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弯曲预留钢筋。因此,在连接柱筋机械之前,对预留的钢筋进行了原位调直。原位调直的方式是采用液压弯曲机进行冷弯调直。调直后严禁对这些螺纹钢筋进行二次弯折扰动。

2 事中阶段

事中阶段的监理工作,除了进行常规的巡检验收以外,公司监理部还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将以下工作事项列为本工程的重要控制点。

2.1 转换层钢筋关键参数的确定

(1)框支梁及转换柱纵筋锚固长度的确定。根据国家标准建设图集 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的规定,框支梁上排筋需要伸至柱边并向下弯锚至梁底以下 LaE。柱子混凝土标号设计为 C50 并要求达到一级抗震标准,查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表,其锚固长度 LaE 值应为 40 d。如果梁高为 1 800 mm,梁纵筋直径为 28 mm,那么钢筋向下弯折过来的长度就是 1 800+40×28=2 920 mm。同样,查表算得转换柱伸至柱顶后弯锚入楼板内的长度(板设计混凝土标号为 C50,当柱筋直径为 32 mm 时)LaE=35 d=35×32=1 120 mm。一旦理论数据弄清了,监理在监理工作中就有了检查验收的依据。

(2)柱筋长度及弯曲工艺的确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车库层层高为 4.3 m,需要提前控制好柱筋的下料长度(16G 101—1 中规定“伸至柱顶且≥0.5 LaE”),以保证柱顶钢筋弯锚后能够恰好伸至柱顶和板顶。为了有效保证该施工质量要求,当第一根柱筋安装完后,必须及时尺量柱筋总体高度值,以确保钢筋的顶标高位置。值得强调的是,粗钢筋弯曲这道工序一定要采用冷弯施工,绝对不可以火烤煨弯。在现场施工中,由于原有预留柱筋高度不一致,有两根直径为 36 mm 的柱筋套筒连接后,弯锚入顶板内位置偏低且紧贴楼板底模,施工人员准备喷射乙炔火焰将钢筋烤软进行调整,及时被监理部以监理通知形式明确制止了。

(3)柱筋机械连接标准的确定。JGJ 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要求: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应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的连接区段长度应按 35倍于钢筋直径计算。由于地铁上盖原有预留柱筋相互错开的高度半数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监理要求现场所有的柱筋机械连接都要按照一级接头的标准进行施工,一级接头单向拉伸的残余变形为 u0≤0.10(d≤32 mm)、u0≤0.14(d>32 mm)。通过实验室送检复试,出具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拉伸检测报告,确认所有接头的抗拉强度和残余变形值同时达到一级接头的标准值后方可允许施工。

2.2 对结构安全隐患的处理

在其中一栋住宅楼底部转换层梁筋安装过程中,经监理现场检查发现:共有 4 道 X 方向梁的端部搭接在框支梁KZL10a 上,而 KZL10a 的其中一端搭接在框支梁 KZL1b上,但该处交点下面未设计柱子,导致交点处的荷载成倍增大,影响到结构安全。监理部马上要求施工单位停止下道工序的施工,并且召集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到现场商讨对策。设计单位决定将搭接在 KZL10a 梁上的 X 向转换梁 KZL3b 继续延伸锚固到 2 m 以外的柱顶,形成新的支点,随后重新出具设计变更图纸。在变更施工过程中,监理部从总监到专监都丝毫不敢松懈,对植筋、搭接根数和搭接焊进行了精准的跟踪控制,从而确保了转换层上部整个住宅楼的结构安全。

2.3 对裂纹的控制

(1)对边缘裂纹的控制。车库层和转换层的外围和内圈在原地铁上盖预留了梁筋且相连互锚。在钢筋安装过程中,施工单位对互锚处的板筋配置没有足够重视,造成边缘处钢筋配置不到位,极易产生边缘裂纹。为此,监理部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预留纵筋中间加入水平筋,并且将板筋延伸至边缘,避免出现素混凝土区域,从而有效控制了边缘裂纹的产生。

(2)对窗口八字裂纹的预控。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窗口下方的墙体都是一次浇筑成型的全混凝土墙体,而不是砌筑墙体。这种设计墙体一次成型,可以避免因外墙保温而出现热桥、渗漏和开裂等现象,但若配筋养护控制不当,窗口下方的墙体极易出现八字裂纹。为此,监理部向施工单位提出明确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窗口下方的钢筋安装;钢筋隐蔽前,须待监理逐个验收窗口,合格后方可闭合模板;浇筑成型拆模后,要立刻跟进养护措施。由于满堂支架还不具备拆除条件,只好采用人工背喷雾器洒水的方式对墙面及窗口部位混凝土成品进行养护,也收到了良好的养护效果。

2.4 对梁柱核心区箍筋间距的控制

转换层钢筋既重且长,还带弯锚,如最大直径为 36 mm 的钢筋的单根长度为 9 m,总重量为 71.91 kg,给施工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为此,先将柱子箍筋一次绑扎到顶,再穿梁的主筋和腰筋。倘若梁筋绑扎在先,由于柱子截面积大且箍筋较粗,很难将下面的箍筋往上提,整改起来也相当麻烦。因此,监理在施工前务必将钢筋的安装顺序向施工人员做好交底,做到事前控制到位。

2.5 对模板质量的控制

按照施工总承包合同中的要求,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成型后的观感质量和提高模板周转次数,模板厚度必须≥15 mm。每次模板进场时,监理都要随机抽查,如果模板厚度<15 mm,则必须对其作退场处理。另外,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先用吸尘器将梁板模板底部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以确保混凝土成型后的观感质量。

2.6 对混凝土施工及养护质量的控制

(1)优选商品混凝土厂家。所选厂家必须具有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且拥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监理在现场旁站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查,施工单位也要加强自检自查。按照 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 7.3.5 条规定的检测频次,及时抽检混凝土的坍落度,以确保混凝土的供应质量。

(3)浇筑过程中,振捣要到位;浇筑完成后,用塑料薄膜全方位无死角覆盖到位。值得注意的是,覆盖塑料薄膜是一项最有效、最节省的混凝土养护措施,对防止混凝土失水、开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个别施工人员对混凝土边角部位的覆盖不重视,收到监理口头要求和监理通知单后,对混凝土的覆盖养护有了新的认识,做到塑料薄膜全方位无死角覆盖。

3 事后阶段

事中阶段的监理工作,必须注重信息反馈、跟踪控制和闭环思维。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成品质量,而监理经验的积累和反思也有助于监理工作更加精进。

3.1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前 7 d 的养护对防止混凝土开裂、确保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达标至关重要。监理部要求施工单位在浇筑完混凝土后及时覆盖好塑料薄膜;加强现场的巡视和检查,一旦发现塑料薄膜被风吹开或被移动,要及时补充水分并恢复覆盖。

3.2 混凝土成品的检查验收

在检查验收拆模后的混凝土成品过程中,若发现裂纹,则立即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并落实到下一个施工控制面上。同时,实行质量控制的 PDCA(Plan计划、Do 实施、Check 检查、Action 处理)循环,如此往复,使混凝土的成品质量在可控情况下逐步得到提升。由于转换层每个施工段的钢筋安装量非常大,施工周期长,梁模板底部会累积粘连许多木屑垃圾,若处理不彻底,极易影响观感质量,但梁很高且配筋密集,难以开展清污除锈作业。对此,监理部组织施工单位现场观摩成品混凝土表面附着木屑、铁钉、锈迹等观感质量问题,一方面引起施工单位对清理模板底部的足够重视,另一方面要求施工单位在下一个施工部位加强对模板底部的清污工作。

3.3 钢筋隐蔽前的验收

在钢筋隐蔽前的验收过程中,一旦发现钢筋安装在某一方面存在问题,必须及时加以解决。例如,当发现主次梁交接处出现问题时,必须在次梁两侧的主梁上加 3 道间距 50 mm 的箍筋。虽然本层整改合格了,但不能保证下一层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这也是下一层验收的一个质量关注点。此外,更换钢筋施工人员,向施工单位交底不及时,盲目赶工期等,都会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造成以前控制好的某些质量问题又会重复出现。这些不稳定因素都是监理在钢筋隐蔽前的验收工作中必须注意的。

4 结 语

综上所述,监理管控不能脱离工程自身的特点。监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做好过程控制,精心钻研图纸,狠抓控制要点,有针对性地实施管控措施,最终向建设单位交付一个满意的工程。

猜你喜欢
监理部施工单位监理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项目工程管理中监理部的工作重点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浅谈对项目监理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浅谈监理自管模式改革的实践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
新形势下监理发展趋势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