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与维修

2020-02-16 10:37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8期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人管理人员

蒋 勇

(汉中燎原航空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汉中 723200)

0 引言

机械制造行业企业众多,如何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保持企业长久发展,就要高度重视机械制造行业的载体—机械加工设备。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要对机械加工设备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另一个是要加强机械加工设备平时的保养和维修。只有通过这两方面才能确保机械加工设备正常运行,为机械加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要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以及发生的各种问题。确保安全生产,更要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 机械加工设备在管理和维修过程中常见问题

1.1 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欠缺,责任心不强

往往一个机械加工企业拥有很多的加工设备,同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对机械进行管理。但由于个别专职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过关,不能及时发现机械加工设备在日常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致使机械加工设备问题逐渐暴露成为大问题,造成不可挽回的设备损失。还有个别专职管理人员无忧患意识,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认识不清。缺乏责任心,疏于管理,设备出现问题后推卸责任,不积极上报和解决处理。不仅造成设备损失,也给企业正常运营带来影响。

1.2 机械加工设备新旧掺杂,调度安排不合理

机械制造行业企业经济实力相差很大,众多企业存在着旧设备即将淘汰,但仍然在使用中。新设备引进速度慢,受制于资金紧张,只能引进部分新设备。这样往往造成新旧设备掺杂生产的局面。企业领导者没有合理的机械加工设备采购计划,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调度安排。造成旧设备问题频发,新设备生产力不足的情况出现。

1.3 机械加工设备日常保养维修不到位

在现代机械加工生产活动中,机械加工设备是主体,一旦机械加工设备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制约生产加工进度,影响全局。因此一个企业的机械加工设备日常保养和维修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机械加工设备的重要性,不注重平时保养和定期维护。机械加工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行,零部件疲劳使用,造成机械加工问题频发,轻则机械加工设备未达到使用周期而提前报废,重则造成安全生产事故、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1.4 机械加工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和维修制度

要保证机械加工企业正常有序地开展加工生产活动,就要有完善的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约束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企业需要有管理制度。要想使机械设备能够长时间稳定使用,企业就需要有维修保养制度。但是企业制定的管理和维修制度过于形式,没有结合不同设备的特点加以改进,而是机械的套用通用的管理制度。有制度但不实用。

1.5 机械加工企业设备管理监督不力,可执行性差

机械加工企业虽然配备有专职的设备管理人员,但是缺少有效监督。上层领导没有相应监督机制,使得企业设备管理人员工作出现纰漏、工作热情不高、工作积极性不强。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人员下达的指令过于主观、武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去复核、证实问题,单单凭借工人反馈的设备问题作出指令、上报问题。由此作出的指令缺乏实施性和可执行性。

1.6 机械加工设备违规操作、违规使用

机械加工企业的机械加工设备众多,机械加工生产离不开工人,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工作素养直接影响设备的生产效率。部分加工企业存在着工人专业技能不过关、无证上岗、违规操作机械加工设备。造成设备频发,同时大大缩短了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寿命。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人员没有及时组织加工生产工人安全生产培训、操作技能培训。部分工人不按照机械操作手册规范使用机械加工设备,不同设备用途不同,但是工人却用作他用。造成设备过早报废,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2 机械加工设备管理和维修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严格设备管理人员录用考核,加强管理人员责任心

设备管理人员作为机械加工企业的重要组织管理力量,不仅是企业能够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坚力量,更是机械加工活动的指挥官。由于他们在机械加工生产活动中很重要,因此企业要在设备管理人员录用、安排工作等一系列活动中严格把控。录用阶段,要重点考核管理人员的机械加工设备方面专业知识,同时还要考核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保证录用的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关设备专业技能和过硬的管理能力知识。录用以后,要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增加设备管理知识的储备。要对录用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以周、月、季度为单位组织考核,对业务能力不强、管理水平欠缺的管理人员予以解聘。通过考核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管理水平,同时还能督促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上进心。

2.2 机械加工设备合理调度、合理安排加工生产

由于机械加工企业设备较多,为提高加工生产效率,必须在安排生产加工之前,制定合理的设备使用计划。科学组织生产,可以采用流水施工作业模式,也可以采用全部投入施工作业模式。流水施工作业模式是指,先安排一批机械加工设备投入生产加工,完成加工任务后,再由另一批机械加工设备继续进行后续生产。这样可以保证机械加工设备流水作业,不出现机械设备闲置,还方便管理。全部投入施工作用模式是指,工期紧张情况下,需要加大设备投入。在这种背景下可以选择所有施工设备全部投入生产加工。这种作业模式可以大大缩短加工周期,但同时会增加设备出现问题的概率。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及时跟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合理的加工生产计划,可以很大程度上缩短生产加工周期,降低成本,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3 加强机械加工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

作为企业加工工人和管理人员,要加强机械加工设备的平常保养和维修。工人每次加工生产任务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所用设备的零件和机身完好性。每日做好机械加工设备使用记录。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人员要及时收集工人反馈的设备问题,并现场检查复核。对已确定的机械加工设备问题要组织相关人员探讨解决方案,及时给出解决意见,并组织工人进行维修。企业要安排专职人员进行机械加工设备的定期保养,做好设备保养维护记录。可以在机械加工设备上粘贴设备保养检查铭牌,使工人能够清晰知道设备所处的运行状态。企业的维修设备人员要及时修复有问题的机械加工设备,对不能修复的,要及时上报领导,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保证机械加工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2.4 机械加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维修制度

机械加工企业要在设备生产加工任务开始之前,组织全体人员,集思广益,广泛听取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符合现场机械加工设备管理和维修的制度。同时企业制定制度后要在实际生产活动中不断检验。一个好的制度要不断通过实践去验证,及时发现制度中的问题,并不断更新和改进。使企业的制度可以更加实用和完善。企业制定制度,切不可照搬照抄,走形式主义,这样既缺乏可实施性,也缺少约束力。

2.5 机械加工企业应加强设备管理监督,奖惩分明

机械加工企业领导要定期、全面检查和评估机械加工生产情况,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企业也可以成立安全管理监督部门,负责对机械加工设备使用人员的规范性进行监督检查。企业可以建立奖惩制度,奖罚分明。对工作认真负责、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积极的管理人员予以奖励;对工作消极、反馈问题不及时、工作经常出纰漏的管理人员予以批评。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促进管理人员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还可以强化企业内所有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2.6 机械加工设备要按规操作、科学使用

机械加工设备较多,每个设备不尽相同,都有特点。操作工人在使用前应掌握每台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流程,熟练操作,规范使用。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人员要监督工人,重点检查是否按规操作,科学使用加工机械,对违规操作,造成机械设备损坏的人员予以批评,并作出相应赔偿。同时要重点检查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用途是否正确,切不可用作他用,造成设备故障。

3 结语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机械现代化给人们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同时更要注重安全。当前我国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大部分机械加工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过度使用加工设备,忽视对机械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不重视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不重视建立企业管理维护制度,致使机械加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造成设备损失。为此,企业应该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加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进取心,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等手段,保证企业机械加工设备安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机械加工工人管理人员
螺纹短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探索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机械加工制造过程能耗优化方法
飞机结构铆接装配中机械加工件的公差确定
机械加工技术中数控加工的应用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