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用课堂教学问题策略

2020-02-18 11:14朱秀芬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爬山虎狐狸语文

朱秀芬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科,其课堂教学强调教师通过各种提问策略和技巧来引导学生生成新的意义和价值。

一、小语教学中的常见提问

(一)一般性问题

1.反问式问题

这种类型的问题就像反问句一样,它不需要学生思考,其答案就已经隐藏在提间之中,例如:教师会间学生,“你觉得大草原美不美呀?”“难道说梅花这样种不畏严寒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这一类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普遍,也就是我们经常所批判的课堂教学中的“假问题”学生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思维就可以根据教师所暗示的语气,随口附和出问题的“答案”。

2.过程性问题

这类问题往往比较随机,它常发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是针对某些突然发生的问题随机提出的。例如:教师在解释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茱萸”词的含义时,想到对应的语文练习册有一篇文章是介绍为什么九月九日要插茱萸登高的,这时候老师就会间:“谁带了语文练习册呀?”“谁看过那篇章并愿意告诉大家?”等。

3.规范学生行为性问题

上课中经常遇到学生小动作不断的问题,这一类型的提问是为了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它往往是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例如:“现在我们哪位小朋友坐得最好?”从组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一角度来看,有时候进行这样和一种规范学生行为的提问对课堂教学还是有益的。

(二)教学性问题

1.確认性问题

确认与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很窄,其答案一般是唯确定的。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已经知晓了答案。这类问题可以是求学生回忆起某些经验。例如:“《绝句》这一首诗是谁写的?”“请回忆《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辨别老师提供给他的信息和有关资料。

2.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允许学生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在自己的组中合成和探究一些观念。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老虎再次见到狐狸,会怎么做。怎么说呢?”“你对于(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发展有怎样的预测?你又怎样来解释你这样一种预测?”

3.评价性问题

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性问题是允许学生综合各种信息,来形成自已对某个人物、事物、文章或某一事件等的判断和评价。例如:“与第二首诗相比较,为什么你更喜欢第一首诗?”“你如何评价这篇文章,包括它的一些主要观点、词造句和一些写作手法等?”

评价性问题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能够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已的观念和想法,让学生和教师具有同样平等的发言权,使得师生在对话中处于平等的地位。

4.情感性问题

感性问题允许学生表达他自己真实而纯粹的感觉和情绪。例如:“当你读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大街上时,你是一种什么样真实的想法?”“

二、问题策略的使用注意

对这些间题进行分类主要是从便于研究分析的角度出发,实际的课堂提间并没有这么严格的界限。但是教师要设计教学的时候要首先将自己所要涉及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考虑自己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考虑偏重哪种类型的间题,从而灵活掌握。

其次,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满足于提问一些确认性的问题,或者反问式的非教学性问题,其目的主要就是为了便于控制课堂,节约时间,多灌输一点知识给学生,逃避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所造成的尴尬和不愉快的情绪,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体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其实,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学生用其所知而知其所不知,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否在教师的启发训练下得到发展是判断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所以,教师提问的难度要能起到训练学生思维的作用。

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最好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的方式来让学生自已发现自已的错误。而对于开放式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期望所有的学生都有一样的答案,否则也就失去了开放式问题的本质,因为大家都无法说明唯一正确的答案是什么。这时候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很果断地判断那些肯定是错误的答案,敏锐地发现那些有价值的答案,有必要解决的问题,让大家一起来继续深入地探讨,或请教老师、同学、家长、或借助一些资料、网络等来解决。

三、创设科学的问题情境

1.有针对性

应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材中心及重难点创设问题。如《爬山虎的脚》第二自然段,现在请大家拿出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你怎样理解的就怎样画,谁愿意到前面来画引导学生从位置,形状,颜色 三方面评价学生画的情况

出示多媒体画面,谁愿意说说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看画面边说爬山虎的脚样子)

师:你除了读懂了脚还读懂了什么?(生继续汇报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门看这一自然段把表示爬山虎爬墙的动词画出来。

(生边读边画)

师:说说看,(动词有:触、巴、拉、贴、爬教师点出)

谁能理解一下这些词?(就是说爬山虎的脚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把茎相上拉一把,让它紧紧地挨着墙。)指名几个同学说。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2.有启发性

创设问题情境要尽力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的头脑积极主动地转动起来,促进观察力,思维力。如《坐井观天》结尾部分,如果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表情?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或者是小鸟飞到井底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是学生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3.有趣味性

正确运用兴趣规律,则能促使学生不断增长求知欲望,而兴趣往往具有快而短的性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新鲜感,符合学生求知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如《狐假虎威》一课,“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狐狸在想什么呢?“扯着嗓子说”是什么意思?“你敢吃我?”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狐狸的话?(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吓性)谁能带动作读狐狸说的这句话呢?小学生的模仿力很强,表现欲也强,教学中老师要创造机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各方面理解课文。

科学设置提问情境,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语文的知识海洋中翱翔。

猜你喜欢
爬山虎狐狸语文
爬山虎
爬山虎
爬山虎
狐狸和猫
狐狸
狐狸便当
爬山虎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