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措施研究

2020-02-16 10:37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8期
关键词:使用性能使用寿命机械设备

贾 冰

(东营职业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山东东营 257091)

0 引言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国的基础事业工程发展快速,工程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为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就要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机械设备保养工作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紧密相关,也是现代工业建设的基础,通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和养护工作,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1]。但从目前来看,现代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够重视,机械设备养护水平较低,难以确保机械设备高效运行,也无法为工业生产提供保障。

1 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问题分析

1.1 现代企业缺乏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意识

在企业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能与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关系,但目前很多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维护的问题,对于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缺乏重视,甚至部分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机制,对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缺乏重视,导致在机械设备的应用和管理中存在漏洞,导致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不利于机械设备作用的发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1.2 企业中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被弱化

由于企业缺乏完善的设备运维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导致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被弱化,甚至在重要的作业生产中存在漏洞问题。一部分经营者甚至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设备在经过长期作业或者过度作业后消耗量较大,导致机械设备磨损严重,影响到其使用寿命[2]。另外,很多工人在工业生产中为了赶订单会轮班生产,导致机械设备24 h 不停运转。而长期过度生产作业后容易造成机械设备老化、零件严重受损等,导致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发生故障,甚至严重会带来安全事故。

1.3 缺乏专业的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人才

在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中,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使用性能。由于很多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设备较大,维护和保养工作相对较为复杂、工作量大,因此专业的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维护和保养知识且操作熟练,但是企业内部中专业的机械设备维护人员较少,并且自身专业水平有限,不能做好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3]。同时,由于企业管理者的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意识较差,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在日常的生产作业中并不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往往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检修,致使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跟不上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

另外,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一些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更短,还涌现出了大量高科技以及高新技术的机械设备,这对于设备保养和维护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由于设备的操作人员和保养人员自身所接受的知识陈旧,关于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知识并不适用于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4]。从我国目前的整体水平来看,国内在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方面缺乏科学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与管理体系,在技术工作中缺乏高新科技和创新性人才,部分单位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会花重金购买进口设备,但是由于这些设备的技术性较强、内部结构复杂,一旦设备在运行中发生故障,就难以对其进行顺利检修与维护,所以日常保养工作也存在难度。

2 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措施

2.1 加强对机械设备维护的规范化管理

由于各企业在生产作业中作业内容不同,所采用的机械设备不同,因此在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在精密的仪器设备使用中,企业需要在日常使用中对机械设备做好防尘处理,确保室内生产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加强对设备的精细化管理,避免影响到设备的精准性。同时在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中,要采取科学正确的方法,参考必要的数据进行准确计量,加强与设备使用人员的交流,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从设备的外观、运行声音、稳定性以及运转周期等,加强对设备使用性能的全面了解,也有利于根据问题来制定出针对性的处理办法。如果在设备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生产人员需要立即按下关闭按钮,不可以直接切断电源,避免损伤到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同时应立即联系设备维修人员,禁止故障设备进行再次运行,确保生产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设备停用期间,技术人员可参考相关资料以及设备日常使用情况,对内部关键零部件进行清理和维护,如需拆卸需采用专业的辅助工具,避免对设备带来二次损伤[5]。规范化处理流程是:在对设备进行检修前,要充分了解设备的技术参数以及相关运行记录,掌握设备运行技术流程,在此基础上维修技术人员需要充分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做好对设备运行情况的观察,并做好数据记录,检查设备仪表装置,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在维护过程中发现设备问题,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维修,并放置维修标志,避免故障设备运行;在检修后应将设备的处理各项记录以及参数交由设备管理部门,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工作。

2.2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体系与管理制度

通过科学正确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有利于适当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企业管理人员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体系与管理制度,根据设备的工作性能以及生产特点,做好对机械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故障后维护,根据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出科学的维修方案,对设备实际出现的故障问题做好维修工作,如设备在使用中出现故障,维修人员应查明故障原因,故障位置等,并进行立即处理,减小对企业生产作业的影响[6]。对于故障后的维修工作,多发生于小型企业,虽然对设备进行检修,但由于设备的零部件造成损伤,难以保持设备稳定的运行性能,因此应加强对设备故障前的维护和养护工作,尽量避免在设备出现故障后再进行检修。在设备的日常检修过程中,应仔细检查设备的零部件以及机械内容,根据设备发生故障时的表现,采取科学合理的维修和设备保养方式,在排除人为受损的因素外,及时查明机械设备运输线路以及运转零部件的故障问题。

在设备日常维护时,维护人员与技术人员应做好对设备的周期性维护工作,避免设备在运行中产生故障问题。如设备的运行环境较差,生产流程复杂,在保障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应合理控制车间生产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对设备的零部件造成腐蚀[7]。

2.3 加强对机械设备重点部位的保养工作

在设备常规保养中,维修人员应加强对设备的润滑处理,确保各个零部件都能够正常运行,根据设备运行的性能特点和设备基本原理,对设备进行刷漆、打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另外,在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中,还要采取适当的针对性保养措施,例如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和运行时间较长,因此对设备的各个零部件以及精密部件要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包括清洗、打蜡、润滑等,确保设备的使用性能,促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8]。在对机械设备进行针对性保养中,还要做好对内部电机系统的保养工作,避免内部线路故障而导致运行障碍,对于破损的零部件需要进行及时修复或者更新,避免给企业的生产作业带来重大影响或损失。

很多大型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对它们的养护工作应做好对重点部位的保养。机械设备内部有很多重要的零部件,与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使用性能有直接关系,常见的有轮滑、电机和轴承等,都是机械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因此,设备维护人员应加强对这些关键零部件的养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和清理工作,如对设备的发动机系统,在空气滤化器保养时,先对气缸进行清洗,确保内缸内气体和排气系统能够运转,同时再对其进行润滑处理,采用质量较好的润滑油确保气缸润滑作用。另外,对于气缸周围的零部件也要进行适当的清洗,包括水箱系统、柴油机滤芯等。只有确保关键零部件作用的发挥,才能确保机械设备的运行性能良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 结束语

机械设备在现代企业的生产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效益,因此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还有很多企业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不重视,缺乏维护和保养意识,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故障后对设备进行维修,大大影响到作业的生产效率。为了促进现代生产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应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意识,并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有效的设备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做好故障前的预防维护和日常保养工作,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大型设备,还应做好关键零部件的养护工作,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使用性能使用寿命机械设备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筒间密封装置使用寿命研究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与评价研究现状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提高齿轮对辊式破碎机滚齿使用寿命的探讨
锂电自行车:破除技术瓶颈 延长使用寿命
延长搅拌主机刀臂使用寿命的方法
基于地区差异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非线性模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