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层次空间营造视角下的办公建筑设计研究

2020-02-19 06:36刘杉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0期
关键词:门厅办公营造

刘杉

(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5)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仅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而且已经成为国民生产的主要推动因素。主动开展科技生产、努力进行产品的科学研发已经成为各大企业的首要任务[1]。基于科技生产模式下的专家楼建筑正是满足科技生产和科技研发需求的一种新型建筑综合体。专家楼以建筑综合体的形式为科技生产和科技研发创造了一个舒适、实用的空间环境,为科研专家提供了一个集科研办公、餐饮娱乐和住宿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办公空间。专家楼建筑类型属于办公楼建筑,但从功能与空间营造方面又不同于普通的办公楼,由于是从科研角度使用来考虑,专家楼从空间营造上来讲应更加偏向于科研办公,从科研办公的角度出发进行空间设计,应更侧重于科学研究空间、交流空间、交往空间、休闲空间等重点空间的营造,辅助餐饮空间、游憩空间、娱乐空间、住宿空间、后勤空间等,以及串联交通空间与景观空间等空间序列的营造,目的在于营造多种层次的空间关系,丰富专家楼的使用功能与使用便利性[2]。

1 总平面设计

专家楼要求科研办公、餐饮娱乐和住宿休闲三大主要功能,而这三大功能之间既有共同的环境要求,又存在很大的相互干扰。通过分析这三大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根据基地的现状条件,以及对功能流线的合理组织和安排,得出本方案的总平面布局构思。

1.1 设计构思

本设计旨在通过总平面设计为建筑营造一个舒适的外部环境。在建筑布局上采用围合的设计构想,将各建筑体围合成院落形式,在中心院落设计景观绿化等环境,将自然要素植入建筑体中,为各建筑体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对话,相融相生。

1.2 功能布局

基地南面正对沙河路,有小广场和绿化带等良好的景观环境因素,故将科研办公部分布置在基地南部,成为厂区内面对沙河路的标志性建筑。科研办公部分与厂区科研办公楼紧临,构成厂区内的科研办公区,小环境条件良好,交通便利,通风与日照条件均适合科研办公功能。基地西部面对厂区职工活动中心及食堂处布置餐饮娱乐部分,与厂区内总体功能分区相协调。根据当地主导风向资料,将餐饮娱乐部分布置在基地西侧可避免噪音和污染对基地形成侵扰,保持基地内部良好的自然环境。基地北部布置住宿休闲部分,紧邻厂区职工公寓,形成厂区内的住宿区,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住宿休闲部分东西向布置,使建筑获得良好的日照朝向,保证居住的物理环境要求。

2 建筑平面设计

2.1 设计构思

专家楼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厂区的科技研发专家。在科技研发领域,专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是推动科技生产的重要动力,因此专家楼的建筑设计力求为科研专家创造积极主动的交流空间,促进科研专家之间的对话和交流[3]。在建筑空间中,四面围合的空间使人产生封闭感,私密性较强,不利于外来人员进入,无法形成积极的交流空间。而开敞和半开敞的空间由于封闭感较弱,私密性较差,人们进出基本上不受建筑实体的影响,有利于吸引人们进入其中,容易形成对话交流空间,可以从客观条件上促进科研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2.2 功能布局

在总平面功能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各个功能分区进行更加深入的建筑平面设计,进一步细化各个功能分区之中的具体功能空间,组织功能流线,在统筹安排各个功能分区的同时协调好各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2.2.1 科研办公部分

科研办公部分根据各功能对建筑空间的不同要求和人流疏散的相关规定,将学术报告厅独立于建筑主体之外,单独进行建筑及结构设计。科研办公部分建筑主体采用“一”字型内廊式布局。为了强调科研办公部分的主要入口空间,设计时将门厅两侧的展厅空间降低,使门厅和展厅之间产生高差。在门厅空间的两侧高差处设计玻璃栏板,形成“桥”的空间意象,门厅空间像凌架于展厅之上的一座飞虹。这样两部分空间隔而未断,人们在这两个空间中相互吸引,形成观景的空间趣味性。通过这样的设计手法实现展厅和门厅两个建筑空间的对话和交流。门厅和展厅局部运用通高的设计手法,在三维空间中扩展门厅空间,再次强调门厅的空间意象,同时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在二层平面的东南角设计开敞的休息厅,与一层通高上部的过道相联系,形成二层过道的端部放大,使一、二层空间相互贯通,产生空间上的流动感,实现一、二层空间的对话。休息厅作为开敞空间为科研专家创造了一个富有空间趣味性的对话交流场所。利用学术报告厅的屋顶设计屋顶花园,使用者走出三层的封闭空间后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环境优雅、空间开阔的休闲花园,能极大地放松使用者的心理,调节科研专家的工作状态。开阔的屋顶花园为科研专家创造了一个极舒适、自然的对话交流空间,吸引其在休憩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交流。在图书资料室的入口处设计休息厅,缓解其内部的人流疏散压力。图书资料室属于安静的建筑使用空间,不适合科研专家相互交流,而入口处的休息厅恰好弥补了这个缺憾,形成半开敞的对话空间,促进交流的产生。

2.2.2 餐饮娱乐部分

餐饮娱乐部分结合厂区职工活动中心及食堂布置在基地西侧,主入口处设计颜色、形体均明显突出的门廊,引导人流进入餐饮娱乐部分,并且形成连接建筑室内外的过渡空间。为了活跃内部空间,适应其使用功能所需的空间氛围,在门厅中设计造型独特、灵巧的弧形楼梯,使起垂直交通作用的楼梯成为餐饮娱乐部分的室内景观要素,增加空间的趣味性,打破原本形式单调的“盒子”空间。

2.2.3 住宿休闲部分

住宿休闲部分采用内廊式建筑布局,与餐饮娱乐部分通过过道有机联系,设计标准两间套房和豪华三间套房两种形式。在住宿休闲部分的西北角结合电梯和楼梯间设计休息厅,为交通和安全疏散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为使用者创造一个简单的对话交流场所。

3 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设计在与城市整体景观布局相和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建筑的立面造型手法,充分体现现代办公及综合楼建筑特点,体量得当、造型大方、色彩典雅、材料合理[4]。结合建筑平面的功能布局要求,在建筑立面上适当开窗,营造节奏感与韵律感。在主要入口部位通过建筑材料的变化和颜色、体量的突变予以强调。利用学术报告厅的较大体量与主体建筑形成对比,其角部设计一片弧墙,与学术报告厅的实体形成穿插,丰富建筑立面造型。为了削弱西晒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影响,在窗户上设计木质窗套,与门套形成呼应,并丰富建筑立面阴影,突出建筑立面变化。

整个建筑设计在充分探讨专家楼各项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分区,与厂区的整体功能协调统一。建筑平面设计运用多种设计手法着重营造开敞的对话交流空间,形成人与人,空间与空间,建筑与环境三大层次的空间对话,为使用者创造舒适的科研办公及休闲娱乐环境。空间层次丰富,趣味性强,适合专家楼的各项功能所要求的空间氛围。建筑造型简洁轻盈,用色明快,对比鲜明,与城市设计相融合。庭院景观与屋顶花园形成立体景观绿化体,景观效果丰富多变。

综上所述,专家楼在空间营造方面不同于一般的办公楼,而办公楼设计通常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设计工作,尤其在营造多层次的空间上既需要一定的方案设计实力,又需要充分探究使用者的心理与活动行为。长庆油田采气二厂专家楼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专业技术能力营造多重功能空间,使使用功能与建筑设计能够完好地融合,为探究办公建筑中多层次的空间营造方法起到了借鉴与启发的作用。

猜你喜欢
门厅办公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基于行为分析的适老化门厅家具设计研究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博物馆门厅和序厅的区别鉴定策略分析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书柱(大家拍世界)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U-CUBE共享办公空间
营造方寸